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石獅將幹哪些大事?快看看石獅政府工作報告

今年石狮将干哪些大事?快看看石狮政府工作报告

今年石狮将干哪些大事?快看看石狮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報告

(2019年1月27日在石獅市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

石獅市人民政府市長 黃春輝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並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寶貴意見。

一、2018年工作回顧

過去一年,在中共石獅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市人民政府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實上級決策部署,認真執行市人大及其常委會決議決定,統籌抓好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較好地完成了市七屆人大二次會議確定的各項任務。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36億元、增長9.1%,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65億元、增長6%,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1.8億元、增長0.5%,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983元、增長8.6%,經濟綜合實力保持全國中小城市百強第16位。主要工作體現在以下六個方面:

(一)聚焦重點,集中力量,辦成了一批關係發展、影響全局的大事要事實事。紮實開展“實業項目落地年”活動。在全市上下掀起項目攻堅熱潮,引進實業項目118個、總投資525.8億元;年度280個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97.2億元,102個項目建成投入使用。全力保障國際軍事比賽-2018海上登陸賽。高標準做好26項支前保障工作,為5個國家參賽代表隊提供了良好的競技條件;海軍軍艦及武器裝備展吸引了5萬多名群眾參觀,將軍山海軍公園獲海軍命名授牌,揭開了軍地融合發展的新篇章,並藉助賽事影響力迅速提升了城市知名度。圓滿舉辦第四屆世界石獅同鄉聯誼大會。在建市30週年之際,來自49個國家和地區的鄉賢代表積極響應“新石獅·奮鬥新時代”的號召,踴躍捐資5.25億元支持教育、醫療、文化、慈善等事業,通過召開聯誼大會、舉辦“絲路獅緣”故宮博物院珍寶展、成立市教育基金會、評選第二屆榮譽市民等活動,進一步凝聚起海內外百萬石獅人的向心力。成功獲批全省首個國家級市場採購貿易方式試點。讓“單小、貨雜、品種多”的市場商戶享受到了出口貿易“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增值稅“免徵不退”、跨境人民幣結算等多項便利。千方百計化解歷史遺留問題。面對聯邦商業城錯綜複雜的法律關係、1400多戶群眾的切身利益,知難而進,反覆走訪,找到契合各方訴求的最大“公約數”,初步解開了長達20多年的“爛尾樓”問題;同時城北片區徵遷工作也取得了較大突破。

(二)緊抓實業,創新引領,轉型升級步伐不斷加快。以發展實體經濟為主要著力點,出臺進一步支持民營企業健康發展十一條措施,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產業體系更加完善。紡織服裝方面。完成58家印染企業分級評定,建立獎優罰劣和差別化要素配置機制,倒逼企業技改升級,完成技改投資11億元。發揮紡織服裝產業聯盟的橋樑作用,建立用工、訂單、閒置廠房對接服務平臺,促進全市紡織服裝產業抱團發展,實現規上產值577.6億元、增長8.9%。智能製造方面。對接引進佳龍新材料、九牧智能家居、建新輪胎等項目27個、總投資71.2億元,通達三期、飛通北斗等項目基本建成,帶動智能製造產業實現規上產值140.2億元、增長31.9%。海洋食品方面。出臺進一步支持和促進海洋經濟發展若干措施,全面推進海洋食品園建設和祥芝國家中心漁港擴建工程,漁港經濟區建設列入全國沿海漁港建設規劃。專業市場方面。成功舉辦第4屆海絲品博會、第21屆海博會和2018石獅國際時裝週,石獅服裝城入選第三批省級現代服務業集聚示範區和福建百大重點商圈,青創城入選國家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範基地。海西電商園、青創城、跨境網批市場、雙奇電商城等電商市場集聚成形,靈秀鎮、寶蓋鎮、蚶江鎮入選中國淘寶鎮,22個村入選中國淘寶村,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94.8億元、增長11.6%。港口物流方面。引進安通、和安、普洛斯等7個總投資近50億元的現代物流項目,石湖港5號6號泊位、華錦碼頭4號泊位有序推進,卡賓獅子灣、國際海運快件監管服務中心、石材交易市場等項目建成投入運營,進口肉類指定口岸通過驗收,港口貨物吞吐量3969.1萬噸、增長13.8%,集裝箱吞吐量188.2萬標箱、增長15.8%。濱海旅遊方面。完成旅遊總體策劃,在泉州市率先出臺發展旅遊民宿的規範性文件,組建首支市情講解員隊伍,引進佳龍文旅、禾禾沂家影視產業基地、海洋生物博物館等文旅項目,推出10條常規精品線路,接待遊客561萬人次、實現收入138億元,分別增長22%、23%。吸引20部影視劇在我市拍攝,央視《城市1對1》欄目向世界推介石獅,城市美譽度進一步彰顯。

