第29本|《稀缺:我們是如何陷入貧窮和忙碌的》

如果全世界的書可以分為兩類:第一類需要精讀細細品味,第二類需要速讀或者看看二手筆記就OK,那《稀缺》應該屬於後者。當然,儘管這樣認為,我也還是認可書中內容的。

在“引言”部分,作者就提出“資源稀缺不可怕,就怕有稀缺心態。”具體來說,就是稀缺心態會改變我們的注意力,影響我們的決策和行為方式。“稀缺”這個問題涉及行為經濟學、認知心理學,作者採取了把它單獨拎出來的做法。書中有大量實驗案例,所以作為小故事讀一讀也是不錯的選擇。

第29本|《稀缺:我們是如何陷入貧窮和忙碌的》

對於最基本的問題“什麼是稀缺”,作者的回答是“需求比資源多的主觀感受”,圍繞“稀缺”,這本書分為三個部分:

首先,稀缺心態是一切稀缺的根源。

你一定有這樣的經歷,某項任務的deadline快到了,你集中精力搞突擊,這時候效率飛昇,產生了一些積極效果。作者指出,這是時間稀缺俘獲了我們的大腦,從而帶來了“專注紅利”,讓我們做事更有成效。

你可能也有這樣的經歷,為了衝刺年底的業績,錯過了和家人團聚的時光,忘記了好朋友的生日,總之忘記了“管子”視野之外的事物。作者指出,這是“稀缺”帶來的“管窺之見”,即忽視了原本重要的事情。

你可能覺得,這不就是壓力作用的結果?但是作者告訴我們還有一些深層次的影響因素,也就是“稀缺”會降低人的“帶寬”,即認知能力和執行控制力。舉個例子,如果小李這個月的房貸快還不上了,他有可能會放棄讓孩子參加補課班。簡單來說,貧窮會帶來當下的心智負擔。(這裡好像在說“馬太效應”)而實驗結果表明,壓力和焦慮卻無法解釋“專注紅利”和“管窺之見”的機制。

不得不說,第一部分的新名詞太多了,給人一種“新瓶裝舊酒”的感覺,或許是翻譯有些生硬吧。

其次,為什麼貧窮和忙碌會讓“帶寬”變窄?

“稀缺”這件事使我們產生了權衡式思維。擁有100塊和擁有1000塊的兩個人消費方式肯定是不同的,而擁有“餘閒”可以避免做權衡。這裡的“餘閒”是指資源充裕。窮人也許會在意多花一塊錢買一個購物袋,富人可能不在乎多買一件商品。你擁有得越多,額外增加的物品價值越低,這種現象在經濟學上叫做“邊際效用遞減”。

接下來,想象兩種情境:100塊的電器降價10元;1000塊的手機降價10元。經驗告訴我們,很多人在小物件上會計較幾毛幾分,卻在大物件上揮金如土。為什麼會這樣?答案是認知具有高度相對性,這是大腦處理信息時的固有特徵。在諸如此類的事情上,窮人的表現更為理性,也就是更接近“經濟人”。

稀缺與借用同時存在。“今天的任務完不成了,明天再做吧”。“先買了這支口紅,下個月再還花唄”。這樣滾雪球的行為讓我們無法有效規劃未來,今天的稀缺造成明天更大的稀缺,結果就是稀缺者更稀缺。

最後,怎麼解決稀缺這個問題?

道理我都懂,那麼給出解決方案吧!作者在第三部分給出了答案:

① 對於金錢稀缺,要包容窮人的不當行為,設計有效的預警機制,讓窮人早點為未來做準備,還要為窮人提供簡單實用的培訓。當然,這點不是我們能夠決定的。

② 對於時間稀缺,時間表不要排得太滿,要留一點餘閒,只有存在餘閒,人們才不會專注於迫近的截止日期,也會關注那些重要但不緊急的任務。

③ 對於日常生活中的稀缺,要節省自己的“帶寬”(能力)。簡單來說,要形成制度化的提醒,瓦解管窺負擔,逐漸將惡性循環轉變為良性循環。

一點碎碎念 ↓↓↓

《稀缺》這本書似乎被各路大咖吹捧得過熱,無可否認裡面的實驗案例都很嚴謹,有理有據。但似乎每一個結論的產生都有一絲牽強,比如“無能可以導致貧窮,貧窮也可以導致無能”,這好像在說“為什麼稀缺?因為稀缺。”很容易給讀者一種“通篇都是廢話”的感覺,最後的解決方案多少也有點隔靴搔癢。

但是,書中第二部分對很多現象和問題的解釋和闡述倒是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似乎這類書籍更多是讓讀者知其所以然,拓展一下知識面。等某天你再次遇到類似的說法,你會知道那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不好意思,忍不住再吐槽一下,這個寫作風格啊,上來就是講故事,絮叨了半天才給出個結論,真真是讀得挺累,要是用金字塔原理來看,應該不算友好了。當然,如果你有時間、有耐心,讀一讀也無妨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