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中国人的“面子”问题,形成及文化源流探索

一说到面子,中国人都能意会。但面子问题却不是显在台面上的,然而在人情世事上似乎又无处不在,足以影响这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和行为。

所以我觉这是个值得重视和研究的文化问题,因此就尽自己之力来做尝试性探讨,也请大家多多指教。

为什么提到面子这个问题,也是有感于对于这种面子文化的一种本能的反感,粗略来说在印象里,面子几乎是等于虚伪这个词的含义。但是为什么会形成面子文化这中社会普遍的礼俗?却回答不了,于是我们需要进一步探寻。

所谓面子这种文化,在我看来,是文化在逐步失却其本来精神,走向礼俗化加深后的副产品。其本质却不是本来文化,而是反文化,是在与文化或者礼俗的反作用力下,披着相似的外衣实际却相反的一种抗争现象,面子文化由此演变而产生。

原创:中国人的“面子”问题,形成及文化源流探索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社会任何一种作用力之下,必然会产生反作用力,文化也是一样。但这种演化之细微,实难通过客观理性去探见,需从哲学见地之透入根本,而后抽丝剥茧,乃见其所以。因此就来说说,为何会如此。

要探寻面子这个问题,首先就要先明了它的特征和表现,最直截的办法,就是从日常生活中关于面子的应用开始。举例来说:

比如相识的人中间在难决之事时,常有给个面子或者说卖个面子的说法。在陌生人中间却难产生这种说法,即便是由于习俗说出了,似乎也有一些微小的效果。可面子并非是个物,有面子或者是没面子又似乎完全取决于他人而非取决于自己。这究竟是一种怎么样的心理或者是文化状态?

我在看梁漱溟先生著作的时候,似乎看是到了这种文化问题的发端之处。中国文化是从心而发的,推己而及人。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以他人为重,这体现的是礼的精神。我们千万不要看轻这种以他人为重的精神,就是现今发达如欧美的经济,人的精神也只是达到平等的境地,而未能超越到以他人为重的礼的境界。我们其实应该着实感叹古人之不易,超越之深远。也就能明白后面所提到的文化早成之害。

说到面子取决于他人,自然我们就看到了以他人为重的文化之传承所暗中起的作用。不得不说面子的变现,就是以他人为重的礼俗的逆向实施,我以你为重,同样的你也以我为重就是给面子,你不以我为重就是不给面子。这便道出了面子形成的文化源头,面子起源于礼。

而读到此处,我们明显的看到,面子问题,似乎并非是发自于心,而是发自于交易。而是以自己积攒的人情去换取相应的东西。这便成了礼俗下的经济学——储蓄人情以用于交易。

中国文化早成之后,文化便代替了宗教,礼俗便代替了法治(参见梁溯溟《中国文化要义》在此不展开)。依现在眼光来看,中国文化自身的特点在没有外力作用下,是不可能走上商品经济这条道路的。然而在文化早成,偏偏又经济发展不足的条件下,一些社会交易方面的经济诉求通道又怎么打通呢?这偏偏又是不容回避的问题,一方面没有形成公开交易的市场,一方面又存在交易需求。于是乎就在文化的河床上形成了新的通道,因为还是没有公开市场,所以就逐渐形成了潜规则。

原创:中国人的“面子”问题,形成及文化源流探索

我们不妨再进一步观察,一切潜规则的形成,从经济角度看也不外乎,有强烈的需求,却没有公开或者公正的交易市场。也希望自己的这点观察对于社会治理潜规则有所帮助。

而面子所代表的经济问题,指向的是社会民众大规模的交易通道,依托的又是文化礼俗的方式,因而自然就形成了一大条潜规则通道而社会化了。而为什么没有诞生其他通道?这自然是经济发展不充分。为何经济发展不充分?这源于生产力不能积累发展。为何生产力不能持续积累发展?这源于科技不能积累发展。为何旧时中国的科技不能积累发展?这源于我们文化从心出发而非从物出发的演化方向,社会的智力阻断于修身修己,文化向内不断向自己进攻,而向自然进攻的智力就不足,即使偶尔闪光,也因后续动力的不足而开不出持续发展的道路出来。这就是我前面提到的文化早成之害,心的发育太快,社会经济发展跟不上,最后心的早熟又阻碍了经济和身体的成长。

所以面子问题源于文化的作用,根植深远。面子是文化礼俗的副产品一说,前已论述。而其是反文化而非是本来文化即也不难得见。

因为我们的文化发自于心,所以有慧眼的朋友们很快就能领悟到,非是发自真心的任何形式得中国文化,必不能得中国文化之精华神髓。仁义礼智信发乎真心者为圣,明理而行者为贤。其余皆可不论。所以古来读书为明理,做人追求成圣成贤。所以我们文化中的礼必是发乎真心的,也是无所求的。面子虽由礼俗之形式发端推及,却全无礼的精神,本质是交易。因此而说面子是反文化的,是在文化的河床上形成的交易条款。因为其形成于文化河床之上,所以面子的经济行为合乎礼俗,就与礼俗有了深度的相似性,但我们究其本质却发现,其不过是借助于礼俗而借道经济的一种行为。因在礼俗框架下无法形成自己的通道,而在礼俗之内寄生,实际却是礼俗的一种腐化和反动,所以说面子是文化和礼俗的一种抗争现象由此便可见得。

同样深化的礼俗一样容易僵化和失却其本来精神,这就是后来鲁迅先生所提到的吃人的礼教问题。但我们要看明白一点,这是失却其本来精神僵化而造成的问题,而非是它本来存在问题。

因此中国人的面子问题,其目的是源于社会交易的需要,其形成于建立于以他人为重的礼俗文化,其源流在于中国文化的礼。至此这个问题基本算是回答完整。


所以从大历史的发展来看,我隐约觉得,后来的新文化运动,社会主义革命,阶级斗争,集体主义等等都是对于中国文化的一种补充和修正,其注入的是我们特别缺失的文化要素,相当于进行了强行的注射,矫枉过正再所难免,但为了缩短变革时间,这种过激的方式或许却是一种特效药。在这种正反的思辨作用之下,我们的民族族在思想和文化上也更加成熟了,否则也不会在短短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在民族触底的情况下实现大翻盘。

我们的文化只要能打破僵化,就会绽放无比的力量。所以在这种视野下,就会发现改革开放是多么伟大的举措。而同时也是时候该寻回我们民族的真正文化精神了,这是我们民族的伟大遗产,也必将会成为我们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基石。

原创:中国人的“面子”问题,形成及文化源流探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