(三)系統謀劃,統籌推進,重點領域改革蹄疾步穩。堅持問題導向,聚焦發展需求,紮實推進6方面23項重點改革工作。深化市屬國企實體化改革。出臺提升市屬國企融資能力的意見、持續運營的辦法等配套政策,賦予融資、投資、抵押、擔保、招聘等權限,整合、註銷12家下屬企業,進一步促進企業層級扁平化,較好激發了市屬國企運營活力。充分發揮市屬國企的載體抓手作用,累計以“代建制”實施市政道路、學校建設、園區港口等重點項目203個。加快印染汙水處理廠管理體制和運營機制改革。基本完成3個集控區汙水處理廠收購工作,積極推進汙水廠技改工程和“一企一管”汙水管網建設,全面推行汙水總控、COD流量計費,有力提升集控區運營管理規範化水平。創新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改革。強化“政銀企”協作,組建國有資本運營公司,積極做大供應鏈金融,為小微企業新增貸款50億元。堅決打好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建成全省首個縣級公共信用信息平臺,市場化、法治化處置重點企業債券風險,全年化解不良貸款51.3億元,信貸不良率下降至2.4%,實現“三連降”。推動科技體制改革。出臺《推進科技創新能力建設若干意見》,在廈門設立2個離岸孵化器,大力引進、培育高新技術企業,15家企業入選省級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庫,新增省科技小巨人領軍培育企業13家。成功舉辦第27次鼓嶺科學會議。

(四)山海聯動,精細管理,城市環境更加宜居宜業。城鄉建設統籌推進。全年完成徵地1.2萬畝、房屋拆遷61.9萬平方米,獅仔山片區徵遷工作再創“石獅速度”。海岸帶生態綜合整治全面展開,共富路、峽谷旅遊路、紅塔灣旅遊路等32個道路基礎設施項目完成投資9.3億元,打通金相路南段、花園路鈔坑段、回興路塘後段等“斷頭路”。在全省率先完成實景化農村公路信息普查,全面推進“四好農村路”工作,“路長制”長效機制基本建立。積極創建省級森林城市,推進靈秀山森林公園、紅塔灣海岸公園、沿海大通道生態廊道等30個景觀提升項目,完成造林綠化2100畝、廢棄石窟生態治理16萬平方米。永寧古衛城、鳳裡八卦街、華山古民居保護整治穩步推進,環灣生態公園、寶蓋山石窟公園、學府公園、花海谷公園等項目建成對外開放,市民群眾多了幾處休閒旅遊的好去處。城市管理不斷加強。出臺創城工作常態化實施方案和考評細則,優化城管“重心下移”制度,啟用文明天氣圖管理平臺。開展市區物業標準化管理三年行動,實施5個老舊小區修繕提升項目,完成老舊小區天然氣管道安裝改造1000戶。持續推進“兩違”整治,拆除違建38.4萬平方米,騰出土地50.4萬平方米。穩步推進生活垃圾分類處理,改造垃圾中轉站4座,實施農村生活汙水治理PPP工程,不斷提高城鄉生活垃圾和汙水處理能力。生態質量持續提升。嚴格落實中央、省環保督察整改要求,大力推進將軍山存量垃圾處理、梧垵溪等跨境流域綜合整治,規範處置歷年積存的27萬噸“飛灰”固化物。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認真做好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工作,嚴格落實大氣、水、土壤汙染防治各項措施,全面推行“河(湖)長制”,推進18個水系環境綜合治理項目,全市生態環境質量保持較好水平。

