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適與他的母親和妻子

幾乎每一個成功的男人,其身後都有兩個重要的女人,一個是母親,另一個是妻子,母親在男人的前半生起到教育作用,而妻子則能影響男人的後半生,人生似乎大都如此,這也正如著名作家張賢亮的一篇小說《男人的一半是女人》所言,中國歷史文化名人胡適就深受母親和妻子的影響,那麼胡適的母親馮順弟和妻子江冬秀究竟對胡適的一生都產生了哪些影響呢?我們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胡適與他的母親和妻子

胡適母親馮順弟

胡適的父親胡傳和母親馮順弟是一對老夫少妻,他們之間相差了31歲,馮順弟是在1889年嫁給胡傳作為第三個續絃夫人的,其時胡傳已經喪妻十餘年,1889年這一年,馮順弟只有17歲,而胡傳則是48歲,胡適是這對老夫少妻唯一的子嗣,他於1891年12月17日出生於江蘇省松江府川沙縣,其時胡傳正在江蘇省松江府主持辦理稅務,是清朝時期的一個地方官員。

就在胡適出生後不久,胡傳奉旨調往臺灣出任臺東直隸州知州,等到胡傳輾轉抵達臺灣基隆時,已經是1892年的春天了,其在臺任職3年半多,後因中日《馬關條約》將臺灣割讓日本而被召回,並於1895年8月22日亡故廈門,終年僅55歲。

胡適與他的母親和妻子

胡適父親胡傳

馮順弟曾經於1893年攜胡適千里迢迢遠赴臺灣尋夫,一家人曾在一起生活了兩年多,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後,馮順弟攜胡適返回上海並回到家鄉安徽績溪生活,當胡傳亡故的噩耗傳到家鄉時,馮順弟的精神支柱崩塌,她從22歲起就開始守寡,其後一生的希望,都寄託在了兒子胡適身上。

胡適是在母親馮順弟的悉心撫養和教育之下,完成了他童年時期的私塾教育,胡適喪父時還不滿四歲,對父親不可能留存記憶,而母親是他唯一至親的親人,也是影響他一生的重要女人,也可以說馮順弟是一個偉大的母親,在她那個人生境遇狀況之下,竟為中國養育了一個如此偉大而知性的兒子,應該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馮順弟的教子案例,應該是中國近現代史上比較少有的成功案例之一,有興趣的學者應深入地進行研究,應該是一個很好的學術課題,正如晚清重臣曾國藩的“滿女”曾紀芬所言:“慈母育兒之功,大於丈夫濟世”,因此胡適的母親馮順弟也可以說是中國近現代歷史上最偉大的母親之一。

1904年,年僅13歲的胡適準備隨同父異母的三哥前往上海求學,在馮順弟的操辦之下,胡適與年長其一歲的江冬秀訂婚,江冬秀是安徽旌德縣名門望族江家的千金小姐,江家與胡家也是沾親帶故,江冬秀的舅母也是胡適的姑婆。

胡適與他的母親和妻子

胡適未婚妻江冬秀

江冬秀的母親呂賢英與胡適的母親馮順弟人生遭遇類似,呂賢英的丈夫江世賢也是英年早逝,而江冬秀的母親呂賢英與胡適的母親馮順弟能夠成就雙方兒女的婚事,完全也是因為機緣巧合,當年江冬秀的母親呂賢英到胡適的姑婆家走親戚,恰巧遇到了馮順弟帶胡適到姑婆家,呂賢英看中了眉清目秀的少年胡適,當場就表示要把女兒江冬秀許配給胡適。

呂賢英並不只是說說了事,而是採取了一系列的實際行動,請託胡適的本家叔叔胡祥鑑充當說客,當時胡祥鑑就在江家所在地教私塾,又是江冬秀的老師,自然願意當這個媒人,極盡在馮順弟面前遊說,而馮順弟卻頗有些顧慮,因為績溪當地俗諺有“男可大十,女不可大一”之說,況且江冬秀從輩分上也要長鬍適一輩,儘管已是遠親。

當時江家興旺而胡家家道中落,當經算命先生將胡適與江冬秀的生辰八字推算過後,結果乃是一樁天賜良緣,兩位喪夫的小腳女人終於確定了胡適與江冬秀的婚姻大事,出生於1890年的江冬秀自然是一雙三寸金蓮,由於出生於名門望族,她並不是傳說中的目不識丁,也是讀過幾年私塾的,這在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封建時代,已經是屬於難能可貴的了。

