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萬望眾卿為社稷捐款 文臣:一分都沒有

崇禎十七年三月,李闖大軍浩浩蕩蕩地進入了紫禁城,明崇禎皇帝以身殉國,大順政權取代明政權成為了國家的新主人。

李自成進了北京城和將帥百姓約法三章後,便迫不及待的趕往了皇城內宮,終於登坐上了那把夢寐以求獨一無二的龍椅。在農民軍沉浸在皇城內聲色犬馬的享樂之際,一個不可避免且緊急的問題呈現在了李自成的龍案之上。

崇禎:萬望眾卿為社稷捐款    文臣:一分都沒有

李自成劇照

大軍進京城前闖王曾有言在先,要竭力解決好老百姓的民生問題,實現均田免賦的政治諾言。但此時數十萬順軍停留在北京城內縱情聲色,每日消耗著大量的糧食和餉錢,而此時闖軍的糧草錢財已經所剩無幾。連自己內部的物資供需都成了問題,談何解決天下子民衣食無憂呢?

李自成不禁慌忙問道:“前明國庫裡堆積如山的財寶呢,為什麼不拿來應急使用?”這時,清查大內府庫的官員驚慌奏秉:“國庫僅有黃金十七萬,白銀十三萬,恐難以維持幾日大軍開支。”李自成聽後又驚又急,他似乎感受到了昔日崇禎皇帝的無奈。

崇禎:萬望眾卿為社稷捐款    文臣:一分都沒有

文官集團

這時,闖王皺緊了眉頭,部下劉宗敏等人見狀進言,均認為明廷之所以國貧,乃是由於文官集團貪腐的蛀蟲甚多,所以想要短時間內聚財,就要從那些明廷遺留下來的文官手裡掠奪財富。李自成大喜,深表認同,命劉宗敏負責此事,於是從二十七日起,農民軍開始以“追贓”為由拷掠明官,四處抄家劫掠財富。

為了快速且高效的斂財,闖軍規定助餉額度視官階而定。中堂十萬,部院京堂錦衣七萬或五萬三萬,道科吏部五萬三萬,翰林三萬二萬一萬,部屬而下則各以千計。劉宗敏又製作了五千具夾棍和鐵釘,對於那些不願意舍財的文官進行嚴厲的刑罰逼迫,一時間,北京城中恐怖氣氛逐漸凝重,人心惶惶,凡是拷夾百官,大抵家資萬金者,過逼二三萬,數稍不滿,再行嚴比,夾打炮烙,備極慘毒,不死不休。

崇禎:萬望眾卿為社稷捐款    文臣:一分都沒有

追贓財富

牽魏藻德、方岳貢、丘瑜、陳演、李遇知等,勳戚冉興讓、張國紀、徐允楨、張世澤等八百人追贓助餉。劉宗敏在追贓索餉中下手狠毒,被刑罰致死者不計其數,致使軟弱的文官集團紛紛舍財保命, 共獲銀數千萬兩,那麼多錢財令李自成也看傻了眼,不僅解決了當前軍餉的緊缺問題,還令闖軍有了再造江山的資本。最終這些剩餘的金銀被鑄成了上萬塊的銀餅,用騾車運至李闖的後方根據地西安。

縱觀明朝政治得失,其因概出於黨患。自萬曆肇始,東林黨歷經起伏,皆以自身官僚地主集團利益為施政布策的出發點,致使明朝貪腐之風盛行,而後廢除工商稅,轉而將經濟負擔壓到了貧苦的農民身上,導致國貧民衰加劇了階級矛盾,最終李闖的一句“均田免賦”口號便可聚眾百萬,頃刻之間便顛覆了明王朝,無辜的崇禎皇帝也被綁上了文官集團的戰車,成為了時代的殉葬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