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FMEA方法看一台车的诞生~2

从FMEA方法看一台车的诞生~2

接上文:从FMEA方法看一台车的诞生~1

在上文中,我们提到了,最近准备喜提爱车的阿嘉,尝试着从整车的角度,FMEA的视角,来看待一台汽车如何从客户要求、法律法规要求来进行特性的传递。

在设计阶段的第一步,即需要进行范围定义,根据正在开发的分析类型,即系统、子系统或组件,定义FMEA中包括和排除的内容。

从FMEA方法看一台车的诞生~2

当我们将整台车进行拆解。是否在分析时只要分析最后的零件就行了呢?

从FMEA方法看一台车的诞生~2

零件与零件之间的关系是否会有交互影响?

从FMEA方法看一台车的诞生~2

零件与总成间又是怎样的交互关系?

从FMEA方法看一台车的诞生~2

零件、总成、系统之间的关系又该如何定义与描述?

从FMEA方法看一台车的诞生~2

不同的总成与系统,在分析时是否会有影响?

从FMEA方法看一台车的诞生~2

古语有云: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

一台车是由多个系统、多个总成组装而成。当我们要开始根据客户需求来进行DFMEA分析时,必须要知道其系统、总成与零部件上下阶的关系,以明确其上阶要求,还有下阶可能的影响,进而进行功能分析。

每个零部件就像象腿或是象鼻,看似完全不一样,但彼此之间又有着交互影响的关系。没有做好结构分析,无疑是瞎子摸象

我们也可以说,没有做好结构分析的FMEA,就是耍流氓。

从FMEA方法看一台车的诞生~2

在新版FMEA 的六步法中,第二步即为"结构分析

"。其目的是将设计分解为系统、子系统和组件,以便进行技术风险分析。

简单来说:

一个刹车片是制动总成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底盘系统的一个子系统。

从FMEA方法看一台车的诞生~2

在FMEA分析中有两个要考虑的主要客户,我们依此考虑我们关注的零件或系统,所要考虑的对象及要求。

  • 最终用户:
  • 在产品得到充分开发和销售后使用该产品的个人。
  • 装配和制造:
  • 制造操作(如动力总成、冲压和制造)以及车辆/产品装配和生产材料加工的地点。
  • 处理产品与其装配过程之间的接口对于有效的FMEA分析是至关重要的。这可能是任何后续或下游操作,也可能是下一个制造过程。

那么,我们应该使用什么方法,以便明确的标示出系统、子系统、部件、组件元素,以及其相互辑关系呢?

为了可视化一个系统的结构,通常使用两种方法:

1、框图 :

从FMEA方法看一台车的诞生~2

产品的框图展现了产品组件之间的物理和逻辑关系。建构框图有不同的方法和格式。

框图应确定分析范围内的组件和子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设计以及与产品客户、制造、服务、发货等的接口。

框图可能以行连接的方框的形式出现,每个方框对应于产品的一个主要组件。这些线与产品组件的关系或相互接口是一致的。组织确定区块/框图的最佳方法或格式。

2、结构树

从FMEA方法看一台车的诞生~2

结构树按层次排列系统元素,并通过结构化连接说明依赖关系。

为了保持系统结构树的清晰并防止冗余,每个系统元素只存在一次。每个系统元素下排列的结构是独立的子结构。

通过上面的框图和结构树可以清楚的看出:

车窗升降系统中其下的子系统有车窗升降器、起重机构、导承架。当我们要分析车窗升降器中的电动马达时,该电动马达就是我们的聚焦元素,其上一阶的系统为车窗升降器。其下一阶的组件元素为刷板、碳刷、磁铁。。。等等。

该系统结构也可以使用表格的方式表示:

从FMEA方法看一台车的诞生~2

  1. 系统:
  2. 分析范围内的最高集成度。
  3. 系统元素:
  4. 聚焦元素,也是考虑失效链的主题。
  5. 组件元素:
  6. 从焦点元素到结构的下一层的元素。

通过结构分析,我们将定义的系统要素之间的关系、接口和相互作用进行分析。使用框图或结构树工具将其进行可视化,并可转换成表格形式呈现。

对于客户的需求,总成和零件的要求,彼此之间的功能关系。在下一篇文章,我们将用今天的结构分析结果,来进行功能分析,以继续展开后续失效的识别及分析。

从FMEA方法看一台车的诞生~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