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每一位家长都能引领孩子的学习

愿每一位家长都能引领孩子的学习

我在群里看到了一篇怎样让孩子练琴的广告,这则广告这样告诉家长:只要打开移动设备申请VIP,就会有专业的老师陪着孩子练琴,可以提高会课质量,从咨询、自动预约、上课选课、到课堂细节,能一站式解决家长们的困惑和问题,还不赶紧约起来?

真有这样的好事?真的可以让孩子不费吹灰之力的日日弹夜夜弹,钢琴十级秒过?真的可以吗?

广告上是这样说的,信不信由你?

反正我不信,收割智商税的年代已经过去了,不要再用一种“万金油”的产品忽悠我,仿似我没有能力辅导我家孩子钢琴一样。

这不是“啪啪啪”打脸吗?家长自己都搞不定的事情,一款线上产品就能搞定了?

开什么国际玩笑?

仔细想想,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也许就是解决问题的出路所在。在育儿路上,每一个拼娃的父母在娃的学习上都要有火眼金睛的能力,才能在不断的升级打怪中既能提高娃的战斗力,也能避免的伤害,让起跑线变成终点线,还没起跑就输在了起跑线上。

绝不危言耸听!

所有琴童的家长想一想,你家孩子不愿练琴的原因是什么?是对新学习的课程不会,有畏难情绪?还是他压根就不喜欢弹钢琴,不喜欢坐在琴凳上?

假如孩子对上课的内容没有不会,有畏难情绪,而家长又确实不知道怎么指导,一款适合的线上教程可以帮助家长和孩子渡过难关,而像我们家孩子压根就不喜欢弹琴,琴登都不愿意上,一款线上产品也无济于事,起不到任何的作用。

所以,不要盲目的信任任何产品,不要相信教育有“万金油”,教育中所有的一切都是要有家长和孩子的相互配合,确切的说,要想让孩子能够顺利的学习下去,家长除了紧盯紧靠,培养她自己的学习力之外,没有任何办法。

线上教学反复要求注意手型、注意节奏、注意表情等各种要求加给孩子时会加强逆反情绪,不利于弹琴时的专注,不利于情感的表达,老师时刻盯着,会加重心理负担,更学不好钢琴。

那些认为只有订购线上课程自己的孩子就会努力学习的家长实在是too young too naive,在教育中没有任何捷径可以走,唯有踏踏实实的陪着孩子度过每一个艰难的练琴时刻,才能培养孩子的练琴品质——不急不躁,稳扎稳打、不相信眼泪,只有克服自己的焦虑和烦躁才能练好琴,这是唯一的出路。

否则,你以为一个线上课程就达到孩子练琴的目的了吗?

是不是有点做白日梦的赶脚呢?

在孩子学习这条路上,相信自己很重要,同时,不要和应试教育站在一条线上虐自己的娃也很重要,总之,直觉很重要。

啥意思捏?

就是在写作业这个事上,一定要遵从孩子的意志,视孩子的身体情况而定,实在有写不完的作业就替他想办法,不是逼迫他完成。

我乃有感而发

孩子因为做作业熬夜(即使熬夜也没有写完),第二天又起来补作业导致感冒发烧整天待在家里不去上学导致我发出阵阵哀嚎,耽误课其实也不要紧,关键是这俩兔崽子在家太“熊”,让平时秩序很好的家庭环境提前进入杂乱状态,让我实在受不了。

还要忍受“咳嗽”尖锐刺耳的声音,高烧不退的胆怯、要吃要喝的琐碎、随时随地的伺候,唉!都是作业多、睡眠少惹得祸啊。

其实,老师也没有布置太多作业,都是师傅(他爹)的过分要求造成的。

孩子写完作业请他检查,这家伙真的就拿豆包当村干部,装出一派领导作风,不仅不给孩子指出错误在哪里,还说孩子字不好,要求重写。可怜的小孩一字一画的写完了,用时两个小时,也仅仅是做完了数学作业,语文作业是早上六点钟起床后写的,勉强写完了,早饭没有吃好就去上学了。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第二节课孩子们就都病了,老师打电话要求接回来,说是在学校里肚子疼,头晕。

我期望你在学校好好学习,你却告诉我你肚子疼?

我愿坦承下来,只愿你快点康复!

同时,我也不太喜欢这种做作业的方式。

小学二年级的作业都是机械式的问答,并不会涉及到推理能力和思维能力,过多的繁杂的作业占用孩子的宝贵时间影响了其他能力的发展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情,这是我的理解。

作业中的强化训练只是让孩子们记住“事实”,是一种死记硬背式的学习方式,不能加强支持大脑流体推理能力,也不能打开大脑更为广泛的神经区域和通路,孩子获取知识只是表面的肤浅的,不能带给孩子更深切的生命体验。

作业当然要有,作业是检查和巩固当天学习知识的重要的手段,但是,不要超出孩子的承受范围,想让孩子有更广阔的生命空间,就应该能有时间发展孩子其他方面的能力,诸如:流体推理能力、视觉空间能力、听觉空间能力、长时记忆、短时记忆、理解能力、阅读和写作、数学、对知识的加工能力等九种能力。

说人话就是,该玩则玩,该培养特长就培养特长,他们才是孩子立足社会的核心竞争力!

所以,高瞻远瞩的家长真的很重要,不把考高分作为教育的唯一手段,不会把目光聚焦在作业上,因为生命的精彩是不可控的,是随机的,是多种多样的、是五彩缤纷的,写作业不能成为童年主旋律,童年应该是“试错的”、“多种多样的”、“运动的”、“歌唱的”、“绘画的”、“阅读的”以及很多很多美好的事情。丰富多彩生活的童年才是人生美好的开始,童年是为将来的人生打基础,只有作业没有其他尝试的童年不会有一个丰满的人生。

所以,不要再逼孩子狂写作业了,我们的人生经历不应该是孩子成长的绊脚石,我们成长的年代已经和现在的孩子成长的环境相距甚远了,如果我们不紧跟时代的脚步,就会被远远的抛在后面,让我们的也孩子落后于同时代的佼佼者。

家长的领跑很重要,可是目光仅仅是聚焦在作业上,那格局未免也太小了!!

愿每一位家长都能引领孩子的学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