五)精準施策,補齊短板,民生保障能力持續增強。抓好7件30項為民辦實事項目,全年民生支出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70%。鄉村振興穩步實施。深入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和農村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建成村(社區)環境綜合整治項目52個、美麗城鎮建設項目4個;21個集體經營性收入低於5萬元的薄弱村全部得到轉化。教育事業優先發展。29個教育事業補短板項目順利推進,建成公辦幼兒園3所,新增普惠性幼兒園10所,增加學前教育學位3000個。實施基層學校市直管改革,規範編外合同教師管理,完成首批“名校長、名教師、名班主任”認定,高考本科上線人數再創新高,本一、本二上線率分別居泉州各縣市第2位、第3位。積極回應群眾對“校園安全”“小學生課後監管”的關切和需求,成立“未成年人保護聯盟”,規範學生校外託管機構管理,在全省率先全面推行小學生課後服務。社會事業協調推進。建成啟用市醫院新院,通過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考核驗收,加快推進市中醫院和9個鎮村衛生服務一體化建設點;組建市總醫院,抓好緊密型醫共體建設,引進中國工程院孫穎浩院士專家團隊設立石獅工作站。市社會福利中心“公建民營”養老院投入運營,建成湖濱街道居家養老照料服務中心,村(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農村幸福院覆蓋率達78.1%。成功舉辦國際龍獅公開賽、第三屆國際旅遊城市籃球邀請賽、第五屆中華燈謎文化節、第八屆市運會等一系列文體活動,新建百姓書房10個、老年人體育場所8個,改擴建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35個。社會保障不斷提升。啟動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建設,落實積極創業就業政策,新市民積分管理入選國家發改委“中小城市綜合改革典型經驗案例”,寶蓋鞋業工業園區獲評全國模範勞動關係和諧工業園區。新建保障性住房292套、配租配售6950套,改造石結構住房27.5萬平方米,完成安置房辦證40萬平方米。持續提升社會救助水平,將外來務工人員納入臨時救助範圍,落實殘疾人“兩項補貼”、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等救助措施,發放各類救助金1374.6萬元。社會管理有效加強。圓滿完成村(社區)換屆選舉工作。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整治了一批安全隱患,保持了安全生產持續穩定的形勢。積極創建食品安全社會共治示範縣,強化食品安全“一品一碼”全程可追溯系統建設,全力保障“餐桌上的安全”。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推進“禁毒2018兩打兩控”“颶風肅毒2018”專項行動,深化信訪工作制度改革,創新“海上楓橋”祥芝樣本多元調解模式,建立治安“三級巡防”機制,社會治理水平顯著提高,綜治“三率”創歷史新高。大力支持國防和軍隊改革,完成駐石部隊營房土地置換。民族宗教、婦女兒童、紅十字、地方誌、統計、人防、檔案、糧食等工作都取得新進展。

(六)改進作風,提高效能,政府自身建設深入推進。始終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全面興起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大學習”熱潮。恪守中央八項規定及實施細則精神,持之以恆糾正“四風”,狠抓巡視巡察發現問題整改,切實扛起政府系統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重視加強意識形態工作,組建融媒體中心,多層次多角度打造新媒體“矩陣”。嚴格執行財經紀律,完成事業單位公務用車改革,進一步縮減“三公”經費。加強政府系統法治建設,深入學習貫徹《憲法》,深化“七五”普法,營造學法用法濃厚氛圍。自覺接受人大法律監督和工作監督,主動接受政協民主監督、監察監督、社會監督,全年辦理人大代表建議155件、政協提案230件,辦結率均達100%。基本完成新一輪政府機構改革,新行政服務中心建成投入使用,“放管服”改革持續深化。發揮審計作用,加強對重點領域、關鍵環節的監督檢查,廉政建設得到進一步加強。

各位代表,過去一年的成績來之不易,這是上級黨委政府和市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全市上下齊心協力、不懈奮鬥的結果。在此,我謹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廣大幹部群眾,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各人民團體、離退休老同志和社會各界人士,向駐石單位、駐石部隊、武警官兵、新聞界朋友,向關心支持石獅發展的港澳臺同胞、海外僑胞、海內外朋友和新石獅人,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經濟社會發展中還存在許多不足,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主要表現在:受中美貿易摩擦等因素影響,宏觀經濟運行穩中有變,下行壓力有所加大。產業發展質量不夠高,對新的市場業態研究不足,港口潛力挖掘不夠,缺乏更多大項目、好項目支撐。企業創新能力不夠強,高新企業佔比不高,新舊動能轉換還不夠快。城市精細化管理不夠到位,教育、醫療、養老、交通出行等方面存在短板,與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仍有差距。資源環境約束趨緊,生態保護、汙染防治、節能減排工作仍需持續用力。個別部門和幹部立足全局解決問題的意識不夠強,用好用活政策的能力和水平不足,業務素質和精神狀態與構建一流營商環境還有差距。對此,我們將高度重視,下更大氣力加以解決。

