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为啥带着地球流浪?答:舍不得刚买的房

中国人为啥带着地球流浪?答:舍不得刚买的房 | 小吴说房

不动产变“冻产”

截止今日,流浪地球票房已经超过20亿。不但开创了中国第一部硬科幻大片,同时也掀起了一波新的潮流。

在这部影片当中,中国人不是拯救末日的配角,第一次作为主角正儿八百的出现。

不少外国人看完很疑惑:泥门种国人,胃神么要带着地球,窝们都是建飞船泡鹿。

与他们不同的是,中国人是一个非常具有家国情怀,安土重迁的民族。

所以,就算是太阳系要完蛋,我们也要建造一万座行星发动机,制造超过150万亿吨的推力,带着地球去流浪。

这是独属于中国人的浪漫。

毕竟。

谁舍得,血汗钱买的那几套房呢?


1、今天

2月份是房地产传统节气——“大寒”。因为在这个月份,大家更为关心的是过年、团圆、年终奖。

但房子也没离我们太远。

很多售楼处依旧开门迎客,多个项目推出了返乡置业计划。

据说,新年聚会炫富有了新花样,从“奔驰钥匙桌上搁”,变成了“办理过户来晚了”。

春晚小品上,蔡明潘长江卖房买保健品,在地产朋友看来,比葛优的光头还要亮眼。

后面小品中沈腾化身房屋中介,更是让忙碌一年没怎么赚钱的中介朋友找到了共鸣。

从卖房拍战狼的吴京、到卖房交税的冰冰、再到卖房买健康的蔡明。

地产行业,虽然被政策无数次调控、打击,但却依旧屹立不倒,活跃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房价,依然能牵扯大家最紧的那一根神经。

用流浪地球的文字来形容:

你在平原上走着走着,突然迎面遇到一堵墙,这墙向上无限高,向下无限深,向左无限远,向右无限远,这墙是什么?

房子。

2、昨天

60年代结婚,要找个木匠给婚房订做个大木床、大衣柜和桌子、椅子等木制家具。

父辈结婚时要求三大件:自行车、手表、缝纫机。谁家再来一个收音机,四邻八乡都算是风光。

房子作为泰山压顶般的存在,其实也就是这一代人。

在过去,我们走的是“福利分房”:等国家建房,靠组织分房,要单位给房。

那时候,按照工作时间长短、职位的高低等等来分房。人们并不担心没有房子住,只是时间长短、房屋面积的大小问题。

听着真不错,可弊端也很明显。

由于福利分房的依据是职位、资历等非经济因素,所以分配不公的情况严重。

一些与权力核心比较近的人通过种种 手段,拿到了好房子,而一些被排挤打压的没有混开的人,则分的差房子乃至分不上房子。人们为了分房子都拼命送礼拉关系,搞得单位作风乌烟瘴气。

福利分房买卖交换不能正常进行,导致房子流通性较差。难以满足住宅多样化,动态性的需求。住宅价格与供求关系严重失真,也让住宅供求矛盾更加复杂。

总之,你不能因为汽车造成了拥堵和尾气,去回到骑马的年代。

那个时候,大街上到处都是马粪。

3、明天

未来房子还会这么贵么?

从城镇化未完成、人口迁徙进行中、供求关系依旧紧张、改善需求还未完全释放、经济依然依靠房地产行业,这些老生常谈的因素可以得出显然的结论——短期的未来,可能还是很贵。

但如果更长一点的未来呢?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2018年中国全年出生人口1523万人。相比于2017年全年出生人口(1723万人)减少了200万。人口出生率是近几十年来最低。

有专家推测:中国总人口将在2028年左右开始出现负增长,预计2029年达到峰值14.42亿,从2030年开始进入持续的负增长。2050年减少到13.64亿,2065年减少到12.48亿,即缩减到1996年的规模。

缺少人口的支撑,房价势必不会居高不下。成为未来几代人的生活负担。


尤其是科技的发展导致了更多的不确定性,说不定未来我们不是生活在墙壁都是液晶屏,享受各种AI服务,随时切换窗外景色的高科技盒子里。


几百年前,中国人喜欢在自家的庭院当中放置假山、湖水、荷花、连廊。


而对于现在的宅男来说,只需要网络、卫生纸和床。


只要你活得足够久,房子不如葱的时代,总会到来。


但也别高兴的太早,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烦恼。


当你的孙子遇到了生活的坎坷,向你打听过去的时光。


你定会兴致勃勃的讲起,曾被房价支配过的恐惧。


听完,他会不会支起脑子想一想,那会儿的日子到底什么样。


但真正穿越过那个时代的我们,才知道,那真是一个漫长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