胡適與他的母親和妻子

胡適

胡適與江冬秀訂婚時還是一個懵懵懂懂的少年,對於母親馮順弟賜予的“禮物”,並沒有太多的感知,因為胡適與江冬秀二人並未謀面,而此時的胡適,出於對寡母的孝順,也只能默默地接受這份 “禮物”,因為這樣的婚姻形式,在中國千百年來都是如此,少年時的胡適不可能提出半點異議。

胡適離開績溪老家到上海求學,他先後就讀於梅溪小學堂、澄衷學堂和中國公學,並於1910年年7月赴北京參加了第二屆“庚子賠款”留美官費生的選拔考試,當年有400多人參加了考試,最終只錄取了70人,胡適的成績位列第55名,雖然金榜題名,但在錄取名單中排名並不靠前。

胡適與他的母親和妻子

第二屆“庚子賠款”留學生合影

1910年8月中旬,胡適等人從上海乘船赴美留學,胡適入讀康奈爾大學農學院學習農科,康奈爾大學是美國八所“常春藤盟校”之一,胡適之所以選讀農科,並不是他自己的理想和志向,而是源於他的同父異母二哥的意見,而當時的留學生大都選擇實用性專業,以實現“實業救國”的理想和抱負。

胡適在康奈爾大學農學院讀了二年之後,於1912年9月轉入康奈爾大學文學院,主修哲學、文學等人文學科,從而開啟了他一生的“文、史、哲”學問之旅,並於1915年5月考入哥倫比亞大學研究院攻讀哲學,師從導師約翰·杜威教授,1917年5月從哥倫比亞大學研究院碩士畢業,胡適並沒有取得博士學位,但其一生經常被人喚為胡適博士,這也是因為其擁有眾多榮譽博士頭銜。

胡適與他的母親和妻子

胡適

1917年7月胡適回國,儘管沒有取得博士學位,但還是被蔡元培聘為北京大學教授,而且是北大最年輕的海歸教授,當年出任北大教授者是需要具有博士學位的,而胡適顯然還不夠資格,以致蔡元培不得不為其偽造博士學位,以掩人耳目,而且還要到北洋政府教育部備案。

1917年底,胡適回到了安徽績溪老家,與等待他13年之久的未婚妻江冬秀完婚,胡適的婚姻成為當時社會的一大新聞,成為人們街談巷議的談資,一切皆因為胡適是一個留美的洋教授,而江冬秀則是一個鄉下小腳女人,二人的身份和地位完全不匹配,但胡適確實是一個大孝子,他不願意反抗寡母一手包辦的婚姻,而是心甘情願地滿足了母親的心願。

胡適與他的母親和妻子

胡適與江冬秀

胡適在婚姻方面的的偉大之處,就在於他恪守了他與江冬秀定下了婚約,而他們彼此之間恪守婚姻的忠誠和約定,確實也經受住了時間和空間的雙重考驗,因為當時留學生中解除婚姻者不在少數。

相比同一時期的陳獨秀、魯迅、郭沫若、徐志摩等人對待婚姻的態度,胡適的婚姻觀確實是比較難能可貴, 當然他們夫婦之間的感情波折,也不是沒有受到誘惑和挑戰,從胡適夫婦二人關係之中,小腳女人江冬秀的智慧絕對不可小覷,如果沒有獨到的馭夫之術,江冬秀如何駕馭風流倜儻、滿腹經綸、聲名遠播的胡博士,並與之一起在人生的道路上,自始至終都相互攙扶,相濡以沫,直至走到人生的終點。

胡適與他的母親和妻子

胡適

1918年11月,胡適的母親馮順弟在安徽績溪老家病逝,年僅45歲,此時距胡適完婚尚不到一年,也許她已經完成兒子的婚姻大事,再也沒有可掛念之事,可以放心地去天堂向丈夫胡傳彙報兒子的功成名就了。

得知母親病故的消息之後,胡適攜妻子江冬秀從北京回老家奔喪,並悲痛欲絕地寫下了《先母行述》:“生未能養,病未能侍,畢世勤勞未能絲毫分任,生死永訣乃亦未能一面。平生慘痛,何以如此!”