二、2019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堅持高質量發展落實趕超的關鍵之年。做好今年工作,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導,緊緊圍繞高質量發展落實趕超,全面落實省委“五個奮力先行、一個毫不動搖”和泉州市委“作答時代命題、聚力趕超攻堅”部署要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把發展實業作為工作主線貫穿始終,以黨建為引領,以項目為抓手,以改革為動力,以實幹為根本,創造性落實工作,進一步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高質量推進“創新轉型、實業強市”,以優異成績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

主要預期目標是:全市生產總值增長8.5-8.7%;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增長4.5%左右,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3.5%左右;工業增加值增長7.5-8%;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10.5-11.5%;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2-15%;實際利用外資增長5%,出口增長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1%,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漲幅控制在3%左右;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7.5%;完成節能減排降碳任務。

圍繞上述目標任務,要著力抓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突出項目帶動,加快新舊動能轉換

開展“實業項目趕超年”活動

堅持把促進更多高質量的實業項目落地,作為培育經濟新動能、加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抓手,深化“五個一批”項目推進機制,一個階段一個主題,一仗接著一仗打,不斷形成階段性成效,確保全年謀劃、簽約、開工、投產、增資實業項目各100個以上,力爭在引進10億元以上重大項目和高新科技項目上取得突破。圍繞提升項目質量、產出效益,強化招商隊伍專業能力,深化以商引商、產業鏈招商,建立多渠道、多層次的項目對接機制。支持產品有市場、發展前景好的企業增資擴產、技改升級,推動新建智能生產流水線20條、示範性數字化及智能化製造車間15個,打造“兩化融合”重點示範試點項目10個,力爭全年技改投資增長15%以上。堅持“一線工作方法”,落實指揮部體制和掛鉤領導包乾負責制,強化要素保障、協調推進、績效激勵機制;深入開展“三比三曬”活動,每月公佈“五個一批”項目實施情況,營造比學趕超、大幹快上的項目攻堅氛圍。

提升製造業發展質量

紡織服裝產業是我市經濟發展的支柱。要發揮紡織服裝產業聯盟作用,實施產業鏈協同發展計劃,支持企業嫁接“互聯網+”,鼓勵紡織服裝企業順應“個性、定製、智能”等消費升級潮流,向新零售新制造要價值、要空間。支持上游化纖、面料、紡織等企業,加大研發投入,開發新材料和高端面料。深化印染企業專項整治行動,推動面料企業與印染企業深度合作,不斷提高印染行業單位效益。智能製造產業是我市發展的重要增長極。要實施龍頭髮展戰略,重點推進通達智能硬件、九牧智能家居、建新輪胎、鋰電池隔膜、氧化鋯新材料等重大產業項目建設,進一步壯大新百億產業集群。科技創新日新月異。要選準突破口,主動融入區域產業鏈,積極追蹤集成電路、化合物半導體、新能源、大數據、生命健康等產業機會,爭取在光子產業項目落地上有較大突破。

大力挖掘市場潛力

緣起於“海絲”傳承,發軔於“估衣攤”,商業精神早已融入石獅人的血脈和基因。要紮實推進石獅服裝城市場採購貿易方式試點,用好專項扶持政策和配套措施,加大宣傳推介力度,加強外貿人才培育,完善金融、展會、貨代、貨運、信用保險等配套服務,力爭新增市場採購貿易出口100億元以上,加快形成“買全國、賣全球”的出口商品貿易模式。繼續辦好海絲海博會、石獅國際時裝週、電商大會,依託世石聯及港澳臺、東南亞等地的鄉會,探索設立海外營銷機構,佈局海外倉、轉口基地,推動貿易服務前置,進一步釋放市場採購量。積極引進國際品牌運營中心、供應鏈中心,鼓勵企業商戶爭創品牌、兼併品牌,提高市場整體品牌競爭力。對接泉州市服務業典型項目選樹工作,推動阿里、京東、蘇寧、唯品會、亞馬遜等在石獅設立服務平臺,支持青創城網批中心、跨境網批中心、海西電商園等電商集聚區建設垂直電商平臺,大力培育第三方物流。積極盤活星期YI創意園、鳳凰商城、長福商城、輔料城等市場資源,注重植入教育培訓、文化節慶、地方美食、休閒娛樂、特色產品展銷等業態,多點融入城市“潮生活”元素。

