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獻忠江口沉銀這一民間傳言被證實之後,打假專家都閉上了嘴

張獻忠是明末軍閥混戰時期成長起來的起義軍統領,與後來的李自成並稱,並且依靠自己手下的起義軍在四川境內建立起自己的政權,為大西國。這個政權在亂世之中並沒有存在很長的時間,僅僅維持了兩年就匆忙解散,張獻忠可以認識到四川對這個國家的重要之處,兇猛南侵的清軍更加明白四川之地的重要性,雖然蜀地易守難攻,但是張獻忠在清軍的猛烈攻勢之下,再加上四川境內也連年混戰,張獻忠只能黯然退出四川成都。

張獻忠江口沉銀這一民間傳言被證實之後,打假專家都閉上了嘴

在張獻忠的撤離過程中,雖然帶領了數十萬的士兵,但是不敵楊展的突襲,張獻忠只好將大西國經營時期的鉅額財富秘密的藏了起來,隨著船隊的遷移拋棄在了江中沉澱。據說當時“大西國”的金銀財寶可是鋪滿了江中底部,可見當時沉船銀兩的數量之多。而且在成都的民謠中“石牛對面立石鼓,黃金珠寶萬萬五”,就是講述張獻忠在沉銀之時,為了後日可以尋得寶藏所做的標識。

張獻忠江口沉銀這一民間傳言被證實之後,打假專家都閉上了嘴

不過隨著張獻忠不久之後就被清軍所射殺,這個沉銀之謎就成了人口眾傳,但是卻沒有實質證據的一個歷史謎案。雖然這件事情一直不被官方考古記載所認可,但是隨著民謠的流傳之悠久,並不乏貪財人士對這片江河的探索,“民間高手”利用抽沙的船隻,對江面下的河床底探索不少。而隨著這些人士的挖掘,市面上確實出現了一些有關“大西國”遺蹟的寶物流通。

張獻忠江口沉銀這一民間傳言被證實之後,打假專家都閉上了嘴

可是因為當時關於這方面的言論和文字記載都很少見,流通在市場上的這些寶物,被人買走以後找專人鑑定的時候,十有八九的專家都斷言是贗品,再加上是出自民間手法,更是不屑一顧。當時的西王賞功幣等重要文物在市面上流傳了有5年之久,才被一個專家所重視,查閱了眾多古籍才確定這個是明朝大西國的寶貴文物。這反而引起了大部分“專家”的打假活動,並認為“張獻忠沉銀”事件只是歷史傳言。

張獻忠江口沉銀這一民間傳言被證實之後,打假專家都閉上了嘴

直到在16年之後,張獻忠沉銀遺址活動的展開,才真正的證實了這些寶物的歷史來源,經過5個月的打撈,出土了近兩萬件文物,還有很多待修復的文物,因為長時間在水底,文物的受損情況和變形也很多,後續的維護工作還有很多。但最有趣的是,隨著發掘事件的開展,當年叫嚷打假的專家們,卻集體沒有了聲音,連向公眾道歉的勇氣都沒有,沒有敢於承認現實的本領,卻有隨意斷定文物的本事,這也許就是我們現在越來越不相信“專家”的原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