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唯一沒有滅亡的藩屬國,與新中國關係友好,國王已傳到第十代

清朝在國力最鼎盛的時候,自稱是天朝上國,周邊國家無一不臣服清朝,成為清朝藩屬國。根據史料記載,清朝鼎盛時期的藩屬國數量超過二十個,但後來因為清朝遭到西方列強入侵,這些藩屬國被迫斷絕與清朝的宗藩關係,有些藩屬國在這個過程中亡於西方列強。

歷史發展到今天,清朝那些藩屬國早已隨著歷史煙消雲散。不過,清朝有個藩屬國,雖然經歷了很多災難,不但屹立不倒,而且生命力越來越旺盛,一直延續到今天都沒有滅亡的徵兆,是清朝唯一沒有滅亡的藩屬國。

清朝唯一沒有滅亡的藩屬國,與新中國關係友好,國王已傳到第十代

泰國曼谷王朝

這個藩屬國,就是至今仍然統治泰國的曼谷王朝。

曼谷王朝又名卻克里王朝,因其開國君主姓卻克里而命名,其歷史要追溯到18世紀。公元1769年,達信統一泰國全境,建立吞武裡王朝,定國號“暹羅”,並主動向清朝稱臣納貢,成為清朝藩屬國。

當時吞武裡王朝國力強盛,本來可以延續很長的國祚,但達信手下有個叫昭披耶·卻克里的武將,他利用達信對他的信任,在公元1782年發動兵變,弒殺了達信,延續了13年的吞武裡王朝宣告滅亡。隨後,昭披耶·卻克里登基稱王,史稱“拉瑪一世”,卻克里王朝正式建立。因拉瑪一世登基後遷都曼谷,所以卻克里王朝又被稱為“曼谷王朝”。

雖然拉瑪一世通過兵變篡位,令泰國曆史改朝換代,但他一切為政舉措基本維持吞武裡王朝時期。首先是國號仍然保持暹羅不變,其次是持續對外開疆拓土,第三是維持對清朝的宗藩關係,定期向清朝遣使朝貢。所以,今天的泰國曼谷王朝曾經是中國清朝藩屬國,這是歷史事實。

清朝唯一沒有滅亡的藩屬國,與新中國關係友好,國王已傳到第十代

拉瑪五世(即朱拉隆功大帝)

拉瑪一世死後,拉瑪二世、拉瑪三世先後繼承王位,兩位都是守成之君。到拉瑪四世在位期間,西方列強用堅船利炮打開亞洲很多閉關鎖國的封建國家,泰國也不例外。拉瑪四世從鴉片戰爭中看到宗主國清朝的腐敗無能,迫切感到改革的必要,於是大手筆對泰國進行近代化改革。

可惜拉瑪四世還沒取得多大政績就病死了,幸運的是繼承他王位的是更為出色的國王拉瑪五世,即後世尊稱的“朱拉隆功大帝”。拉瑪五世在位期間,運用他出色的治國能力和外交能力,不但令泰國免受西方列強侵佔,還讓泰國完成了近代化改革。拉瑪五世還做了一個重大決定,就是在公元1874年(清同治十三年),趁著同治帝駕崩,斷絕了與清朝的宗藩關係。從此,泰國曼谷王朝不再是中國清朝的藩屬國,中泰兩國宗藩關係成為歷史。

清朝唯一沒有滅亡的藩屬國,與新中國關係友好,國王已傳到第十代

拉瑪九世

拉瑪五世死後,拉瑪六世、拉瑪七世、拉瑪八世先後繼承王位,期間發生了一系列事件。

六世王在位期間(1910年至1925年),中國發生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的事件,隨後泰國發生全面排華,中國和泰國關係惡化。隨後世界爆發一戰,泰國最初支持以德國為首的同盟國陣營,後來看清形勢,轉而支持協約國陣營。

七世王在位期間(1925年至1935年),世界發生經濟危機,泰國遭受影響較大,隨後爆發了反對國王專制統治的兵變,導致七世王在公元1932年宣佈泰國廢除君主專制,實行君主立憲,把權力交給政府,國王的權力被大幅度限制。

八世王在位期間(1935年至1946年),世界爆發了二戰,日本幾乎侵佔了大半個亞洲,只有泰國通過出賣國家利益而維持了國家獨立,但也導致國王在泰國威信全無。

清朝唯一沒有滅亡的藩屬國,與新中國關係友好,國王已傳到第十代

泰國曼谷王朝王宮

拉瑪八世死後,繼承王位的就是深受泰國人尊敬的拉瑪九世,他在位長達70年(1946年至2016年),帶領泰國人進行現代化改革,使得泰國成為二戰後發展較快的亞洲國家之一,並且在20世紀90年代躋身亞洲四小虎之一。公元1949年,拉瑪九世做了一個重大決定,放棄使用了幾百年的國號“暹羅”,改國號為“泰王國”,簡稱“泰國”,沿用至今。到了2016年,拉瑪九世駕崩,繼位的就是當今泰國國王拉瑪十世。

已故的拉瑪九世和當今的拉瑪十世,非常重視對新中國的友好關係。公元1975年,中國和泰國正式建交,兩國交往非常密切,拉瑪十世在做王儲期間先後兩次代表拉瑪九世訪問中國,這是中泰兩國友好關係的見證。

隨著歷史發展,清朝很多藩屬國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滅亡,只有泰國曼谷王朝仍然延續至今。雖然泰國經歷了很多災難,但曼谷王朝仍然屹立不倒,反而生命力越來越旺盛,在泰國人心中仍然是至高無上的存在,不得不說是個奇蹟。

清朝唯一沒有滅亡的藩屬國,與新中國關係友好,國王已傳到第十代

拉瑪十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