做好做足“海”的文章

石獅海洋資源豐富,藍色經濟剛剛起步。要挖掘資源、發揮優勢,加快建設石湖港5號6號泊位、華錦碼頭4號泊位、梅林碼頭和第二疏港通道,推動華錦碼頭口岸開放獲批;主動對接“絲路海運”,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港航合作,積極拓展外貿新航線。推進和安、安通、東南冷鏈、普洛斯、中安供應鏈等物流項目,運作好石獅國際快件監管中心、石湖進口肉類指定口岸等平臺,積極申報石湖港保稅物流中心,不斷提升港口綜合經濟效益。抓好祥芝中心漁港和梅林、伍堡等漁港改擴建工程,高起點推進海洋食品園建設,力爭新落地海洋產業項目20個,推動形成集水產品深加工、海洋保健食品、海洋生物醫藥、海產品研究試驗為一體的高端海洋產業集群。辦好“對渡文化節”“城隍文化節”“漁民文化節”等節慶活動,抓好永寧古衛城、鳳裡八卦街、華山古民居、曾坑四端堂以及古浮灣、紅塔灣等保護整治;建成市旅遊集散中心、“文旅石獅”雲平臺,精心製作《獅來運轉》城市IP動漫,加快推進佳龍文旅、泰國風情小鎮、故宮海上絲綢之路館等文旅項目,彰顯“海絲+濱海”旅遊特色。

(二)突出改革創新,持續激發發展活力

深化各項綜合改革

認真落實省“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93條”,主動對接自貿區、高新區擴區工作,努力在更大範圍和更高平臺上配置資源、尋求突破。推進市屬國企實體化改革,推行國企員工市場化合同制管理,支持市屬國企通過參與土地招拍運營、獲取特許經營權等方式,擴大經營性現金流,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嚴格執行政府債務限額管理,推進財政體制改革,全面實施財政資金分配、使用和評價績效管理。落實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政策,提升國有資本運營公司、政府投資基金、融資擔保公司、供應鏈管理公司運作效率;深化產融對接,鼓勵商業銀行建立小微企業專項信貸計劃,創新開展應收賬款融資和排汙權質押等試點,力爭為實體企業新增貸款50億元以上。完善信貸風險處置機制,嚴厲打擊非法集資、套路貸和惡意逃廢債行為,確保完成上級下達的金融風險防控任務。持續推動企業上市工作,力爭新增“新三板”掛牌企業1家、海峽股權泉州交易中心掛牌企業18家、完成股份制改制企業10家;支持市屬國企把握時機收購“殼資源”改制上市。圍繞加速生產、生活業態融合,大力盤活中心市區閒置國有資產,加快沿海五鎮鎮區建設,推進高新區智能產業園鄰里中心、後湖職工配套生活區和海洋食品園洪厝山、蓮坂生活配套區等“金包銀”“金配銀”開發,促進高新區、紡織服裝產業基地、寶蓋科技園等工業園區向產業園區轉型。實施土地資源利用分級績效評價機制,劃紅線、硬約束推動新一輪“批而未供”土地清理,加快盤活閒置土地、低效用地,完成土地整理1500畝以上,進一步拓展產業發展空間。

激發城市創新活力

積極融入福廈泉自主創新示範區,切實加強高新園區建設,提高海峽兩岸科技孵化基地、創新創業中心等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運作水平,推動更多科創企業實現“小升規”“企成高”。依託高校、科研院所等服務平臺,加速校企合作科技成果轉化。完善高新技術企業梯度培育和獎補機制,激勵企業加大科研投入,力爭規上工業R&D經費支出增長20%。大力培育扶持科技小巨人企業,建立高新技術企業“後備軍”隊伍,力爭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16家。集聚創新資源要素,推進“石獅廈門大學異地眾創空間”“石獅廈門雲創智谷離岸孵化器”建設,力爭引進科技型企業10家、中高端產業人才20名。實施專利密集型企業培育計劃,深入挖掘專利資源,力爭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5.6件。

