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在喧囂中冷靜,在躁動中理性!2018法治熱點事件盤點

「回顾」在喧嚣中冷静,在躁动中理性!2018法治热点事件盘点

「回顾」在喧嚣中冷静,在躁动中理性!2018法治热点事件盘点

發表於

2018年1月17日

給個人信息保護漏洞打上補丁

回放:2018年1月3日,支付寶公佈了一年一度的用戶“個人賬單”。在賬單首頁,有一行特別小的字——“我同意《芝麻服務協議》”,並且已經提前點選了“同意”。這份協議的內容,涉及“你允許芝麻信用收集你的信息,並向第三方提供”。這一情況經一位律師在微博上披露後,引發輿論的廣泛關注和質疑。

感言:“支付寶賬單”事件,引發全民對個人信息安全的擔憂。在採訪過程中,螞蟻金服工作人員坦誠“默認勾選”做法傷害了用戶感情,引發軒然大波始料不及。而此事給包括支付寶在內的整個互聯網企業的教訓深刻——用戶合法權益的保障永遠不能忽視。

如何從法律上回應支付寶事件,讓個人信息安全的保護能紮實地落在明天的立法和執法中?報道在挖掘事件真相的同時,也將視角引向未來。專家的解讀,告訴我們法律有解,個人信息安全可控,欣慰之際,也期待這些法律上的升級“補丁”能儘快在現實中起效。(王心禾)

「回顾」在喧嚣中冷静,在躁动中理性!2018法治热点事件盘点

發表於

2018年4月25日

公交乘務管理員大有可為

回放:為保證公共交通安全,北京率先推出公交乘務管理員,有關部門表示,自配備公交乘務管理員以來,已妥善處置運營車輛上的各類突發事件總計2萬餘起,並多次受到公安機關表彰和乘客表揚。記者調查發現,這支由政府出資設立的隊伍在履職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如崗位職責規範難以貫徹、乘務管理員素質參差不齊、缺乏有效監管等,一些線路的公交乘務管理員甚至形同虛設,沒有發揮其應有作用。

感言:北京的公交乘務管理員上崗後,其他地方緊隨其後,紛紛推出公交乘務管理員。政府斥巨資保障公眾安全,當然值得肯定,尤其是在今年出現多起乘客干擾公交駕駛員導致惡性安全事故的背景下,如果有公交乘務管理員在場,悲劇或許可以避免。既然如此,公交乘務管理員理應履行好自己的職責,有關部門也要肩負起監管職責,別辜負公眾的信任。保障公共交通安全,公交乘務管理員大有可為。(高揚)

「回顾」在喧嚣中冷静,在躁动中理性!2018法治热点事件盘点

發表於

2018年6月27日

願快遞小哥的權益得到保障

回放:每天,全國大約有300多萬名快遞員奔走在路上,發生在他們身上的交通事故也日益增多。因為大多數快遞員並沒有與公司簽訂勞動合同,如果在事故中受到傷害,他們往往面臨維權困境:一旦發生事故,他們與用人單位之間是否存在勞動關係成為其能否獲賠的關鍵,但司法實踐中,法院對勞動關係的認定並沒有標準答案。專家建議,應允許快遞行業單獨繳納工傷保險,以保障其合法權益。

感言:快遞小哥是電商時代的產物,他們在為電商跑腿、為買家送貨上門、為國家貢獻GDP時,自身的權益保障卻步履維艱。這樣的遭遇,難免讓人心疼。300萬,這個數字不容小覷。他們是一個龐大的群體,他們為社會和時代的發展貢獻著自己的勞動力,他們的權益不該就這麼被忽視。誠如專家所言,如果單獨繳納工傷保險是保護他們合法權益的一條出路,有關部門不妨一試?(高揚)

「回顾」在喧嚣中冷静,在躁动中理性!2018法治热点事件盘点

發表於

2018年7月11日

“手誤”轉錯賬並非無解

回放:“自助”協商被“拉黑”,平臺拒絕提供收款方信息,相關部門以無對方真實姓名、賬號為由不予立案……這是轉賬失誤操作人轉錯賬後面對的一些“無解難題”。專家表示,應最大可能地維護當事人權益,同時從多種視角給出建議,包括在轉賬者和收賬者之間臨時設立一個資金池、提高轉賬“門檻”完善安全機制等。

感言:轉錯賬是民眾最常遇到的生活問題,對此,移動支付平臺是否需要承擔責任?記者就此深入採訪了有關法律、財經等方面專家以及支付寶和騰訊公關部相關負責人。

一個小事件可以引出一個共性話題,而最常發生的共性事件也最有可能產生好的選題。作為一名記者,不可或缺的是細緻入微、深入生活的觀察能力,加上思路清晰、深入挖掘的決心,才有可能寫出引發共鳴的稿件。(史兆琨)

「回顾」在喧嚣中冷静,在躁动中理性!2018法治热点事件盘点

發表於

2018年7月25日

寧波騷擾電話已得到遏制

回放:今年4月至5月,寧波120急救電話遭受樓盤推銷電話的頻繁騷擾,正常的工作秩序受到嚴重影響,而相關部門卻以對騷擾電話處罰尚無法律依據推諉責任。當地檢察機關開展公益訴訟調查,向通信管理局送達檢察建議書,督促其採取有效措施治理騷擾電話亂象。

感言:記者近日從當地檢察機關了解到,通信管理局收到檢察建議書後,督促電信企業落實主體責任,強化技術手段,全面實施語音主叫號碼鑑權,加大了網內和網間虛假主叫發現與攔截的力度,目前當地騷擾電話已得到基本遏制。

“現在寧波號段的騷擾電話已得到基本遏制,但今年取消國內長途漫遊後,外地號段的騷擾電話又進來了。其實各地只要下決心治理,騷擾電話還是能管得住的。”檢察官說。(劉文暉)

「回顾」在喧嚣中冷静,在躁动中理性!2018法治热点事件盘点

發表於

2018年9月5日

長租公寓甲醛超標,不該!

