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初期分封诸侯,南方有很多小国为什么只有楚国可以发展成超级大国?为什么?

深圳市121211


楚国在周王国的南方众多诸侯国中,不过是子男之国,并不出众。然而,当历史进入春秋时代后,楚国却突然异军突起,逐步发展成为东周江湖的“超级大国”,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楚人虽然是周人盟友,但在周人心目中的地位并不高。虽然楚人祖先鬻熊曾经作文王之师,但是周武王第一次东征时,八位盟友里却不见楚人身影,足见周人并不深度信任楚人。也因为如此,在周人坐稳天下后,封赐楚人的爵位也是最低一级:子爵。这对自视甚高的楚人来说,是一次不小的打击。

因此,楚国似乎是最早与周王室产生裂痕的诸侯国:早在周昭王时期,就因为楚人的反叛而两度跨过汉水,去讨伐楚国。后一次讨伐,还让周昭王命丧汉水之中!虽然周昭王意外淹死在汉水中,但楚人却并未再次反叛。在周穆王时期,徐偃王率淮夷人造反,一度进攻到黄河边,试图攻击到渭河平原。淮夷的崛起,令周穆王不得不暂时作出让步,允许徐偃王担任地区首领,统帅东南方的众多淮夷部落。然而,淮夷人退兵后不久,周穆王就私下命令楚人从长江中上游出击,抄了徐偃王后路,一举击垮了徐国!(《后汉书·东夷列传》)

击垮了周王室最强大的敌人,楚国在周王国历史上第一次立了大功。但是,楚国却没有得到周王室丝毫赏赐,直到春秋时,楚国依然是子爵国。

有功不赏,这让楚人对周王室的怨气越来越深。当周王室在西周中期逐步衰落之时,楚人再度起了异心。周夷王时,楚国熊渠在江、汉流域不断扩展领土,不但臣服了庸国、杨越,还把国土扩张到了鄂(湖北鄂城)。不仅仅如此,熊渠还公然宣称:“我是蛮夷,不再使用中原的封号!”随后,熊渠就把他的三个儿子都封为王,向周王室公然示威!

这次楚人称王,并没能持续多久。但周王室对楚人的轻视,却使得楚人内心里深深埋下了反叛的种子。只要遇到合适的土壤,这颗种子就会迅速长大成为参天大树!


有了反叛的种子,并不一定能发展壮大。

楚国在春秋以后能发展成“超级大国”的另一重要因素,是雄才大略的楚武王。公元前741年,楚国蚡冒去世。此时,蚡冒之弟熊通杀死侄儿篡得楚国君位,是为楚武王。熊通弑君篡位,让人们对他产生的第一印象就是暴君。

但实际上,熊通为人不但虚怀若谷,更是一位具备大略的明君。他一生都在南阳盆地四处征伐,连死都死在征伐随国的征途之上。在他死的那一刻,楚国彻底征服了随国,可以说基本控制了整个南阳盆地,为今后楚国的突破南阳盆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除此之外,楚武王还深入研究了分封制的弊端,在楚国率先试行了郡县制。《左传·庄公十八年》记载:“初,楚武王克权,使斗缗尹之。”这段记载就是说楚武王在攻克权国后,不再采取分封形式,而是改派县尹来管理,改“权国”为“权县”。权县,不但是楚国第一县,更是春秋第一县。

郡县制与分封制的最大不同,就是郡县的官长都是由君主任命,而不是由一家人世代继承。楚国县制的出现,这极大地增强了楚国的中央集权:斗缗反叛,被楚武王杀死,改任阎敖;阎敖后来失职,又被楚文王杀死!

创立了县制后,楚武王在国内很少遭遇到分权势力的掣肘,所以才能集中楚国力量一致对外,为楚国的迅猛发展打下坚实的政治基础。


因此,楚国之所以在春秋时能发展成“超级大国”,首先是楚人有造反的“种子”,其次是楚武王的雄才大略。有了这两大优势,使得楚国能在众多小国中脱颖而出,一举发展成了“超级大国”!