集聚產業創新人才

整合人力資源市場,做大做強市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形成集招聘、培訓、諮詢、測評、獵頭、政產學研用、金融結算服務,以及“互聯網+人力資源”為一體的人力資源服務綜合產業鏈。圍繞全市經濟社會發展重大戰略需求,實施“精準引才”工程,優化完善以積分管理為核心的人才評價體系,致力打造產業領軍團隊。深化技能人才評價制度改革,加大技能人才激勵保障,持續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提升人才公共服務效能和質量,發揮獅城青年創新創業孵化中心作用,大力引導社會資本參與人才項目投資。整合各類創新創業載體,鼓勵企業組建產業技術協同創新聯盟,建設一批功能各異的“人才之家”。

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落實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壯大政策措施,進一步降低企業稅費負擔和用能、用工、物流成本,規範涉企經營服務性收費,加大物權、知識產權保護力度,清理解決企業不動產歷史遺留問題。瞄準國際公認標準,深化行政審批標準化建設,全面實施“證照分離”、市場準入負面清單、“雙隨機一公開”監管,不斷壓縮審批時限。加快推進“互聯網+政務”平臺建設,持續拓展掌上便民服務,強化24小時自助行政服務區和15分鐘便民服務圈建設,至年底前,實現70%以上審批服務事項“一窗”分類受理,網上可辦政務服務事項不低於70%。探索拓展集群註冊經營範圍,包容審慎監管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激發“雙創”新動能。認真組織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完善公共信用信息平臺、失信被執行人公共查詢平臺,健全守信激勵、失信懲戒機制,以政務誠信為核心,帶動商務誠信、社會誠信和司法公信建設。

(三)突出全域一體,優化城市發展格局

發揮規劃引領作用

完善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抓好“多規合一”、城市開發邊界劃定等試點工作。主動融入閩西南協同發展區和泉州環灣向灣同城化,做好港口規劃,加強與福廈高鐵、廈漳泉城市聯盟路、一重二重環灣快速路等對外交通路網的銜接,努力縮短區域時空距離。注重把歷史文化特色融入重點區域城市規劃和設計,統籌推進學府片區、高鐵新區、錦蚶產業園等控制性詳細規劃和道路紅線、河道藍線、養老設施等專項規劃編制,不斷完善城市規劃控制體系。

加快基礎設施建設

立足海岸帶開發,推進一重環灣快速路石獅段、錦江外線、錦尚外線、沿海大通道鴻山段等項目,建成共富路、錦蚶路、紅塔灣旅遊路,打通鎮中路中段、嘉祿路西段、西南一路等城市“斷頭路”,進一步完善園區道路基礎設施,加快形成山海城聯動、產港城融合的城市發展格局。推進城北、獅仔山、聯邦商業城等片區開發建設,啟動侖後、後垵片區開發改造,積極探索“城中村”改造新路徑。健全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有序推進房地產開發。加快水頭排澇樞紐工程、應急水源工程建設,新建、改造供水管道10公里、汙水管網25公里,整治城市積水點5個,提升城市防洪排澇、給排水安全保障能力。

鞏固文明城市創建成果

圍繞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常態化,持續開展十大“文明新風”行動和十個專項整治提升行動,大力弘揚城市公益慈善、志願服務精神,彰顯人文特色、人情溫度。創新社會資本參與城市運營模式,穩步推進園林環衛一體化管養、城市路燈節能改造工程等PPP合作項目。加快建設環灣生態公園三期、紅塔灣海岸公園、風爐山山體公園,大力提升峽谷旅遊路、港口大道、沿海大通道、福輝路等重要通道沿線景觀風貌。實施老舊小區環境整治和修繕改造項目10個,新建垃圾綜合處理站和垃圾中轉站各1個,新建和改擴建公廁51個,建成八卦街、長福、鈔坑等停車場,不斷完善城市生活服務配套。全面實施公交改革,新建市醫院新院、高新區等2個公交首末站,更新電動新能源公交車97部。深化城管重心下移工作,嚴厲打擊“兩違”,強化寶蓋山、靈秀山、紅塔灣、永寧老街等重要風景名勝區及祥芝中心漁港等重要節點區域的綜合整治,堅決治理超標電動自行車、人力三輪車和“殭屍車”等突出問題,讓城市更加井然有序。

