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旗軍在西北戰場損失最大的戰役,成千上萬的敵人向他們猛撲過來

八旗軍在西北戰場損失最大的戰役,成千上萬的敵人向他們猛撲過來

(電影《蒙古王》)

1731年7月24日,清軍移至和通綽爾的當晚,狂風驟起,大雨滂沱,還下起了冰雹。突然間,周圍響起了讓人心悸的胡笳聲,成千上萬的準軍從山谷中衝出,趁著雨雹大作之機,如同黑雲蔽日般向清軍發起猛攻。

清軍猝不及防,退無可退,只能在絕境中拼死力戰。雙方均投入炮兵和大批配備鳥槍的騎兵,戰況極其慘烈,也正因為清軍是在缺乏準備的情況下驟然陷入血戰,所以參戰官兵都不約而同地形成了中伏的錯覺,一些倖存者在事後的報告中均稱他們在和通綽爾遭到了敵人伏擊。

激戰中,位居移營隊伍前方的一千名黑龍江兵率先被擊潰,接著定壽部兩千餘人也被分割包圍。很快,他們的火藥、鉛彈、箭矢就都打光了,定壽對部下們說:“賊(準軍)實在太多了,你們各自突圍,不要管我!”眾人答道:“我們情願追隨將軍,能出則出,若不能出,共同赴難!”定壽遂帶著官兵們奮力衝殺,直至中槍傷後自刎而死。

得知定壽部被包圍,傅爾丹忙派六千餘清軍前往解圍,但因準軍兵力雄厚,當他們到達作戰地點時,定壽部已經全軍覆滅,除一名高階將佐衝出重圍外,其餘全部陣亡。

八旗軍在西北戰場損失最大的戰役,成千上萬的敵人向他們猛撲過來

(電影《阿努哈屯》)

在和通綽爾,清軍主力分立三營,其中京旗為主的滿洲兵為一營,蒙古兵為一營,以索倫兵(黑龍江地區的土著民族士兵)為主的黑龍江兵單立一營。7月25日凌晨,黑龍江營因發生混亂而崩潰,此後,準軍派一名清軍俘虜向傅爾丹傳話,說:“我們兩邊為什麼要捨命交戰呢?不如這樣,你們將前些天俘虜的郎素歸還給我們,我們也將你方俘虜人員、屍骸送回,彼此遣使議和。”

傅爾丹答應了,隨後下令在和通綽爾紮營坐守。傅爾丹這麼做,據分析可能是因為部隊連日苦戰,黑龍江營又率先崩潰,他需要時間整頓營伍,只是他卻忘了這個時候最應該做的,既不是交換俘虜也不是整頓營伍,而是抓緊時間不顧一切地進行突圍。事實上,如果他在這個時候組織強行突圍的話,雖然也免不了被準軍窮追猛打,但代價最多不過就是犧牲後衛部隊而已。

準軍遣使議和自然也是謊話,他們的目的除了清理戰場和休整兵馬外,主要是為了等待大策零敦多布及其所率兵馬與之會合,以便能夠全殲清軍。與準軍俘虜的交代不同,大策零敦多布之所以未在第一時間出現在前線,是因為眼疾的問題,與羅卜藏丹津的族人的謀反並沒有關係,所以他是可以趕來參加會戰的。

八旗軍在西北戰場損失最大的戰役,成千上萬的敵人向他們猛撲過來

(電影《蒙古王》)

7月26日,準軍又派清軍俘虜前來傳話,稱他們負責議和的宰桑馬上就來,而且將就地交換俘虜。傅爾丹信以為真,當下便翹首等待宰桑的到來,可是他並沒有等來什麼宰桑和被釋放的清軍俘虜,反而看到了大批准軍呼嘯而來!

“既講和,何來這麼多兵?”傅爾丹還在懵懂之中,合兵一處的大小策零敦多布已經重開攻勢,清軍再也難以脫身了。

(節選自關河五十州《雍正大傳:朕,就是這樣漢子》)

實體書《雍正大傳:朕,就是這樣漢子》已出版上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