欲云谈史论今


说起楚国,我们都知道他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南方大国,其实楚国的历史跨度很大,可考证的时间是公元前1115年—公元前223年。作为一个有历史影响的古代民族群落,楚人的组成是多元的,是我国远古先民在长期交往、争战与融合中,在荆楚地区形成有共同语言和民俗文化的部族,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活条件的改善,这一地区的社会生产也有了大发展,人口也越来越多,这是楚国发展的基础条件。


楚国国君为芈姓、熊氏。鬻熊是有较早记载的楚国首领,本是芈姓季连部落酋长,在商衰周兴时,他审时度势,率族投靠周文王并参加了灭商的斗争,之后臣属于周。鬻熊死后,其后代熊丽、熊狂、熊绎让人继续经营出国,周成王时封“熊绎于楚蛮,封以子男之田,姓芈姓,居丹阳”,此后丹阳就成为了楚人立国后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史载熊绎曾携带桃木弓枣木箭(桃弧棘矢)、苞茅等贡品去见周天子,在岐阳会盟上,熊绎管理置茅缩酒,这可能说明楚国首领在当时的地位还比较低下,没有资格参加诸侯盟会。不过到了周共王时期,楚国开始呈现勃兴之势,周昭王时期(约前1000年),周朝开始打击楚国,然而周朝军队全军复没,这就是所谓的“昭王南征而不复”。此后,周王朝由盛而衰,楚国则日益发展强大,逐步走上与周王室分庭抗礼的道路。



到了公元前704年时,楚国首领熊通僭越称王,是为楚武王,后来楚国在令尹子文的治理下更加强盛。到了楚庄王时,又任用虞邱子、孙叔敖等贤臣,时期的楚国已经有了问鼎中原的实力,后来又在战争中大败中原的霸主晋国而称霸,开创了春秋时期楚国最为鼎盛的时代。




到了战国时期,楚悼王曾任用吴起变法,楚国国力进一步增长,到了楚宣王和楚威王时期,楚国的疆土已经大到疆土西起大巴山、巫山、武陵山,东至大海,南起南岭,北至今河南中部,安徽和江苏北部,幅员之广阔在当时的战国列强之中首屈一指,放眼这个时候的世界,全球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疆域可以超过楚国,所以也可以称这个时候的楚国为世界第一大国。


楚国在楚怀王时期走向了衰落,而且这个时候秦国开始崛起,作为秦国的主要对手,楚国经常遭到秦国的征伐侵略,公元前223年,秦军攻破楚都寿春,楚国灭亡。

楚国从建国开始大致历时约800年,从一个地方小国发展成为当时的世界第一大国,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数百年,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楚文化,祖国的发展和楚国历代首领的励精图治有很大的关系,比如我们常用到的成语筚路蓝缕、桃弧棘矢、一鸣惊人,退避三舍,亡羊补牢,金石为开,问鼎中原等,都体现了楚人艰苦创业,不畏艰难发展壮大的雄心和事迹,这或许是楚国能发展壮大并历时800年的原因吧。



人类的方向


楚是先秦国土最大的诸侯国,广阔的疆域都是通过不断吞并而来,据记载有四十多个小国被纳入楚的版图。周王封的爵位楚是子爵,这就意味着楚的原始封地很小,它是怎么从众多小国中脱颖而出的呢?无外乎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我以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原血统。

楚人是祝融的后代,在商代初年被逐步驱赶到荆山附近生活,虽然生活在南方蛮夷之中,口音衣着也逐渐变得和他们一样,但他们一代代口口相传,不愿意舍弃中原人后裔的身份,一直在等待机会重返中原。正因为有这种信念,楚人的目标是中原,而不是现有的南方蛮夷之地。信念的不同,必然导致发展方向的不同,征服附近少数民族部落是楚扩张的开始。富国强兵才能重返中原,逐步拓展疆域与中原抗衡成了历代楚国国君最高理想。

二、周对楚的蔑视。

楚人助周武王伐纣,酋长殉职,但没有得到武王封分;成王封楚为子爵,但举行典礼不让楚君进殿,让他和鲜卑君一起看火堆;康王即位,封赏诸侯,也没有楚君的分;昭王更是多次南征伐楚。周对楚的蔑视让楚人愤怒,起初表面臣服的楚人也逐渐对是否能得到周得承认不关心了,楚人的目标变成了抗衡周王朝。

三,地处蛮夷。

来自中原的楚人心心念念想回到中原,但在和周围蛮夷交流、通婚的过程中,逐渐改变了体质。南方少数民族野蛮好战,身体健壮,楚人逐渐也变成了这样,这对和中原作战是有利的。周昭王三次伐楚,第二次丧六师,第三次昭王本人落水淹死了。这是谁都没有想到的结果,昭王没想到,楚人也没想到,但至此,楚已经有实力和中原抗衡了。