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圍繞產業興旺,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員制度,持續抓好蚶江、永寧等2個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培育“三品一標”13個,啟動建設市肉食品加工廠,加快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落實耕地保護目標責任制和糧食安全行政首長責任制,把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2.2萬畝左右。圍繞生態宜居,深入推進“一革命四行動”,抓好歷史文化名鎮(村)、傳統村落和歷史建築保護提升,支持蚶江、永寧、祥芝建設特色小鎮,完成26個村的生活汙水治理,完善生活垃圾轉運系統,加快沿海五鎮石結構危房改造,打造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圍繞鄉風文明,持續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十大工程”,加快公益性公墓建設,以優秀家風家訓、鄉風民俗帶動農村移風易俗養成。圍繞治理有效,創新農村社區治理,推進9個“一定五化”新型社區治理試點;完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加強對農民的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圍繞生活富裕,做好各級幹部掛鉤扶貧工作,並“一村一策”挖掘潛力,不斷提高村集體經營性收入;完成全市農村集體組織成員身份界定,有序做好村(社區)集體經營性資產股份合作制改革,統籌推進農村土地徵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鞏固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

(四)突出生態優先,努力建設美麗石獅

強化節能減排

堅持“控增量”與“減存量”並舉,著力從源頭上為生態環境減負。深入開展節水型企業、單位、居民小區創建活動,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積極創建國家級節水型城市。推行企業環境信用評價,紮實推進重點用能單位能源管理體系及能耗監測系統建設,推動工業節能降耗。落實強制性清潔生產要求,創建綠色發展示範區,推動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

推進汙染防治

打好藍天保衛戰,強化印染企業定型機尾氣及重點石化、印刷包裝、汽車噴漆企業揮發性有機物治理,嚴密管控建築施工揚塵、煙花爆竹燃放,落實重點行業企業氮氧化物減排,重拳治理臭氧、PM2.5超標問題,確保全年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到上級下達目標。打好碧水保衛戰,落實“河(湖)長制”工作要求,深入開展“六大專項”整治,加快印染集控區循環化改造、高新區汙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和海洋食品園汙水處理廠建設,系統推進伍堡溪、下宅溪、厝上溪、西岑溪、梧垵溪、塘園溪等11個跨境流域、小流域和水系環境綜合治理項目。打好淨土保衛戰,組織編制土壤汙染防治規劃,加強電鍍、皮革等涉重金屬行業和農業面源汙染防控,持續擴大垃圾分類試點,基本完成將軍山填埋場存量垃圾處置。

加強生態保護

積極參與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做好“三線一單”編制工作的銜接,堅決抓好環保督察、海洋督察、生態環保領域掃黑除惡專項巡察問題整改。持續推進生態連綿帶建設,全面推動鄉村綠化,試點實施市區街頭綠化、屋頂綠化工程,植樹造林3500畝,建成高標準農田2100畝,治理廢棄石窟19萬平方米,用綠道串起山林、水體、溼地、田園等自然景觀,全力創建省級森林城市。強化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合理開發和保護岸線、海灣等資源,完成泉州灣河口溼地(蚶江區域)圍墾養殖整治。

(五)突出共建共享,不斷提升民生福祉

提升教育發展質量

堅持“補短板”與“抓改革”雙輪驅動,紮實推進教育質量提升三年行動計劃。深化教育綜改區建設,啟動實施教育信息化工程,建好教師進修學校,抓好教師管理體制改革,探索建立優秀畢業生直升招生制度。實施49個教育類建設項目,擴大幼兒園、中小學學位和優質教育資源供給。推進高中多元化特色發展,推動石光中學、石獅一中通過省一級達標學校複檢,支持廈外石獅分校、石獅八中創建省二級達標學校。促進鵬山工貿學校、閩南理工學院、泉州海洋學院持續深化職業教育,引進優質高職院校合作辦學,加快高等教育嚮應用型轉型發展,提升專業結構和產業發展需求的契合度。

