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孩子吃上天然好雞蛋,他放棄公司辭職養3000多隻雞

任總老家是四川綿陽人,自小跟著父母輩在西安長大。

為了讓孩子吃上天然好雞蛋,他放棄公司辭職養3000多隻雞

血液裡有四川人的敢想敢幹,也有西安人的沉穩內斂。他自畢業後,披荊斬棘,成為了創業領域裡的佼佼者,在競爭激烈的生意場上逐漸靠誠信和執著站穩了腳跟。

幾年後,所有人都沒想到,他放棄收入豐厚的金融行業,直接跨行做了農業,而且是跟土雞打交道。

為了讓孩子吃上天然好雞蛋,他放棄公司辭職養3000多隻雞

我叫任煜 ,出生在西安,祖籍四川綿陽人。

畢業後,一直在折騰。

跨行從事了幾十種完全不同性質的工作,積累了些所謂的工作經驗,也多了做人的原則。

40歲之前,看到城市的繁華,告訴自己:我要在這個地方,吸取它的光亮,強悍自己的生命。

40歲以後,更願意在山裡養養雞,摘摘核桃,呼吸農村的新鮮空氣。

從事養雞之前,我非常喜歡戶外登山,海拔6070米的田海子雪峰、5483米的夢珂冰川、5276米的四姑娘山二峰都曾登頂過。

為了讓孩子吃上天然好雞蛋,他放棄公司辭職養3000多隻雞
為了讓孩子吃上天然好雞蛋,他放棄公司辭職養3000多隻雞
為了讓孩子吃上天然好雞蛋,他放棄公司辭職養3000多隻雞
為了讓孩子吃上天然好雞蛋,他放棄公司辭職養3000多隻雞

無論是之前的登山運動,還是現在做農業領域。我認為做什麼事情,最主要是一路做下來,用心堅持做下去就會有收穫。

現在,我在西安已經生活了四十多年。

這些年,我娶妻,生子,轉瞬就人到中年。

2016年決定做農業的時候,兩眼一抹黑。很多人好奇問我為什麼人到中年,還要選擇折騰創業?

我是這麼回答的:最終決定幹散養土雞這個行業,一是出於對城市生活的厭倦,因為從小在城市長大,厭倦了車水馬龍、鋼筋水泥,一直嚮往一個寧靜的生活環境。更重要的是,隨著社會的進步,越來越多的人希望能吃上綠色、健康的雞肉。

而抗生素、藥物殘留處處危及著我們的健康,讓我們不得不重視食品安全的大問題,如何改造一箇舊有的產業,提升它的效率,讓更多的人吃上放心雞肉,是我們這代人肩負的歷史使命。我願意奉獻後半生的精力,幹好這件事情,讓生命無怨無悔。

萬事開頭難,我開始的想法很簡單。

就是找一個自在的地方,築造我的田園夢想,用我們小時候傳統的方法餵養出安全的散養土雞和土雞蛋,種植無汙染的糧食和蔬菜,保障家人和朋友們一部分的所需。

我養雞這兩年,一直拒絕給雞餵食人工飼料,堅持原生態、純糧食散養。

2016年初,決定踏入做散養土雞的時候,先是看了西安周邊一些地方。還打聽過老家綿陽地區,費了很大勁,也都沒有滿意的地方。

後來決定還是在西安周邊尋找,經過農業機構朋友的推薦,所以來了藍田。

有朋友說,現在城市裡面很多土壤檢測重金屬含量超標,但藍田離西安近,也以旅遊立縣,沒有工業的企業存在。

而且我們雞種的選擇是藍田的本土傳統品種,因為本地雞種更適合當地的氣候和環境,比較好養。這種土雞生性好動,善鬥,肉質更緊實、筋道、口感好。

後來我選擇跟現在的合夥人李曉芙合作,她是當地人,比我大,人很淳樸也很善良,非常吃苦耐勞,我們合夥有兩年多了。她負責養殖,我負責銷售和品牌運營,配合的特別好,已經融合為很好的搭檔了。

