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語文的高考作文題到底是個啥樣子?

(如轉載時附上署名“愛吃奶糕的老吳”,在下定當萬分感激!感激之情有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又如黃河氾濫一發不可收拾。麼麼噠!)


清朝語文的高考作文題到底是啥樣的?

要說清楚這個問題,就先得簡單介紹下中國歷史上的科舉制度

科舉是為選拔人才而形成的一種制度。

在科舉之前,寒門一般很難出人頭地。早期,都是天子按照血緣關係的遠近分封自己的親屬,中央和地方的權利都是掌握在大大小小的貴族手裡,世代相傳,不會隨意任免。

春秋戰國時期,一些國家開始變法,通過新的途徑來選拔人才。有的將一批有才幹的人供養起來,以便隨時選用,叫“養士”,比如依靠雞鳴狗盜而脫險的著名“戰國四公子”之一的孟嘗君

用的就是這種方法。

清朝語文的高考作文題到底是個啥樣子?

依靠雞鳴狗盜而脫險的“戰國四公子”之一的孟嘗君

還有一些國家從立有戰功的人中進行選拔,叫“軍功”,比如通過商鞅變法而逐漸強大起來的秦國就是如此。這種方法一直沿用到今天,《王者榮耀》里人頭數的計算方法就來自於此

清朝語文的高考作文題到底是個啥樣子?

清朝語文的高考作文題到底是個啥樣子?

到了漢代,主要實行“察舉”和“徵辟”,簡單說就是逐級推薦,地方長官在轄區內進行考察,選拔需要的人才推薦給上級。西晉則採用“九品中正”制,中央選派官員擔任大小中正,然後根據中正給人才評定的等級授予官職

隋朝建立後,深感之前選拔人才的制度不能滿足自己的需要,創造性地採用“分科舉人”取代魏晉以來的九品官人制度。當時有“二科舉人”、“四科舉人”、“十科舉人”,雖然沒有形成制度,但科舉這一名稱則直接來源於分科舉人這一做法。

隨後經過唐、宋、元的發展,科舉制度逐漸成熟,在明、清發展到高峰。

清朝語文的高考作文題到底是個啥樣子?

科舉考場“貢院”

八股文就是科舉發展到明、清高峰期而用於科舉考試的一種特殊文體,稱為制義,也叫制藝、時文、八比文。這種文體專門截取《四書》和《五經》裡的話來命題,要求考生採用固定的形式對題目的微言大義進行闡述。

清朝語文的高考作文題到底是個啥樣子?

參加科舉考試的學子

所以說,八股文就相當於今天的高考試題

八股文開頭兩句稱為破題,就是將題目的意思進行解釋。

接著是承題。破題的文字簡練含蓄,所以要講破題中的核心字詞承接下來。正破則反承,順破則逆承,以此類推。破題時碰到聖賢要避諱,如堯、舜稱帝,孔子稱聖人。承題則可直接成堯、舜、孔子,不用再避諱。

承題後是起講。因為八股文要求答題者必須把自己作為聖賢的代言人,所以起講通常用“若曰”(如果說)、“以為”等開頭。

起講後用幾句話引入本題,之後就是文章的主要部分了。

八股文的主要部分分為起股、中股、後股、束股四個段落。這四個段落各有兩股。兩股的文字的意思、聲調都要相對成文,總共八股

八股文這一名稱就是由此而來

其他很多規則我們也必要知道了,試看一則具體的例子。

這個例子是從清代刊印的《會試錄》中選錄的《易》經文一篇。題目是如下:

《易》

其旨遠,其辭文

這個題目出自《易·繫辭下》,是孔子對《易》評論中的兩句話。意思是說《易》這本書的主旨深遠,含義深刻(其旨遠),用詞考究,極有文采和韻律(其辭文)。

答題人叫葉自淵,他是雲南保山縣人,專治《易》經,乾隆十六年(1751年)辛未科會試中式第三名,他的考卷是這樣寫的(為便於現在閱讀,我做了些格式上的加工):

《易》之旨與辭,有可晰言其妙焉。

(破題二句,明破旨、辭,暗破遠、文。)

夫旨在辭中,而辭所以發揮其旨者也。遠也,文也,《易》之理備矣哉。

(承題五句,進一步闡明旨和辭的關係,點出全題。)

且自《易》書既作以後,有隱寄於卦爻之內者,義以蓄而靡盡;有顯設於卦爻之中者,理以燦而有章。

(起講五句,總論《易》之義理,虛寫旨遠辭文。)

是可於稱名取類之外而觀其旨。

(入題一句,引入“其旨遠”。)

凡書皆有旨,而《易》之旨獨始於《乾》《坤》之立象,則為其旨夫!夫旨,固寓於辭之中者也。聖人作《易》,初不以艱深之旨使人索解而不得。然,讀其書而惜其命意之無餘,則觀者易厭矣。《易》之旨,何窅然以遠也!旨寓於事,配天饗帝有深心;旨寓於物,借茅包瓜皆至理。凡夫高下散殊,旨之在隱見間者,皆其示人以觀玩者也,則真《易》之旨也。

(題目為雙扇,答題亦以雙扇立格,入題以下作兩大比。這部分二十句,專論“其旨遠”。)

亦且由其旨而進觀其辭。

(過接一句,由《易》之旨過渡到《易》之辭。)

凡書皆有辭,而《易》之辭悉徵於卦爻之變化,則為其辭夫!夫辭,所以發其旨之蘊者也。聖人作《易》,原不欲以瑰異之辭使人誇多以鬥靡。然,讀其辭而惜其端緒之難尋,則閱者易倦矣。《易》之辭,何斐然以有文也!文成於爻,初二五上,儼然於君臣父子之經;文成於象,山澤雷風,備極天地民物之變。凡夫憂虞悔吝,辭之在參錯中者,皆其文之以示人以次第者也。則誠《易》之辭也。

(這部分二十二句,專論“其辭文”。)

其事其言,又可進觀焉。

(《易·繫辭下》“其旨遠,其辭文”之下文為“其言曲而中,其事肆而隱。”本文以“其事其言,又可進觀焉”結束,稱為“落下”。)

看完了這個例子,你覺得自己如果在清朝參加高考,作文可以打多少分呢?

清朝語文的高考作文題到底是個啥樣子?

喜歡就加個關注吧,我是愛吃奶糕的老吳,讓我們愉快地聊天,暢遊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