增強醫療保障能力

深化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加快縣域緊密型醫共體建設。以基層醫療機構標準化建設三年行動為抓手,推進市中醫院、婦幼保健院及鳳裡、靈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補短板項目。圍繞臨床重點,主動對接省內外高水平醫院,積極培育名科、名醫,建設專家名醫工作室。大力開展公立醫院“暖心服務”三年行動,做實做細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進一步形成分級診療制度。重視慢性病、傳染病防治工作,加強健康教育、治未病等前端服務,推動醫療衛生工作由“以治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優化生育管理服務,促進計生轉型發展。

增加養老服務供給

加快鳳裡、靈秀、寶蓋等居家養老照料服務中心、鎮村敬老院建設,做好特困、低保失能老人入住養老機構服務工作。積極推動醫療衛生機構開展醫養結合服務,在市醫院湖濱分院、靈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醫療機構設置養老服務專區,新增護理型養老床位170張以上。繼續推進村(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規範化建設,開展農村幸福院星級評定,引導養老機構規範管理,提升專業服務質量和水平。重視老年人體育場所建設,建成老幹部多功能活動樓。

提升文體服務水平

加大“海絲三寶”文化遺產的保護利用,持續參與“古泉州(刺桐)史蹟”申遺。推進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創建工作,試點圖書館“總分館”運行模式,建設公共文化點讀平臺,新建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鳳凰城2個“百姓書屋”,讓閱讀成為一種新的生活方式。深化文化惠民工程,豐富“音為你”劇場,持續推動戲曲、燈謎等傳統文化進校園。啟動建設寶蓋山體育公園,著力在街頭“金角銀邊”打造“籠式球場”,廣泛組織群眾性體育活動,推動全民健身深入開展。

推進平安石獅建設

縱深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加大對暴力犯罪、電信詐騙、涉麻涉毒、走私等違法犯罪行為的打擊力度。深化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加強危險化學品、道路和水上交通、消防、建築工地、特種設備、漁業船舶等行業領域安全監管,紮實推進城市安全發展。落實軍民融合發展戰略,支持駐石部隊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加強國防動員能力建設,做好全國雙擁模範城中期考評工作,鞏固軍政軍民團結的良好局面。認真實施婦女兒童發展綱要,積極發揮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在創新社會治理中的作用,全面加強信訪、防震、減災、檔案、殘疾人、民族宗教、對口幫扶等各項工作。

(六)突出使命擔當,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提升跨越趕超的能力

把政治建設放在政府自身建設的首位,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決貫徹執行中央方針政策,認真落實上級黨委政府和市委決策部署。樹立“愛學才會贏”的意識,以博採眾長的襟懷借鑑成功經驗,努力提高“八種本領”,切實增強施政能力。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更加註重“跑項目、要政策、爭資金”,敢於主動對接高端資源,精於在複雜環境解決問題,善於將目標任務落到實處。

提升依法行政的能力

開展“法治政府建設年”活動,進一步深化“七五”普法工作,強化憲法意識和法治理念,提高政府信息公開和政務公開水平,堅持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嚴格執行市人大及其常委會決議決定,自覺接受人大法律監督和工作監督、政協民主監督、監察機關監督,高質量辦理議案、建議和提案,紮實抓好審計發現問題的整改。

提升為民擔當的能力

有擔當,才能幹成事。政府全體公職人員要珍惜機遇、珍惜時間、珍惜平臺,細化、量化、實化政府工作,著力抓好民生社會事業補短板項目和為民辦實事項目,切實解決教育、醫療、文化、養老、出行等關係群眾切身利益的“頭等大事”和“關鍵小事”。把握“親”“清”內涵,健全正向激勵、容錯糾錯機制,落實好領導掛鉤企業、定期懇談、問題“周收集、旬解決、月反饋”等制度,努力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

提升從嚴治政的能力

深入貫徹省委“八個堅定不移”要求和27項具體措施,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切實擔負起政府系統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認真貫徹《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及實施細則精神,持之以恆糾正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新表現。抓好巡視巡察問題整改和成果運用,強化國有資源、資產、資金監管,始終保持懲治腐敗的高壓態勢。

各位代表!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大會上指出:“我們現在所處的,是一個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時候,是一個愈進愈難、愈進愈險而又不進則退、非進不可的時候。”在前進的道路上,讓我們更加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中共石獅市委的堅強領導下,知重負重、滾石上山,勇當高質量趕超主力軍,再創石獅改革發展新輝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