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岁的姑娘两个肺结节,肺腺癌,感谢那场“好心”的感冒来预警

3年前,那场“好心”的感冒:

一位29岁的姑娘,长得很好看,流感却没躲过去。

嗯,流感病毒不看颜值!

她咳嗽、咳少量黄痰,一个月了也见好,吃了不少药,难道不止是感冒?

挂了呼吸科,医生听诊肺部没啥问题,要不做个CT瞅瞅?

好!

29岁的姑娘两个肺结节,肺腺癌,感谢那场“好心”的感冒来预警

CT扫描结果叫人紧张:

在她的两边肺叶各长了一个磨玻璃结节,左边的11毫米,右边的3毫米,边界清晰,左边较大的结节里面可见血管穿行

这该怎么办?

《豪大夫讲肺结节》系列里,我们提到过,年轻人超过1厘米,老年人超过1.5厘米的肺结节,要重视!

但这位女士的肺结节以磨玻璃密度为主,这类病灶即使是肺癌生长也很慢很慢,先随访观察一下。

29岁的姑娘两个肺结节,肺腺癌,感谢那场“好心”的感冒来预警

薄层CT:结节无增大,但内部血管影有增粗

两个结节都没有增大,但左肺这个结节里面的血管,有一点增粗,不够友好啊!

既然敌人蠢蠢欲动,我们就需要斩草除根,胸腔镜切掉它!

右肺的3毫米小结节瞧着很规矩很老实,可以暂不处理。

左肺手术后病理是微浸润腺癌,不需要化疗。

三年后复查:

29岁的姑娘两个肺结节,肺腺癌,感谢那场“好心”的感冒来预警

32岁的女士精神奕奕,感谢3年前的那场“好心”的感冒!

而右肺的小结节,3年来没有任何变化,每年体检一次就好!

关于磨玻璃结节的知识点:

小于10-15mm的纯磨玻璃影,多为浸润前病变;

大于10-15mm的纯磨玻璃影,提示为微浸润腺癌或浸润性腺癌;

另外有研究统计:

微浸润腺癌42%为混合性磨玻璃影,54%为纯磨玻璃影。

参照上面的知识点我们举两个例子方便理解:

例1,女性,60岁,

29岁的姑娘两个肺结节,肺腺癌,感谢那场“好心”的感冒来预警

这是一例原位腺癌,CT图像上显示为直径1厘米的磨玻璃结节,而手术切下来的标本直径为0.8厘米,考虑为标本失血发生了皱缩。

例2,男性,74岁,

29岁的姑娘两个肺结节,肺腺癌,感谢那场“好心”的感冒来预警

这个磨玻璃结节1.8厘米,高分辨率薄层CT上可以观察到,内部血管影增粗、稍扭曲,病理是浸润性腺癌,高分化。

有细心的读者可能会问,上面那位女士,右肺的3毫米磨玻璃结节,随访观察会不会有风险啊?

我们看日本一组随访数据:

磨玻璃结节随访4年,仅 6.6%增大;

混合磨玻璃随访4年,其中20%增大。

当结节增大,危险等级提升,再处理也不迟!事实上很多此类结节可以数十年不变化。

给胸部医学几十年的发展时间,以后也许就有更好的处置方法了,而不必切除肺叶影响肺功能!

29岁的姑娘两个肺结节,肺腺癌,感谢那场“好心”的感冒来预警

通过这个病例我们还会有一个小发现:并不是越年轻的病人长了癌症就越危险、越凶猛!

能够早期发现的癌症,敌弱我强,都比较容易战胜!

对肺癌而言,影像科医生喜欢磨玻璃密度

对于怀疑肺癌的病人,影像科医生喜欢先从CT片上寻找磨玻璃密度影,这不但能帮助诊断,往往还有一个温柔的提示:

磨玻璃成分比例,影响肺腺癌患者治疗决策和预后

最近的一篇报道,日本的Tsai-Wang Huang教授等开展了一项研究,对789位肺癌病人进行了平均87个月的跟踪观察,研究表明,磨玻璃影比率≥0.75可以预测肺腺癌术后患者预后较好。并且无论肿瘤大小如何,亚肺叶叶切除和淋巴结取样均显示出良好的结果。

29岁的姑娘两个肺结节,肺腺癌,感谢那场“好心”的感冒来预警

为什么肿瘤的磨玻璃影这么可爱?

肺腺癌从病理层面分析,有5种生长方式:

1.附壁生长(高分化);2.腺泡生长(中分化);

3.乳头生长(中分化);4.实性生长(中分化);5.微乳头生长(低分化)。

相对来说,分化越高恶性程度越低。

而高分化的附壁生长方式,在CT图像上就是呈现磨玻璃密度。

29岁的姑娘两个肺结节,肺腺癌,感谢那场“好心”的感冒来预警

左图为高分化肺腺癌,右图为正常肺泡

上图,左边为磨玻璃结节,因为肿瘤细胞沿着肺泡壁生长增厚,气体含量减少,密度增高所致。

下面看中分化的腺泡型和乳头型,很丑:

29岁的姑娘两个肺结节,肺腺癌,感谢那场“好心”的感冒来预警

最后是低分化的实性和微乳头型,最丑:

29岁的姑娘两个肺结节,肺腺癌,感谢那场“好心”的感冒来预警

关键点:中低分化癌细胞的密集程度,要比附壁生长方式大得多,细胞质和细胞质连在一起。

好,完毕!

这里是影像科豪大夫,谢谢阅读!

最近好多读者朋友咨询多发肺结节的处理问题,希望本文对大家有用!

如有疑问,可以在留言区提问,我会酌情回复。

本文参考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