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聊天聊得好,這10個觸覺訓練少不了!


孩子聊天聊得好,這10個觸覺訓練少不了!

在平常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往往有一些問題讓家長困惑不知所措。

比如:孩子很聰明,但有時卻又顯得比較獨特,生活中總是會愛發脾氣、愛哭、愛鬧,在小小的團體顯得孤僻;因為總是愛惹到別人,招來他人的不喜歡;在學習的時候,注意力總是分散,不能夠很好的集中精神等。

對於這種情況,父母們首先要考慮的是孩子或許是「觸覺失調」了。

孩子聊天聊得好,這10個觸覺訓練少不了!

人類的感官中,觸覺系統是人體分佈範圍最大的感覺系統,通過觸覺,我們能夠判斷事物的軟硬、冷熱、粗糙滑順。

人類在胚胎期,有三層結構,最外層日後發展成皮膚及神經系。因此人類的觸覺和神經體系是相關的,觸感便是神經組織最重要的營養,觸覺的敏銳度會影響大腦辨識能力、身體的靈活及情緒的好壞

孩子聊天聊得好,這10個觸覺訓練少不了!

觸覺功能不佳的孩子最常見的表現是:

在家和在外判若兩人,粘人、愛哭、怕生、膽小、孤僻、壞脾氣、固執、挑食、偏食、咬人等,這些進而影響孩子的情緒和人格的健全發展。

而觸覺過度敏感的幼兒:通常反應較快,IQ也較高,但由於情緒無法控制,EQ等方面的能力均很差,更需要有計劃加以協助。

所以,非常值得家長們關注的一點就是——觸覺功能的發展直接影響孩子的「社會交往」

孩子聊天聊得好,這10個觸覺訓練少不了!

想象一個場景:

一個孩子特別怕別人靠近他、碰他,或者動不動“壞脾氣”就上頭,請問這種類型的孩子在社交場合可以輕鬆自如嗎?會有自信嗎?能順利認識到新朋友嗎?能體驗到社交帶來的快樂嗎?

那麼,如何讓孩子獲得更多的正向的、積極的感覺情緒,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社會交往?

今天就為大家分享,如何通過遊戲訓練改變孩子的觸覺接收器和處理器,引導孩子的觸覺發展得更好。

1沙土遊戲

運用玩沙、玩泥土的遊戲,對孩子進行觸覺刺激的訓練。對觸覺過於敏感或遲鈍的孩子情緒穩定,會有很大的幫助。

讓孩子在沙土中盡情遊戲,使孩子的全身都可以接觸到泥土或沙土。

孩子聊天聊得好,這10個觸覺訓練少不了!

可以在紙上畫出城堡雛形,塗上白膠, 灑上沙子,使沙子和白膠充分結合,待膠水晾乾後,彈掉多餘沙子即可。

孩子聊天聊得好,這10個觸覺訓練少不了!

也可以利用廚房中的搓絲板進行觸覺訓練,準備材料沙子、色粉筆、搓絲板。把彩色粉筆在搓絲板上搓一搓,產生細末,然後和沙子混合在一起,充分攪拌使其染色。孩子們可以藉助紙片等來剷起彩沙,來作畫。

孩子聊天聊得好,這10個觸覺訓練少不了!

*溫馨提示:喜歡戶外玩的孩子,可以在沙地、泥漿、草地、碎石子地上做遊戲,這對孩子的觸覺發展會有很大的幫助。

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家長不要怕髒,反而要鼓勵孩子玩,要與孩子一起玩,以激發孩子的熱情。

2鈴鐺不響起

備一根長木棍,同樣將鈴鐺系在木棍上,再將木棍放在兩把椅子上,讓孩子爬過去,也不能碰著鈴鐺。

孩子聊天聊得好,這10個觸覺訓練少不了!

最後在地上再設置一個障礙,要像走獨木橋一樣穿過去,多放幾個鈴鐺,規則還是不能碰著它們。看孩子成功的完成任務到底要用多長時間?

3感官遊戲袋

準備保鮮密封袋,洗髮水或者沐浴露,嬰兒油,填充材料,膠布等。

填充材料的不同也決定了不同的玩法。

在密封袋裡裝鮮花,用膠帶貼在玻璃窗上,讓孩子移動花朵,可以將相同種類的配對,也可以組成自己喜歡的圖案。

孩子聊天聊得好,這10個觸覺訓練少不了!

密封袋裡裝紫色及綠色兩種顏色的紐扣,用馬克筆在袋子表面寫上顏色,然後讓孩子進行顏色的分類。

4

手腳作畫

  • 手指作畫
孩子聊天聊得好,這10個觸覺訓練少不了!

只需要在手指上塗上薄薄一層顏料,然後拓印。再用顏色筆加上幾條線,就大功告成一幅用手指做的畫。

  • 手掌作畫
孩子聊天聊得好,這10個觸覺訓練少不了!

準備材料彩筆及畫紙,首先把手放在紙上,按照手掌的輪廓畫出手掌的模型,再根據孩子的現象力畫出相應的圖形及填色。

  • 腳掌作畫
孩子聊天聊得好,這10個觸覺訓練少不了!

有空間的話可以嘗試讓孩子用腳掌作畫,準備材料是泡泡包裝紙、顏料、一些舊報紙或者是舊布料,在孩子的腳上套上泡泡包裝紙,用腳掌蘸染顏料,在舊報紙及舊布料上作畫。

5地毯翻滾

把膠帶反面朝裡纏在孩子身上,讓他們盡情的在地上翻滾,把地上的小毛球之類的小物件粘起來。

孩子聊天聊得好,這10個觸覺訓練少不了!


孩子聊天聊得好,這10個觸覺訓練少不了!

6羊角球

讓孩子坐在羊角球上,雙手握住羊角,儘量用力把球坐扁,雙腳蹬地往前跳動,帶動羊角球隨身體一起往前移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