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害怕自己,長成生活的模樣”
最近一直在聽網易雲音樂推出的一首歌《離家最近的路》,這是其中的一句歌詞。讓我想到了《目送》裡面的一段場景:
她看著前方,一縱列座位伸向模糊的遠處;她轉過身來看往後方,列車的門緊緊關著,看不見門後頭的深淺。
她看向車廂兩側窗外,布簾都已拉上,只有動盪不安的光,忽明忽暗,時弱時強,隨著火車奔馳的速度像閃電一樣打擊進來。
她緊緊抓著椅背,維持身體的平衡,然後,她開始往前走。我緊跟著亦步亦趨,一隻手搭著她的肩膀,防她跌倒,卻見她用力地撥開我的手,轉身說,“你放我走,我要回家,天黑了我要回家!”
她的眼睛蓄滿了淚光,聲音悽惻。
都說有錢沒錢,回“家”過年,見見鄉里鄉親,嘮嘮家常,走走親戚,放上鞭炮,也好讓我們驅走往年的晦氣,迎接新年的到來。
馬上就大年三十了,有些人已經和自己的家人團聚了,有些人還在踏著年尾趕著回家的最後一趟火車。
同樣也有一些人只能在自己的崗位上感受新年的喜慶,接受家人朋友們的新春祝福。
很有名的一位日本武俠作家藤澤周平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
“他們這些新人也許是離棄鄉村,或許今後仍將繼續離棄,我最近回村,曾為孩子們的身影之少而驚訝。
村裡有時寂靜無聲,這在我兒時是沒有過的。那時村裡的孩子烏泱烏泱、鬧鬧哄哄的。”
大概是自小生活在農村的緣故,對其中的體驗也許更深一點。
記得以前在農村上學時,鄰居家有位印象很深刻的大哥,大我四歲,如今早已結婚,孩子都5歲了。
沒結婚之前,過年的時候常常還能見到他,自從結了婚之後,即便我們兩家離得很近,見面也幾乎為零。
他平常偶爾也會回來一兩次,由於那時我還在上學,沒什麼見面的機會。
好不容易等到過年,他也只是提前回來,待上幾天,陪陪父母和孩子。過年之前,就和自己老婆再次踏上南行的旅途。
就像有句話說的那樣“漸漸地,我認識到,所謂父女一場的緣分,不過是今生今世我在一次次的目送中與他告別,而那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可能這就是生活的模樣吧。
(二)
前幾天看了一部很好看的電影《桃姐》,講述很平淡,不刻意,不用力,不煽情,卻能輕易擊中內心那一片最柔軟的地方。
桃姐一生都在無私奉獻著自己,面對主人一家的恩賜,她不敢放肆地表達自己的感受,除了少量看戲和拜佛的時間獨屬自己,人生的全部時光幾乎都在勞碌著為家庭,為子孫。
劉德華在《桃姐》的紀錄片中說:我不怕老,也不怕死,但我怕不健康。
人的一生總是要經歷生老病死,可是對於貧窮,我最大的憂慮不是買不起房,娶不到老婆,而是假如父母有一天衰老生病,該如何湊出醫藥費,盡為人子女該盡的孝道。可又要供房,養小孩,要人情呢?
一位看過電影的朋友評論道:
“好怕自己沒本事,以後想照顧爸媽都沒錢,他們現在很辛苦,我爸媽農民工,一輩子辛苦勞作,身上都埋藏著不少病根,我怕,我很怕,哪天他們倒下了,我拿不出錢去醫治他們,因為我現在都照顧不好自己”
神父說:聖經上說了,天下萬物都有定時,苦有時,笑有時,生有時,死有時。
人生最甜蜜的歡樂,都是憂傷的果實,人生最純美的東西,都是從苦難中得來的。
我們要親身經歷艱難,然後才懂得去安慰別人。
可能這就是生活的模樣吧。
(三)
畢業半年,今年是我第一次沒有回家,往年的這個時候,早已在家陪著父母逛街,採購年貨。
每年的大年三十,都會和父親一起去祭祀祖先,踏上青青的麥地,聞著淡淡的麥香,我和父親便每人點燃一支香菸,放著一個又一個的小鋼炮,讓逝去的親人跟隨著這炮聲,找到回家的路。
母親在家準備著食物,我和父親則拿著裁剪好的春聯,在自家的大門上,堂屋前,院子裡貼著春聯,象徵著新的一年即將來臨,家人平平安安,來年紅紅火火。
年三十的晚上,吃過餃子,便和村裡的小夥伴看煙花,看星空,當然年少時的我們自然是少不了放鞭炮的。
炮聲綿延不絕,總是一聲接著一聲,晚上九點,還總是會有時不時的鞭炮聲傳來,不知道是從哪個地方傳來的,彷彿是從天邊傳來,又彷彿是從附近的村子裡傳來。
如今人在深圳,距離家鄉3000多里地,遠離父母和早已回家的夥伴,參加不了他們的聚會,更陪不了自己親愛的父母。
最近幾天,每天都看著大海,總是會不由自主地想起余光中老先生的鄉愁。
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在裡頭。
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
鄉愁就是遠嫁的女兒突然想回家過年,鄉愁就是未能與離世親人告別的遺憾。。。
每個人都要愛自己的民族,愛自己的家園,愛自己的父母,一起珍惜我們擁有的歲月吧!
最後給大家送上新春祝福:祝大家新年快樂!新的一年,豬事順心,幸福安康!
閱讀更多 帆布小子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