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的春節長假全國4.15億人出遊,累計消費過萬億!

今年春節假期,文化和旅遊市場繁榮有序。經中國旅遊研究院(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綜合測算,全國旅遊接待總人數4.15億人次,同比增長7.6%;實現旅遊收入5139億元,同比增長8.2%。旅遊過年已成新年俗,家庭遊、敬老遊、親子游、文化休閒遊成為節日期間主流的旅遊休閒方式。

2019年的春節長假全國4.15億人出遊,累計消費過萬億!

中國商務部2月10日發佈數據顯示,今年春節“黃金週”期間全國零售和餐飲企業實現銷售額約10050億元人民幣,突破萬億元大關,比去年春節假期增長8.5%。

從數據來看,中國消費升級之勢仍在持續,網絡消費、定製消費、體驗消費、智能消費等新興消費亮點紛呈。

除商品消費更重品質外,休閒旅遊、觀影觀展、民俗活動等體驗式消費也越來越受歡迎。假期前六天,三亞八大景區接待遊客超過80萬人次。故宮博物院節日期間共接待遊客近50萬人次。

2019年的春節長假全國4.15億人出遊,累計消費過萬億!

58億!春節檔票房已超去年

貓眼數據顯示,截至2月10日24點,2019年春節檔(大年三十至大年初六)票房已經累計超過58億元,超過去年57.51億元。其中《流浪地球》累計票房超過20億元。 北京時間2月10日21時28分,電影《流浪地球》官方微博宣佈票房累計突破20億元。

有業內人士分析指出,供需關係的變化和“票補”力度的減少是主要原因。春節期間,非一線城市人口大量回流,為當地電影院帶來觀影高峰。對於很多三四線城市的小影城來說,平時上座率“慘淡”,出於盈利甚至生存考慮,在“春節檔”漲價是必然選擇。此外,儘管當前線上購票已成為主要購票方式,但今年片方投放的線上價格補貼力度大減,直接導致了票價上漲。

多位影管公司人士表示,“比平時高出40元、50元這種漲法,太過了,當然不合理,但漲價5元-15元,是正常的。”

2019年的春節長假全國4.15億人出遊,累計消費過萬億!

2月10日,微信官方發佈2019年春節數據報告,除夕至初五期間,共有8.23億人次收發微信紅包,同比增長7.12%,其中廣東省的收發紅包總次數排名第一。數據顯示除夕到初五期間,在微信中,共發生的消息發送量較去年同期增長64.2%。除夕當天,用戶在微信上的活動最頻繁,單日消息和朋友圈信息量達到頂峰。其中,90後成為主力軍,實現了發出最多條微信消息、最多條朋友圈、最多個表情包,以及收發最多次微信紅包的“四個最”。

除夕到初五共有8.23億人次收發微信紅包,同比增長7.12%。

2019年的春節長假全國4.15億人出遊,累計消費過萬億!

除了普通紅包外,微信今年推出微信紅包定製封面、拜年紅包、表情紅包。數據顯示,截至年初五,帶有定製封面的特色紅包被拆開了近2.5億次,其中包括26000家企業為其2000萬員工的特別定製,和境外消費送出的當地特色封面。被拆開次數最多的定製紅包前三名,分別來自中國農業銀行(420萬次)、華夏保險、騰訊。

此外,微信數據顯示“候鳥型消費”成為主流。按照微信對“候鳥型消費”的定義,特指春節期間在非常駐地的微信支付消費。

春節期間,全國範圍內共產生了12.4億筆“候鳥型消費”,其中由新一線城市向三線、四線城市遷移的微信支付消費筆數最多。在六線城市,“候鳥人口”貢獻了43%的微信支付交易筆數,四五六線城市“候鳥人口”微信支付交易筆數佔比均超過40%。

微信官方發佈2019年春節數據報告顯示,除夕到初五,微信運動全體用戶共走出了9.63萬億步,同比增長50%。按照平均每步0.5米計算,微信運動全體用戶已經“走完”地球12萬圈,其中,1.3億人走出步數超過10000的成績。

大年初一是大家走得最遠的一天,大年初三大家卻好像特別“戀家”。 有意思的是,大年初一的國民運動量形成兩極分化,這一天步數超過10000步的人最多,但同時,微信運動步數不足100的人數也最多,其中80後與90後整體佔比60.7%,超越國慶時的56%,“百步青年”再次宅得徹底。

你為這個春節假期貢獻了多少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