回放:2018年9月,阿里員工王先生入住甲醛超標的自如公寓後,不久患白血病去世。呼吸困難、起紅疹、患病,這不是長租公寓第一次因為甲醛超標被消費者曝光,處於弱勢地位的消費者,除了被戲謔為“人體過濾器”默默隱忍外,需要有人為他們的權益受損買單。

感言:整個2018年,“甲醛超標”“甲醛致癌”不時成為微博的熱搜詞彙。前幾天,不少同行還守在北京市東城區法院外,等候26位租客起訴自如甲醛超標第一案的審理結果。甲醛超標關係到上千萬租房客的身體健康,消費者不能在花錢購買服務之後,還埋下健康隱患。長租公寓經營者更不能在“跑馬圈地”似的搶佔市場、提升議價能力後,壓縮消費者的權益。

也許,在反對長租公寓租賃甲醛超標房屋道路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只要有人維權,社會不斷關注,問題還是會有解決的一天。(於瀟 崔曉麗)

「回顾」在喧嚣中冷静,在躁动中理性!2018法治热点事件盘点

發表於

2018年10月17日

應儘快叫停銀行卡“免密免籤”

回放:2015年,中國銀聯推出小額免密免籤支付功能,今年6月,又將小額免密免簽單筆限額由300元提升至1000元。據記者調查,很多持卡人對此並不知情,持卡人在擔心賬戶安全的同時,也對銀行是否有權在自己不知情的情況下開通這一業務提出質疑:默認開通小額免密免籤是否合法?開通此功能銀行是否有效告知持卡人?

感言:小額免密免籤實施的後果很快顯現。近期,多地警方破獲了利用POS機閃付功能作案的犯罪團伙,犯罪分子將裝在手包內的POS機靠近他人,即可對他人的銀行卡進行“隔空盜刷”。這種作案手段之所以能得逞,根本原因就在於銀行為持卡人默認開通小額“免密免籤”功能,使具有閃付的POS機在感應到銀行卡的芯片後就可以自動消費。銀聯這種為搶佔支付市場,將持卡人無端置於財務風險的行為應儘快叫停。(劉文暉)

「回顾」在喧嚣中冷静,在躁动中理性!2018法治热点事件盘点

發表於

2018年10月24日

生育,是不容討價還價的權利

回放:“二胎”政策放開後,為破解女職工扎堆生育的“困局”,某大型集團公司創辦的幼兒園出臺“排隊懷孕”辦法,對申請生育二胎的女職工進行綜合考評打分,並根據得分的高低排隊,確定懷孕順序,違反規定者按自動辭職處理。一名女職工“插隊”懷孕,被單位以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為由,解除了勞動合同。為此,這名女職工要求單位支付兩倍工資差額並對其進行賠償。最終,法院支持了女職工的維權訴求。

感言:懷孕要考評打分、按順序排隊,“插隊”按自動辭職處理——這不免讓人懷疑:生育,究竟是誰的權利?這個問題引起了讀者的熱議,在報道見報當天,“插隊懷孕被辭退”就登上了微博話題榜和熱搜榜。

“插隊懷孕被辭退”的荒唐事,提醒我們:放開生育政策,首先要讓全社會都意識到,生育是公民不容討價還價的權利;其次,生育配套權利保障措施也得跟上。如此,方能讓權利兌現不打折扣。(李國民)

「回顾」在喧嚣中冷静,在躁动中理性!2018法治热点事件盘点

發表於

2018年12月12日

打順風車受傷,平臺並非完全無責

回放:乘客打順風車意外受傷,司機聯繫不上,平臺也以與司機沒有僱傭關係而推責,打車人的合法權益如何保障?專家認為,司機與合乘人發生侵權糾紛,由侵權方擔責,但平臺未盡到審核義務或者未及時提供車主信息的,也應承擔相應責任。

感言:順風車上路伊始,就有學者和業內人士對其存在的安全風險與相應的責任劃分提出擔憂,但在共享經濟的理念和巨大的利益誘引下,人們還是選擇了“讓子彈再飛一會兒”;即便是在接連發生河南鄭州空姐、浙江樂清女孩遭順風車司機姦殺兩起惡性案件後,在北京打順風車,還是會打到外地車牌的車輛,這明顯違反北京市要求申請順風車的車輛必須是北京車牌的規定。

張女士父親的遭遇並非偶然事件。實踐證明,脫離法治軌道,“互聯網+”也會變成“互聯網-”。(劉文暉)

「回顾」在喧嚣中冷静,在躁动中理性!2018法治热点事件盘点

發表於

2018年12月19日

不能放任在線教育野蠻生長

回放:2018年10月,在線培訓機構理優教育“1對1”宣佈停課停運,消息一出,讓提前預付了鉅額學費的家長慌了神兒。一個多月以來,他們通過多種渠道維權申請退款,但效果卻微乎其微。其實,這不是偶然,縱觀整個在線教育市場,這樣的現象經常發生。

感言:作為“互聯網+”下的產物,相較於傳統模式,在線教育具有一定的優越性。在其方興未艾、大行其道時,其實更需要法治的引導:在線教育機構該如何監管?預付的鉅額學費誰來監管?學員權益如何維護?這些都是行業良性發展所必須面對的問題,正如業內專家所言,不能放任在線教育野蠻生長,法律約束、市場競爭、市場監管等多種措施應該及時到位。

一篇小稿,或許不能成就什麼。但文章終究要合為時而著,這也算得上我們媒體人對社會的一絲貢獻與關切。(於瀟 崔曉麗)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