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州、郡、道、路、省、府,你瞭解多少?

古代州、郡、道、路、省、府,你瞭解多少?

夕陽下的嘉峪關

中國歷史悠久,說起燦爛輝煌的華夏文明,人們都知道古代有九州之說,另外隨著影視劇,以及其餘文藝作品的傳播,很多人也聽說過郡、道、路、省、府這些古代行政名稱,不知道你瞭解多少呢?

州這一稱謂歷史最久遠,相傳堯時大禹平洪水,把天下劃分九州,即後來人們熟悉的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雍州。值得注意的是,這裡所值的九州與今天大家所講的地方名稱並不完全相同,畢竟歷史變遷,滄海桑田。還有一種是這樣的,相傳舜的時候天下分為十二州,除了九州之外,在冀州分出幷州、幽州,從青州分出營州。而後來的歷史變化,九州又發展變遷,比如漢代增加了交州,還有一個朔方,後朔方併入幷州。

在唐代時期,全國有300多個州,而除了州之外,郡這個詞也是眾所周知。秦朝把天下劃分三十六郡,後來又增加了桂林、象郡、南海、閩中四個郡,這樣天下就有了40個郡,到隋朝郡從歷史舞臺退去,唐代州郡迭改,宋代廢除郡。而唐代還有道,這道相當於漢代的州,貞觀年間全國有10道,在很多影視劇中,人們會聽到隴右道這樣熟悉的名稱。

路是宋代的標籤,最初是為了徵收賦稅轉運漕運糧食而做出的區劃,剛開始全國有15路,後來增多,逐漸有了行政和軍事的性質,路這一機構並不是州的上級,路的作用是便於朝廷在財政賦稅、兵政以及壟斷經濟的管理掌控。

省本來為官署的名稱,府,依照唐代制度,大的州稱為府。元代的中書省為中央政府,地方最高行政單位是行中書省。唐代府隸屬於道,宋代府隸屬於路。明清時期,省下分為數道,道的下面又有府有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