四,勇武无情。

楚人勇武,翻看楚的历史,就是满满的战争史,期间更充满了内斗。楚国国君更替时常是以弑君的方式进行的,虽然别的国家也有这事,但楚国更为频繁、复杂。有中国有明确纪年之前,就有熊延弑兄上位的记载;熊延的孙子辈又有三兄弟争位,一死一逃一即位;楚武王熊通杀侄即位;楚成王熊辉杀兄即位,自己又被儿子楚穆王商臣杀了;楚庄王灭了反叛的令尹若敖氏(楚武王的祖父熊仪的旁支后裔)整个家族;楚灵王杀侄即位,又因弟弟子比作乱只身逃亡身死,而子比又因为小弟弃疾的反叛而自杀,弃疾上位为楚平王;末代楚王负刍也是杀弟上位的。光是司马迁《史记·楚世家》里就有这么多明确记载的父子、兄弟、叔侄相残,难保传承中还有其他。楚王们对亲情如此淡漠,更何况对他人、他国,只能更狠,扩张也自然更快。


五,周室衰微。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113ef0008ff873db4e709\

卷舒风云润天地


周成王时期,封楚人首领熊绎子爵,位于荆楚地区。楚国建国之初领土有多大现在已经无从考证,就凭国君是子爵,乘坐柴车身穿破衣跋山涉水朝见周天子,贡品仅为桃木弓、枣木箭,而且在岐阳会盟时,熊绎只能管理置茅缩酒,无资格参与诸侯会盟,可以想象那个时候楚国有多穷,国君地位多么低下。

周昭王时期,昭王征楚溺水身亡,周王朝也由盛转衰,楚国则日益发展强大。周穆王西征,东土的徐偃王举兵伐周,穆王向楚国求援,楚国出兵破徐,更加看不起周王朝。

西周时期楚国尚不敢与中原各国争锋,而是向南发展,到了东周时期,就国土面积而言楚国已经是一个大国了。经过成王、庄王的发展,楚国国力更加强盛,已经不满足偏安一隅了,特别是楚庄王“问鼎中原”并于邲大败中原霸主晋国,这也让中原各国尊楚庄王为霸主。战国初期,楚悼王任用吴起变法,使楚国国力更加强盛。楚威王时期灭掉越国,江浙一带也纳入了楚国版图。

现在我们再看西周初期的形势图,楚国位于长江北岸,也是周朝最南端的属国,而中原是国满为患,这就意味南边有广阔的土地供楚国发展。在古代农业社会,土地就是生产力。所以在西周时期楚国并未往北发展,而是往南边闷声发大财,到了东周时期国力强盛可以与北方中原各国一较高下的时候再出兵中原。刚创业的小公司如何发展也可以借鉴楚国由弱变强的经历。



风过留痕63


其实这个问题,也相当于问:为什么战国时期有战国七雄,到最后却是秦国统一了天下,建立了秦朝。

这样的问题有答案吗?有,但是答案又不固定。因为历史的跨度太长,而这漫长的岁月里,一点小小的意外,都会让最后的结果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春秋晚期的楚国

我们可以说秦国最后能够统一天下是偶然,我们也可以说楚国能够称霸长江流域也是偶然。因为在一开始,其实各方的起点都是差不多的,都有强大的机会,也都有灭亡的危机。

西周时期,在武王以及成王、康王时期,周天子的统治是比较稳固的,也就是说,当时还没有哪个诸侯国可以抗拒周天子的权威。而此时比较强势的诸侯国,则是晋国、鲁国、齐国等国,其余国家虽然小弱,但却还是有大大的发展机会的。

我们现在来说说楚国,楚国的开国之君是鬻熊,但实际意义上是他的曾孙熊绎开创了楚国。鬻熊在商朝和周对立的时候,审时度势,投靠了周文王得阵营,之后还参加了灭商的战争,得到周王室的信任,赐给了他一个“子”的称号,而熊绎则因为在周公灭管蔡时提供帮助,被封在楚蛮,“楚”的国号可能就是这么来的。

熊绎

按照规制,楚国国君的爵位只是子爵,而子爵的封土只有方圆五十里,也就是丹阳这块地方了。然而,楚国爵位虽低,但是其心不小,在之后历代国君的共同努力之下,楚国在周共王时期,已经是十分强盛了,到了周昭王时期,楚国几乎完全可以和周天子平分秋色了。当时的周天子,也就是周昭王,也是深深感受到楚国的威胁,所以他亲自南征,想要一举扫除楚国,然而,他的大军在渡汉水时被风浪打翻船只,全军覆没了,甚至他自己都没有回来。

周昭王

这一段历史,相比较战国又要早几百年,具体的细节我们已经无法得知了,甚至此时楚国的君王的生平,我们都无法得到一个大体的概述。然而,楚国终究是强大了,而且他还是诸侯国中吞灭小国最多的国家,这一切总得有个原因。为什么是楚国而不是其他国家称霸长江呢?难道是楚国国君立志图强,而其他国家的国君都在享受难得的悠闲时光?亦或者像战国时期的秦国一样,楚国接连着都是贤君在位?这都有可能。总之大争之世,凡有血气,必有争心,由弱变强,也只是寻常之事罢了。

