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以賣草鞋謀生,最終坐上了皇帝寶座

“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是名著《三國演義》中第一回開頭的話,講述了我國古代的發展趨勢。縱觀我國的古代歷史,就是一部征戰史,分分合合之間誕生了許許多多的皇帝、猛將,青史留名,為後人所傳唱。今天要講就是其中的一位,他就是漢昭烈帝——劉備。

他以賣草鞋謀生,最終坐上了皇帝寶座

漢昭烈帝——劉備

劉備,字玄德,東漢末年幽州涿郡涿縣(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漢中山靖王劉勝之後,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政治家。劉備的祖父叫劉雄,曾經被舉為孝廉,官至東郡範令。劉備的父親劉弘早亡,少年劉備與母親以織蓆販履為業,生活非常艱苦。其實說白了,劉備就是一個草根少年,家裡沒錢也沒勢力,至於劉備與外人宣稱是中山靖王劉勝之後,都無可考證。那麼這樣一個一窮二白的人,憑什麼在東漢末年與曹操、孫權三分天下,當上了萬人之上的皇帝的呢?

他以賣草鞋謀生,最終坐上了皇帝寶座

劉備

成功的人往往有不同常人之處,首先劉備善於結交豪傑,劉備出身貧寒,他十五歲時,聽從母親之命外出行學。劉備與同宗劉德然、遼西人公孫瓚一起拜原九江太守、同郡人盧植為師學習。而且公孫瓚與劉備結交為好友,公孫瓚比劉備年長,劉備將公孫瓚視作兄長。劉備不怎麼愛讀書,喜歡狗馬、音樂、美衣服。身長七尺五寸,兩手下垂等到膝蓋,能看見自己的耳朵。不愛說話,能善待下人,喜怒不形於色,喜歡結交豪傑,當地豪俠都爭著依附劉備。從這可以看出劉備平易近人,善於結交豪傑,這在亂世中就有了立足的資本。這也就解釋了關羽、張飛、諸葛亮、趙雲等一大批人才,為何對劉備忠心耿耿。

他以賣草鞋謀生,最終坐上了皇帝寶座

劉備和諸葛亮

其次劉備善於隱忍,古話說得好,“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在東漢末年的軍閥混戰中,劉備集團的力量相對較弱,又無穩定的根據地,一直處於顛沛流離的境地。曾經一度寄居大軍閥曹操、袁紹、劉表之下。曾經只能靠著到處借兵來維持,而且還常常受到曹操等人的猜忌和試探,甚至是羞辱。而劉備只能忍辱負重,甚至是用哭的方式來解決困局。沒辦法,誰讓自己沒有別人強大呢?為了生存,為了夢想只能忍耐。

他以賣草鞋謀生,最終坐上了皇帝寶座

劉備

劉備的優點還有很多,像愛民愛材、寬厚仁義、知人善任,待人公正真誠之類的。這些都是一個君王應當具備的優秀品質。《三國志》評論劉備“先主之弘毅寬厚,知人待士,盡有高祖之風,英雄之器焉。及其舉國託孤於諸葛亮,而心神不二,誠君臣之聖公,古今之盛軌也。機權幹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俠,然折而不撓,終不為下看,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竟利,且以避害云爾。”劉備推崇孔、孟的政治主張,強調“德治”,強調“仁政”,用自己的人品、高尚的道德來影響臣民,征服百姓。所以劉備十分注意自身品德人格的修養,樹立賢德之君的風範,臨終時仍不忘留下遺詔告誡劉禪:“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於人。”正是這個“惟賢惟德,能服於人”的基本政治理念,鑄成了劉備一生受人敬重的政治品格,成就了劉備的一生霸業。

他以賣草鞋謀生,最終坐上了皇帝寶座

三國鼎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