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跌倒,嘉慶吃飽”的背後解讀,和珅的死並不是貪這麼簡單!

嘉慶四年正月初三,公元1799年2月7日,大清國的太上皇乾隆駕崩了。

正月初八,公元1799年2月12日,和珅被抄家。

正月十八,公元1799年2月22日,和珅用嘉慶帝賜予的白綾在家中自縊而亡。

從此,大清國正式進入嘉慶時代。

從乾隆駕崩到和珅自縊,短短15天,清王朝的權力中樞就經歷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很多人以為,嘉慶在乾隆屍骨未寒的情況下就迫不及待地清算和珅,是因為他的財政已經出現赤字,而帝國第一鉅貪和珅的家產卻能抵得上國家十五年財政收入的總和,所以為了帝國的安危,他必須查抄和珅的財產來充實自己的國庫。

事實上,和珅被查抄出來的鉅額家產確實也緩解了嘉慶面臨的危機。

“和珅跌倒,嘉慶吃飽”的背後解讀,和珅的死並不是貪這麼簡單!

嘉慶元年,川、楚、陝爆發了白蓮教起義(歷時九年多的時間);嘉慶三年,福建沿海爆發了蔡牽起義(歷時十二年之久)。鎮壓叛亂是需要花錢的,而且是大把大把的花錢,因此嘉慶的財政幾乎被掏空了。

除此外,嘉慶帝還要支付政府官員的正常俸祿,支付大把的養廉銀,還要照顧一大群寄生蟲“黃帶子”、“紅帶子”的日常生活開銷。

這些壓力疊加在一起,也就造成了嘉慶帝前四年的窘境,這一切,乾隆是要付很大責任的。

眾所周知,乾隆登基時,雍正是留下近7000萬兩白銀給他的,但他自己卻因為所謂的“十大武功”,六下江南,生活奢靡等因素,反而沒有效仿自己的父親,給自己兒子留一個國庫充實的國家。

所以,在嘉慶接手大清國的時候,就已經是一個財政近乎枯竭的政府了。由此可見,富可敵國的和珅被病急亂投醫的嘉慶盯上,他的命運也就註定了。

從這一點上看,“和珅跌倒,嘉慶吃飽”是有一定道理的。

然而,事情的真相併沒有這麼簡單!

“和珅跌倒,嘉慶吃飽”的背後解讀,和珅的死並不是貪這麼簡單!

乾隆像

當我們把和珅的死只簡單地歸在“貪”上,就會忽視了一個重點,那就是他掌握的“權”,而這才是和珅必須死的根本原因!

那麼,和珅的“權”到底有多大呢?和他同時代的詩人袁枚有一句詩可以形容:“擎天兼捧日,兄弟各平分。”

“擎天”指的是和琳,“捧日”指的就是和珅。當然,這雖是袁枚對年輕的和珅兄弟的評價,但大體上把兩兄弟的人生路都給概括全了。

事實上,在乾隆統治後期,和珅的確“捧日”,他培養的“和黨”勢力遍佈全國。

自乾隆五十三年(公元1788年),文華殿大學士兼任吏部、戶部兩部尚書的和珅被封為三等忠襄伯後,滿朝文武除了在外領兵的阿桂和福康安外,能和他做政治鬥爭的也只有王傑、範衷、錢灃等三人了。

而在乾隆做太上皇的四年時間裡,和珅更是如日中天,一度被稱為成為“二皇帝”。

這是因為,此時的乾隆已經進入了垂暮之年,只有和珅能聽得明白他的喃喃話語。所以明面上退位但實際依然執掌朝政乾隆,一到上朝時間,必須要有和珅站在旁邊,嘉慶都要靠邊站。

這意味著什麼呢?這意味著和珅已經在事實上成為攝政第一人。

每逢早朝,不管滿朝文武上奏什麼,他都能假託乾隆之名光明正大地做出有利於自己的判斷,在這樣的情況下,誰也不會輕易站出來反對!