我們的養殖基地上有幾百畝的核桃樹,樹下散養著土雞,雞能吃蟲,雞糞還能給核桃樹帶來營養,不用打農藥,不用施化肥了,是真正的有機核桃啊。

這裡綠草如茵,香花遍野,昆蟲成群,周圍也沒有自然環境的破壞,符合我心中的安全養殖場地,這就是我的理想之地。

今年5月,我在西安開了第一家土雞生鮮專賣店,我現在每天的生活,就是早上5點起床,開車去山裡的雞場,把殺好的雞和雞蛋拉回店裡銷售,雖然很辛苦,但是內心很充實。

現在市面上真正的散養土雞、土雞蛋少得可憐,要買到好的土雞、土雞蛋,得親自到偏遠地區的農村挨家挨戶地問,買只雞和蛋好難好難。有時候市場上各種土雞、土雞蛋讓人真假難辨,特別是有些缺德的人給雞喂“色素”,讓蛋黃特別黃,以達到冒充土雞蛋的目的。

自從做土雞蛋了,才終於明白,為什麼人們寧可花高價費精力跑到鄉下去找散養土雞、土雞蛋,也不願意選擇市面上“漂亮”的土雞、土雞蛋。

為了做好這個事情,我改掉了愛睡懶覺的毛病,這3年來除了過年,每天都是早出晚歸,再也沒有休息過一天,但是我覺得很值得。

記得當時剛開始創業的時候,從來不用淘寶的我,一切都要從零開始,學習怎麼上貨,怎麼開直通車,怎麼修圖做主圖,還得研究文案怎麼寫。那段時間真是給盡心思,讓我這個大叔,不知道燒死了多少腦細胞啊!硬生生把我逼成了一個全才,靠自己一個人慢慢把網店做起來了。

剛開始做沒有人知道,一點人氣也沒有,天天充滿了焦慮的情緒,差點睡不著。後來慢慢有了第一單,但是要為一隻雞跑到藍田,殺完再拉回西安發貨,一算交通成本虧大了。可這是我第一個客戶,再虧我也要服務好。

於是專程開車跑一趟,來回花了3個多小時的時間。生意就是這樣,只要你踏踏實實、認認真真的做,不怕慢,一點點的積累,就會好起來的。

從挑選小雞苗到養殖出欄,從小雞開始產蛋到配送,經過兩年多不斷的嘗試和摸索,我們的回頭客越來越多,很多客戶都是相互介紹過來的,網店上也是好評如潮,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認可了我們。

在外人看來,這也許是運氣。但我心裡明白在養雞和銷售過程中,我們也走過很多彎路。但一路走來,自然散養、美味健康的理念始終不放棄,這才是我們的最大運氣。

回顧這兩年的養雞路,一路的艱辛只有自己清楚,多少次在雨、雪中艱難行走在泥濘的山路,只為把那一點點的土雞和土雞蛋揹回城市。無數次的內心奔潰,讓我有過無數次放棄的念頭,但誰讓我選擇了這條路呢?再苦再難也要把淚往心裡流,孤獨、焦慮是創業者的常態吧,習慣就好。在這裡,我得感謝我的父母,妻子和孩子,沒有他們的支持,我是沒有辦法像現在這樣心無旁騖的投入工作。

為了讓孩子吃上天然好雞蛋,他放棄公司辭職養3000多隻雞
為了讓孩子吃上天然好雞蛋,他放棄公司辭職養3000多隻雞
為了讓孩子吃上天然好雞蛋,他放棄公司辭職養3000多隻雞
為了讓孩子吃上天然好雞蛋,他放棄公司辭職養3000多隻雞

作為一個人到中年的人,半路改行做農業,邊幹邊學習,已經讓我在這個行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如今,現在的規模已無法滿足市場需求,往後我準備再改造養殖基地,增加基地體驗遊項目,讓更多的人瞭解我們,同時也打算把門店經營好,讓更多的人吃上綠色、健康的雞肉產品。

回想起來,當初創業想法很簡單,就是為了大家能方便的吃上散養雞肉,頭腦一熱就幹了起來。

2年多的時間,從養殖技術的摸索,到宰殺、包裝、運輸、銷售、配送的多個環節的經驗積累,及各種細節的完善。

不求做得大,只求做得精。

不求走得快,只求走得穩。

這是一個消費升級的時代,世界被不斷重構,所有東西都值得重幹一遍。而我做企業就是為了解決某些社會問題的,一個社會問題就是一個商業機會,一個巨大的社會問題就是一個巨大的商業機會。

而能和一群人,一起奔跑在理想的路上,回頭有一路的故事,低頭有堅定的腳步,抬頭有清晰的遠方,此生無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