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寵妾的女兒,探春是眾人愛的玫瑰花,墨蘭為何只能是白蓮花?

最近在家,小編也看了熱播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對裡面印象比較深刻的是盛家的四小姐墨蘭。說到墨蘭,大家肯定都對這個姑娘愛不起來,甚至恨得牙癢癢。

墨蘭,是盛家寵妾林小娘的女兒,算是庶出,因此心裡鉚足了勁想要拔尖,好把如蘭、明蘭給比下去。就是懷揣著這個念頭,她一次次陷害如蘭和明蘭,還動不動就一哭二鬧,氣得如蘭說她只會哭。

說實話,墨蘭這樣的人設,真的沒有幾個觀眾能喜歡她。但是在紅樓夢裡,也有一個和她出身差不多的姑娘,卻讓讀者十分喜歡,這個姑娘是探春。

說到探春,為什麼要拿她和墨蘭比呢?因為跟墨蘭一樣,探春也是大戶人家的庶女,母親也是受寵的小妾。但是探春卻沒有墨蘭那麼白蓮花,相反卻是人人喜歡的玫瑰花。

同是寵妾的女兒,探春是眾人愛的玫瑰花,墨蘭為何只能是白蓮花?

除了觀眾緣,墨蘭和探春的劇中人緣也相差很遠。

在《知否》裡面,墨蘭和別人的關係基本都不好,如蘭不喜歡她,明蘭也不喜歡她,即使是小公爺、顧廷燁等人也不喜歡她。如果後小公爺等人不喜歡她,可能是跟愛情有關,但是如蘭和明蘭乃至於祖母、孔嬤嬤都討厭她就很能說明問題了。實在是因為墨蘭個人的言行惹人生厭。

但是紅樓夢裡面,探春和其他人的關係卻很好。賈寶玉那麼厭煩賈環,卻處處願意顧及探春的臉面,尤其是幫忙瞞贓那一情節;林黛玉也願意和探春互開玩笑;薛寶釵也願意用絡子來結交她;就連王熙鳳都對探春有欽佩之情;賈母也不用說了,南安太妃求見賈府姑娘時,賈母只叫探春出來,就是希望探春能被相中以後好配個好人家。

同是寵妾的女兒,探春是眾人愛的玫瑰花,墨蘭為何只能是白蓮花?

為什麼差不多的出身,墨蘭和探春相比,無論是觀眾緣還是劇中人緣都差那麼遠呢?小編認為主要是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同是寵妾的女兒,探春是眾人愛的玫瑰花,墨蘭為何只能是白蓮花?

首先,探春從小是養在賈母身邊,賈母做姑娘的時候是侯府千金,後面成為國公府的當家媳婦,見識和涵養都是一流的。探春自小跟在這樣的祖母面前,自然是受益頗多。

在劉姥姥第二次進賈府時,賈母就帶著劉姥姥去了探春的屋子,然後在薛寶釵的屋子裡說自己年輕時愛收拾房間,她們姐妹們也大概學了點去。這兩處情節合在一起看,就能明白賈母之所以帶劉姥姥去探春那裡,是覺得探春在品味方面學到自己的審美,她收拾的房子能拿得出手。

而墨蘭呢,因為母親受寵,從小養在林小娘身邊,學到的全是一些勾心鬥角和算計,雖然人也聰明學東西也很快,但是也僅限於在孔嬤嬤那裡學了點真材實料,日常在林小娘那裡根本沒有接收到上得檯面的教育,以至於人的脾性都有點做作,使得劇中人不喜歡,劇外的觀眾也不喜歡。

同是寵妾的女兒,探春是眾人愛的玫瑰花,墨蘭為何只能是白蓮花?

然後,探春是努力讓人喜歡,墨蘭是努力讓人討厭。

探春雖然是一個庶出的姑娘,但是卻沒有什麼私心,而且還經常熱心幫助別人。在林黛玉剛進賈府的時候,吃過晚飯,眾人都圍著賈母和林黛玉,但是說話的人卻只有賈寶玉,林黛玉是一個敏感的人,也不願意多說話,這個時候姑娘堆裡只有探春出來說話,雖然不算什麼大義舉,但是試想假如你在親戚家,一堆人裡只有一個人和你說話是多麼尷尬啊。

後來,大觀園修建好後,探春想到了一個高雅的團建活動,於是就召集林黛玉、薛寶釵、賈寶玉等人來參加詩社,這些人一接到探春的請柬就趕緊過來了,假如不是探春人緣好,林黛玉等人怎麼會這麼給她面子。

探春最出彩的當屬理家期間的表現,當時她舅舅過世,假如她有私心她在王熙鳳託平兒帶話給40兩銀子的時候,她完全可以照做,結果她就是按照規矩辦事,完全沒有以權謀私。

同是寵妾的女兒,探春是眾人愛的玫瑰花,墨蘭為何只能是白蓮花?

可是墨蘭呢,用孔嬤嬤的話來說她就是私心太重,她動不動就說想多學一點好為家族爭光,但是卻剝奪了別人上課學習的機會,也剝奪了別人為家族爭光的機會,說到底她就是自私、小性。

且墨蘭每次惹出事情後,她的解決方式是什麼呢?一哭二鬧,讓人厭煩,比她小的如蘭和明蘭都沒有哭,她是怎麼有臉哭?她做作地捂臉哭泣喊“爹爹”的樣子,真讓人厭煩!

同是寵妾的女兒,探春是眾人愛的玫瑰花,墨蘭為何只能是白蓮花?

說到底,墨蘭和探春之所以人格差距有這麼大,還是個人選擇問題,探春選擇力爭上游,墨蘭選擇以下作手段走捷徑。前者在選擇的路上越走越順,也一路獲得別人掌聲,讓眾人認可;後者在選擇的路上越走越偏,讓人厭煩。

墨蘭從小的時候路走得太順,從小到大遇到事情就想著撒潑撒痴地解決,完全不是千金小姐的做派,但是探春身上的那份自強不息的品質吸引了眾人為她背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