而和珅還成功熬死了兩大政敵,即福康安和阿桂。

嘉慶元年,福康安病逝;嘉慶二年,首席軍機大臣阿桂去世,和珅順勢成為首席軍機大臣,更是進一步掌握了朝政。而當時被寄予厚望的兩位大臣董誥和劉墉,也只能靠裝傻充愣來確保自己在朝堂上的安危,以避過和珅的政治迫害。

“和珅跌倒,嘉慶吃飽”的背後解讀,和珅的死並不是貪這麼簡單!

領兵出征的阿桂

這還只是朝政,而更為嚴重的是,和珅還掌握著清朝的特務組織“粘杆處”!

很多人認為“血滴子”只是小說家的戲言,但實際上這個特務組織確實存在,只不過它的名字叫“粘杆處”,就是雍正在“九子奪嫡”的過程中創立的,只是這個組織的官方名字叫“尚虞備用處”,而和珅就是出自於這個特務組織。

但令人悲哀的是,本為皇家服務的組織,卻成為和珅的私人領域,他居然在嘉慶的身邊安插了眼線,比如嘉慶帝的侍讀吳省欽、吳省蘭兄弟,就是和珅派過來的間諜,更別說其他的太監、宮女之類的。

和珅的權勢之大是滿清自1644年入關以來的第一次,他的那些前輩,如:鰲拜、隆科多、年羹堯等都要甘拜下風的。

如果說以上種種,嘉慶都可以忍,但和珅升為首席軍機大臣後,要求“凡有奏摺令具副本關會軍機處”,這就不能忍了。

因為軍機處的設計初衷只是皇帝的私人秘書處,並不等同於明朝的內閣,不具備參政、議事的權力,但和珅此舉徹底打破了這種平衡,成功的騎在了主人嘉慶帝的身上。

他不僅讓軍機處參與國事決策,還在事實上掌控了信息渠道,完全把年輕的嘉慶皇帝當作玩偶一樣操縱,而這也就為他的結局再一次打上了“死”字的標籤!

所以嘉慶四年,處死了和珅之後,嘉慶帝在給張誠基的奏摺上做出了這樣的批示:

“朕若不除和珅,天下人只知有和珅,不知有朕。”

“和珅跌倒,嘉慶吃飽”的背後解讀,和珅的死並不是貪這麼簡單!

軍機大臣

所以說,和珅的死是清王朝統治階層內部的皇權和相權鬥爭。

和珅的存在已經嚴重威脅到嘉慶的統治。作為帝王,嘉慶怎麼能夠忍受自己的威嚴被權臣踐踏、揉虐、無視。

至於和珅的家產,那只是順手的慣例而已!

犯官抄家,大清祖制,所以嘉慶知道和珅貪,但他沒有想到和珅竟然這麼貪,竟然能幫他度過了財政枯竭的難關。

事實上,和珅自縊後,嘉慶為了防止有人藉此進行報復活動,停止了對和珅黨羽的深入追究,只是處理了一群干係較大的從犯,如:罷官、罰俸等,並沒有揭起太多的流血事件。

嘗論唐代宗殺李輔國,謂:“代宗為太子,不為輔國所讒者幾希。及即帝位,正其罪而誅之,一獄吏已辦。”蓋即為和珅發也。

當然,至於《宰相劉羅鍋》、《鐵齒銅牙紀曉嵐》中的和珅,以及和他鬥得不可樂乎的劉墉、紀曉嵐,我只能說那是影視劇創作者們的想象之物,看過之後一笑了之吧,當不得真,他們真的不是和珅的對手,根本不是一個重量級的。

【我是江東汪郎,帶給你不一樣的歷史視覺!堅持原創,喜歡我就請關注我吧!】

“和珅跌倒,嘉慶吃飽”的背後解讀,和珅的死並不是貪這麼簡單!

嘉慶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