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配綠,是究竟是俗不可耐還是別有一番風味?

最近,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在熱映中。劇中明蘭出嫁時一襲綠色的嫁衣出人意料,引起了熱議。

在日常生活中,要是提到紅配綠,大家的第一反應就是:俗不可耐。不管是衣服,還是畫兒,只要跟審美扯上點關係,紅配綠就不是什麼好話。

但是,詩詞裡卻總是出現“紅配綠”的場景,而且這“紅綠配”讓整首詞活了起來,色彩豔麗不說,還特別有畫面感。

今天,木下就帶大家來體會一下詩詞中“紅配綠”的美。

紅配綠,是究竟是俗不可耐還是別有一番風味?

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在李清照的詩裡,紅和綠的搭配來自於海棠花。她巧妙地用“綠肥紅瘦”四個字點出了海棠花被昨日半夜的驟雨打落了不少,更顯出自己也如海棠一般,歷經風雨,悽清慘淡。

紅配綠,是究竟是俗不可耐還是別有一番風味?

問劉十九

[唐]白居易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紅泥砌的小火爐燒著綠色的新米酒,一紅一綠,朋友,這樣的顏色搭配,你看著蠢蠢欲動,想喝一杯嗎?

紅配綠,是究竟是俗不可耐還是別有一番風味?

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杜牧說,江南那風景真是美如畫。如何美呢?——鶯歌燕舞,鮮嫩的綠葉襯托著殷紅的鮮花。若是你,會用這樣的句子形容江南之美嗎?

紅配綠,是究竟是俗不可耐還是別有一番風味?

憶江南·江南好

[唐]白居易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能不憶江南?

無獨有偶,白居易形容江南好,也用的“紅配綠”,熟悉的配方,搭配出的效果卻很不一樣:

太陽出來,把江邊的紅花映照得更是火燒般地紅,春天來了,江水澄澈,碧綠地接近藍色了。

紅配綠,是究竟是俗不可耐還是別有一番風味?

玉樓春·春景

[宋]宋祁

東城漸覺風光好。縠皺波紋迎客棹。

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

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

說到春天的景緻,似乎詩人們都特別喜歡“紅配綠”,不管是上面綠葉襯紅花,還是綠水襯紅花,效果都很拔群。

在這首寫春景的詩裡,依然“紅綠搭配”,這一次,堤上綠色的楊柳搭配上枝頭的開得熱鬧的紅杏,只覺得:水邊風光真是明媚啊。

紅配綠,是究竟是俗不可耐還是別有一番風味?

一剪梅·舟過吳江

[宋]蔣捷

一片春愁待酒澆。

江上舟搖,樓上簾招。

秋娘渡與泰娘橋,

風又飄飄,雨又蕭蕭。

何日歸家洗客袍?

銀字笙調,心字香燒。

流光容易把人拋,

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紅配綠”還可以和時光聯繫在一起。紅了櫻桃,綠了芭蕉,春去夏來,時光就是這樣,在不知不覺之中流逝。

這裡的顏色變成了一個動作,動感十足。

紅配綠,是究竟是俗不可耐還是別有一番風味?

採蓮曲

[唐]王昌齡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穿著與荷葉一般的綠色羅裙鑽入蓮池中,紅色的荷花映著少女的臉。這位少女穿的綠色衣服完美融入了荷葉中,不知是衣服襯托了她的美麗,還是荷花襯托了她的美麗?

紅配綠,是究竟是俗不可耐還是別有一番風味?

絕句二首·其二

[唐]杜甫

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

接下來的詩句,除了“紅綠配”,還搭上了別的顏色。大概來說,這個顏色就是百搭的——白色。

碧色的江面上,白色鳥飛過。山上樹木鬱鬱蔥蔥,滿目都是綠色,可這樣的綠色中間,那紅色的花相當惹眼,像是火燒一般。

這幾種顏色搭配,不就是春天嗎?

紅配綠,是究竟是俗不可耐還是別有一番風味?

詠鵝

[唐]駱賓王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還有非常著名的駱賓王七歲所寫的《詠鵝》,也借用了“紅綠配”再加白色,與前兩句的“鵝,鵝。鵝”組成了一幅有聲有色、有滋有味的動態圖。

紅配綠,是究竟是俗不可耐還是別有一番風味?

天淨沙·秋

[元]白樸

孤村落日殘霞,

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鴻影下。

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

GIF

最後,給大家帶來的是多種顏色組合而成的秋天之景。

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把這麼多種顏色組合在一起,又得讓人覺得美,看來白樸老師審美能力非常了得。

而在這組顏色組合中,綠色是背景,紅葉和黃花則是前景,這樣的秋天,是我們熟悉的景色,卻有著陌生的美感。

詩詞裡的“紅配綠”裡,有風景如畫的江南,有所有人都向往的春日,也有流年、愁緒和深秋。

看了這些詩詞,你還覺得紅綠配俗不可耐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