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源縣的寨裡村是這麼來的~有趣

沂源縣的寨裡村是這麼來的~有趣

  寨裡村位於走馬嶺西的一片開闊地上。元末明初時,張氏家族最早從萊蕪遷入此地定居落戶,後又有唐姓等來此定居。該村原址位於走馬嶺西側的半坡上叫山官莊(七三年整大寨田,曾發現舊址)。

當時雨水多地勢澇,糧食以秫秫為主,產量低,居民生活無保障。有了病也無處醫治。有人就說什麼“此地不宜居住”。也有些人先後遷走了。就在村子快要消亡之際,明朝的一支部隊作戰經過這裡,並在此安營駐紮。軍營裡有一老中醫名叫陳潭,醫德高尚,醫術極為高明,見百姓無錢醫病,便義務為百姓治病。百姓們感激萬分,奔走相告,傳誦陳大夫的事蹟。周圍村莊的患者也聞訊趕來求醫,說去“寨子”裡面看醫生。這支部隊因此威名遠播,贏得了群眾的擁戴。醫好的病人及百姓紛紛參軍,壯大了隊伍,融洽了軍民關係。隊伍起程了,陳大夫為百姓留下了部分藥品給未愈的病人用。部隊走了,寨子的一部分設施沒有帶走。

據說這支明軍的首領姓姚,他為排澇與灌溉,挖了一條西北東南方向的水渠,叫“姚溝子”,這個寨子叫姚家寨。山官莊的百姓也隨之遷進了寨子,人們都稱之為“寨裡”。後來,人們聽說陳大夫去世了,為了報答陳大夫的治病救命之恩,就在陳大夫曾經診病的帳篷處修了一座神廟名“陳潭廟”,至今當地人還時地還為陳潭進香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