1930年,已經人到中年的胡適曾寫了一篇自傳體散文《我的母親》,該文3000字左右,語言簡潔流暢,通篇沒有華麗的辭藻,但卻溢滿了真摯的情感,彰顯了文章的美感和魅力,以殷殷之情深切地表達了胡適對母親的感激和懷念之情,著名播音員方明老師曾朗讀了《我的母親》一文,網上可以搜索到,每次聆聽都被深深地感動。

胡適與他的母親和妻子

胡適

江冬秀絕對是一個非常聰慧的女性,這一切均源於其名門望族的遺傳基因和家庭薰陶,她終極一生只有三個人生角色,那就是兒媳、太太和母親,能夠像江冬秀一樣,把全職太太的角色做到極致的人也並不多見。

作為胡適的未婚妻,江冬秀很早就來到胡家,與馮順弟一起生活,提前進入兒媳婦的角色,年輕守寡的馮順弟生活的並不輕鬆,她在胡家的地位也比較尷尬,因為胡傳與前妻所生子女,年齡與馮順弟相仿,有的甚至還比其年長。

馮順弟與江冬秀這對婆媳並不是歡喜“冤家”,而是一對相依為命的女人,她們在胡氏家族中共同抱團取暖,才能在希望的等待中堅強的生活。

胡適與他的母親和妻子

胡適與江冬秀

江冬秀對胡適一生最大的影響,就是力勸胡適不要走從政之路,這也正是江冬秀異於一般女性之處,因為世上所有的女人,幾乎都是希望自己的丈夫做大官而榮華富貴光宗耀祖,但江冬秀卻只希望胡適做學問,不要過問政治而喪失自我。

胡適也一直拒絕出任政府任何職務,但在“七七事變”民族危亡之時,胡適卻失言了,臨危受命出任中華民國駐美國特命全權大使,承擔起拯救國家和民族危亡的重任,胡適為此給江冬秀寫信:“現在我出來做事,心裡常常感到慚愧,對不住你。你總勸我不要走上政治路上去,這是你在幫助我。”“我聲明做到戰事完結為止,戰事一了,我就仍舊教我的書去。”

胡適與他的母親和妻子

胡適出任駐美大使

胡適與江冬秀共生育二男一女,長子胡祖望生於1919年,女兒胡素斐出生於1920年,次子胡思杜出生於1921年,三個子女如此密集出生也確實少見,由此也可以看出江冬秀相夫教子的辛苦,女兒胡素斐5歲時就夭折,而次子胡思杜於1957年自殺身亡,胡適於1962年2月24日因心臟病突發逝世,生前並不知道兒子胡思杜已不在人世,江冬秀也是在胡適治喪期間才從胡祖望口中得知胡思杜的消息,雙倍的人生打擊,曾讓她一度昏厥。

胡適與他的母親和妻子

江冬秀與她的三個孩子

胡適與江冬秀的婚姻始終是名人軼事中的熱門話題,在自媒體流行的今天更是熱議不斷,流傳甚廣的女性有兩位,一個是美國洋妞韋蓮司小姐,一個是胡適表妹曹誠英,至於是否屬實不得而知,關於胡適與韋蓮司和曹誠英的文章也是多得很,但最終結果卻是江冬秀的地位不可撼動,她與胡適攜手走過半生,並與胡適共眠於臺北南港的墓穴中,陪伴夫妻二人的,還有他們的次子胡思杜的衣冠冢。

胡適與他的母親和妻子

位於臺北南港的胡適之墓

江冬秀是於1975年在臺灣逝世的,享年85歲,作為胡適的結髮妻子,她的一生是否幸福?江冬秀並沒有留下任何文字,我們也不能對此妄加揣測和評論,據著名的華裔美籍學者和史學大家唐德剛介紹,江冬秀曾寫過一份自己的自傳,生動敘述了她的一生,並在紐約請唐德剛看過,但如今也不知落在何處。

胡適與他的母親和妻子

胡適與江冬秀

“新文化中舊道德的楷模,舊倫理中新思想的師表。”是蔣介石送給胡適的一幅輓聯,可謂是對胡適的一生進行了比較恰當而中肯的概括和評價,以致這幅輓聯流傳甚廣,並時常被人提起。

胡適與他的母親和妻子

胡適

胡適從家鄉走出去看中國,又從中國走出去看世界,但他對故鄉的眷戀和思念,卻也是從來也沒有停止和忘懷過,胡適與江冬秀一生都保留著一口純正的鄉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