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懷王選,他是比“翟天臨們”更值得上熱搜和關注的人!

2月13日,央視新聞、光明日報等媒體官微,紛紛發文緬懷兩院院士、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王選教授,相關高校和科研院所也紛紛轉發,紀念“當代畢昇”。

緬懷王選,他是比“翟天臨們”更值得上熱搜和關注的人!
緬懷王選,他是比“翟天臨們”更值得上熱搜和關注的人!

最近翟天臨事件鬧得沸沸揚揚,翟天臨“博士”更是十幾次榮登熱搜榜,比起翟天臨這位“博士”,我們更應該關注和紀念的是他——王選。

他曾說:“一個應用性研究工作不做到商品,它對社會就沒有什麼價值。”秉持“科技頂天,市場立地”的理念,王選帶領團隊開創了產學研結合的創新體系,為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探索出一條成功的道路,開創了方正集團的起家之業。

今天,讓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位科學家的故事。

緬懷王選,他是比“翟天臨們”更值得上熱搜和關注的人!

個人簡介

緬懷王選,他是比“翟天臨們”更值得上熱搜和關注的人!

在2018年召開的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大會上,王選被黨中央、國務院授予“改革先鋒”稱號,獲得“科技體制改革的實踐探索者”的高度評價。

王選(1937年2月5日—2006年2月13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 2001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曾擔任中國科協副主席、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十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北京大學計算機科學技術研究所教授、所長。

他發明漢字信息處理與激光照排技術,被譽為“當代畢昇”,他帶來繼活字印刷術後中國印刷界的“第二次革命”,因為他,漢字和中華文化的傳承與發展進入到信息化時代。

應該說,在全世界的各個角落,只要你閱讀中文書籍報刊、用電子設備獲取或傳輸中文信息,你就應該感謝一個人,他就是王選。

堅持科研積累獨具慧眼,人生髮生重大轉折

王選從年輕時就身患重病,曾經有十幾年不能正常工作,但他從未停止過科研的腳步。

在北大上學期間,他把個人的抉擇和國家的前途命運聯繫在一起,毅然選擇了當時“冷門”的計算數學方向,奠定了人生第一塊基石。二十世紀60年代,王選先後參加了“北大一號機”、“紅旗機”的設計改進,打下了計算機硬件研究的堅實基礎。

積勞成疾他身患重病,仍堅持關注世界計算機領域科研進展;為了解軟件對計算機體系結構的影響,大病未愈的王選做出“一生中最重要的選擇”—從事軟、硬件相結合的研究,找到了創造的源泉。

1975 年,當王選聽說國家“漢字信息處理系統工程”(簡稱“748工程”)中有個“漢字精密照排系統”項目時,他獨具慧眼,被其巨大的難度和價值深深吸引,憑藉著用計算機等先進技術改變我國落後的鉛排印刷面貌的一腔豪情,王選拖著病弱的身體開始研究。他的人生也由此發生了重大轉折。

緬懷王選,他是比“翟天臨們”更值得上熱搜和關注的人!

748工程的相關文件。圖片來源:央視紀錄片截圖

無懼質疑堅持創新,突破核心技術難關

王選瞄準世界科技前沿,經過反覆研究,大膽作出決策:跨越當時流行的二代、三代技術,直接研製國外尚無商品的第四代激光照排。

西方從1946年發明第一代手動式照排機,到40年後的1986年才開始推廣第四代激光照排;王選要使我國從鉛排鉛印直接跨入激光照排,一步跨越西方走過的40年。

一石激起千層浪,就連二代機中國幾個權威部門都還沒有解決,忽然一個小助教想繞過二代機、三代機的困難搞四代機,豈不異想天開?諷刺接踵而至,“玩弄騙人的數學遊戲”“夢想一步登天”“你搞第四代 ,我還搞第八代呢!”

王選還面臨更大的技術難關,計算機是西方發明的,英文只有26個字母,大小寫也不過52個,而漢字字數繁多,常用字就有6700多個,信息量達數千兆,當時我國計算機條件十分簡陋,存儲量不足7兆。

龐大的信息量使得漢字進入計算機成為世界性難題,甚至有語言學家預言,“計算機時代是漢字的末日”,“要想跟上信息時代的步伐,必須要走漢語拼音化的道路”。

專業的洞察力使王選對自己的決斷充滿信心,多年的技術積累和紮實的數學功底,使他發明了“輪廓加參數”的數學描述方法,軟、硬件技術相結合,發明了漢字信息的數字化存儲和輸出等引領性原創技術,實現了顛覆性技術創新,突破了漢字信息處理的關鍵核心技術,最終使方案被國家承認,納入了“748工程”。

緬懷王選,他是比“翟天臨們”更值得上熱搜和關注的人!

變化多樣的漢字字體和字號。圖片來源:央視紀錄片截圖

產學研結合徹底,改變印刷行業

王選帶領團隊研製激光照排的過程,正值我國改革開放、國民經濟從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過渡和轉變的時期,當原理性樣機做出以後,就有人勸他,“不要再做下去,你已經成功了,你是有才能的人,應該再做其它的研究。”不少同事也有這種想法。”

但王選並不這麼認為。他說,應用性研究成果應該經得起市場的考驗,才能對社會有實際作用。假如國家投入了這麼多支持我們,最後市場卻被國外佔領,那我們的功勞等於零。

他在當時科研條件十分簡陋、外國廠商大舉進軍中國市場、許多人自信不足、崇尚引進的困難挑戰下,緊跟我國科技體制改革的時代腳步,堅持“科技頂天、市場立地”,帶領團隊攻堅克難,先後研製出八代中文電子出版產品,推向市場並得到廣泛應用,佔領了99%的國內報業市場、90%的書刊(黑白)市場以及80%以上的海外華文報業市場,掀起了我國“告別鉛與火、迎來光與電”的印刷技術革命,

該技術不但使來華銷售的國外廠商全部退出中國,還出口至日本、歐美等發達國家和地區,並促成北大計算機研究所和方正集團的緊密合作,走出了一條產學研結合的成功之路,成為我國創新驅動發展的時代典範。

王選強調,實現一切創新理念的基礎,是要有一種“十年甚至十五年磨一劍”的精神,看準方向和目標並有了正確的技術路線和方案後,需要忍受各種不適當的、急功近利的評估方法和干擾,而始終堅定決心和信心,鍥而不捨地奮鬥下去。

緬懷王選,他是比“翟天臨們”更值得上熱搜和關注的人!

告別鉛與火的時代。圖片來源:央視紀錄片截圖

縱觀翟天臨事件,這樣一位玩弄學術、遊戲知識的演員,以小聰明凌駕於數以百萬計的莘莘學子的“翟天臨博士”,再看看由“翟天臨博士”牽出來的“一個藤上七個瓜”的相關事件與相關人物,這些假博士假學者事件與王選院士相比簡直微不足道。

微博熱搜上“翟天臨們”屢次上榜,王選院士的逝世紀念日這件事似乎早就被大多數人遺忘或者說是“忽略”。在這樣一個“娛樂至死”的年代似乎發生什麼荒唐的事都可以是冠冕堂皇見怪不怪的。

這個社會早已不是“王選”的那個時代,可是請人們記住“王選院士”們這些為國家做出巨大貢獻的人比“翟天臨”們這些弄虛作假玩弄學術的人更值得尊重和紀念,也更值得受到更多的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