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四公子都是指誰

戰國末期,秦國越來越強大。各諸侯國貴族為了對付秦國的入侵和挽救本國的滅亡,竭力網羅人才。他們禮賢下士,廣招賓客,以擴大自己的勢力,因此養 “士”(包括學士、策士、方士或術士以及食客)之風盛行。當時,以養“士”著稱的有齊國的孟嘗君、趙國的平原君、魏國的信陵君和楚國的春申君。後人稱他們 為“戰國四公子”。

戰國四公子都是指誰

孟嘗君納士

孟嘗君姓田名文,字孟,封於嘗邑,故號孟嘗君。他養士數千人,成為齊國的重要政治力量,擔任了齊相,每年的工資就 是薛地萬戶人家的租稅。他的門客馮諼曾到薛地為他收債,免除了部分貧苦人的債務,取得了薛地人的擁護和愛戴。當他受齊王的猜疑而罷免職務後,得以在薛地安 身。

平原君姓趙名勝,是趙惠文王之弟,封於平原縣,人稱平原君,曾擔任趙惠文王和孝成王的相國,三罷三提,養門客3000人。在秦軍 圍困邯鄲時,魏國懼秦,晉鄙只帶兵在邊境觀望。平原君欲說服楚國出兵相救,門客無計可施,只有毛遂自薦,說服了楚王,楚王派春申君黃歇率軍救趙。在趙、 魏、楚三國軍隊夾擊下,秦軍大敗而回。

戰國四公子都是指誰

趙名勝像

司馬遷在《史記》中評論道“諸子中勝最賢”不無道理,當時各國諸侯貴族公子林立,平原君比一般的紈絝子弟好的多,平原君的侄兒繼位為趙孝成王,他仍受重用,經歷了兩代國王。病死後,其位代代相傳,直到趙國被秦滅掉。

信陵君是魏安王之弟,即魏無忌,號信陵君。公元前257年,他設法竊得兵符,擊殺將軍晉鄙,奪取兵權,救趙勝秦。有食客三千。

司馬遷是把信陵君作為一個禮賢下士的人物來寫的。他認為信陵君的“接巖穴隱者,不恥下交”、“名冠諸侯”。《太史公自序》說:“能以富貴下貧賤,賢能詘於不肖,唯信陵君為能之”。信陵君在秦漢之際是一個有影響的人物。

春申君名黃歇,因先祖受封於黃,其後乃以黃為姓。他為楚相20餘年。“雖名相國,其實王也。”楚國的政事都由他說了算。楚考烈王十五年(公元前248年)封於吳,號春申君。

楚考烈王一直沒有兒子,黃歇為他物色了很多美女,就是不生兒子,黃歇實在想不出好辦法來了。

春申君府中有個門客叫李園,是趙國人,他有個妹妹叫李嫣,長得很漂亮。李園為了飛黃騰達,想把妹妹獻給楚王,但又怕生不出孩子來會失寵,就施了個“移花 接木”之計。他先請了5天假回趙國,過了10天才帶著妹妹回來。春申君責備他超假,他說齊王派使者到他家求婚,他招待齊使才回來晚了。春申君一聽,就要見 李嫣。李園把妹妹盛妝打扮一番送去,春申君見果是美人,就把李嫣留下,當晚侍寢,不久懷孕。李園又教妹妹說服春申君把她獻給楚王,生了兒子,立為太子。楚 王死後,李園設下伏兵,然後才派人通知春申君。春申君一進宮門,即被殺死,然後滅族。從此,李園把持了楚國國政,楚國一天天衰落下去,被秦國滅掉了。

戰國四公子都是指誰

李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