楚国文物

(全文完)


小文章大视野


国家发展的大小强弱,主要在于国家领导者的领导。楚国之所以能成为强国,主要是因为楚国出现了一些积极有为的杰出的君主。

西周初分封诸侯,是分地盘给宗室和有功的大臣。当时分的地盘大小不等。后来,有的大诸侯地盘逐渐变小,而有些小诸侯地盘却逐渐变大。这是因为互相兼并。至战国时期,西周初时的八百诸侯还只剩下七家,而其中的韩,赵,魏三家,原本只是晋国的大臣,却因为主人积极有为,竞成为诸侯,跻身七雄之间。其余那些诸侯,包括鲁,宋,郑这些开始时的大诸侯,都烟消云灭了。

楚国是在周成王时才得封地的,"而封熊绎于楚蛮,封以子男之田,姓芈氏,居丹阳。"按当时封地,是按爵位封的,子男是比较低的爵位,封地应不大。

到了周夷王的时候,楚国君熊渠开始向周边扩张。再之后,到楚武王熊通时,不仅征伐他国,且不听周朝号令,自己称王。到楚庄王时,又击败了中原大国宋国,并进一步向周围扩张。

楚国真正强大以至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是楚庄王。

楚庄王初继位时,不理朝政,终日喝酒玩女人。大臣伍举以寓言劝谏庄王说;"有只鸟待在土山上,三年不飞,也不鸣叫,这是什么鸟啊?"庄王回答:"三年不飞,飞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之后,又有大臣苏从以死进谏。于是,庄王乃罢淫乐,杀了百名庸官,将伍举苏从等正直的大臣委以重权,国人大悦。是岁,灭庸。六岁伐宋,获五百乘。十三年灭舒。十七年春,克郑。夏六月,大败晋师于河上。

楚庄王死后四十年,楚灵王三年会盟天下诸侯,继晋国之后,成为中原霸主。

所以楚国强大,是因为出了武王,庄王这样的英雄之君主啊!

欢迎点评。


WM晓奇


话说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先说南方为什么会出现楚国这样一个几乎占满了整个长江中下游流域的幅员大国。因为当时中原是经济实力、文化发展都最顶级的地区,所以相对后进的南方要想竞争和生存,必然要统一起来一致对外才有希望。而中国诸国要想去扩张,目标也首先是同在中原的富饶地区,而不是荒蛮的南方地区。

而为何是楚国完成了统一南方的大业呢?这和为何统一中国是由秦国来完成,有同样可以分析得出的结论。那就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楚国最大的特质是什么?那就是统治的基础势力。相比起燕齐赵魏韩,或是秦国,楚国的王权并不强大,它更像是一个部落联盟性质的集合体。也因为这,幅员辽阔的南方能够集合在一起,而不是内部互相消耗,造成分裂;但也因此,而无法积攒起更强大的力量,对外出击。


马岛之战


首先,在南方,发展成超级大国的应该不仅是楚国。吴国和越国也都曾经所向披靡,其国家也都曾经称霸一时,有超级大国的派头和实力。只是楚国在整个春秋战国坚持了下来,虽然也曾不止一次衰败,但都能够翻身,重新变得强大。

其次,楚国能够长时间坚持和不断壮大——在战国时期成为超级大国。主要原因是这个国家能够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不断求变求新,坚持改革。锲而不舍。


阿岔视角


周初南方没有强国,汉水流城有些小国。成王封熊釋做楚小国君。岐阳大盟会,派熊繹和鲜卑看守祭神火堆。后来楚国强大。

春秋时期楚先后吞併四十五国,不断扩大土地。楚国国君自称是蛮夷,专力攻伐华夏诸侯,五年不出兵,算是莫大的耻辱,死后见不得祖一元。因为楚国好战,又经常取得胜利,国境扩大了,居住在国境内的长江流城蛮人,淮河流域的夷人次及被征顺的华夏诸国人,经长时期的文化交流,融合成巫文化中渗入华夏文化的楚国文化。原来局限在黄河流域的华夏文化,通过楚国伸展到吳越,楚国开发长江流域。


三兴771


如今楚地江浙鄂也是人才济济发展领先,那时文屈原武项羽本可灭六国统一但生不逢相无良王終成大撼,被那无耻小人刘邦得势实在是我中华之悲哀,如果亡秦必楚的大楚兴我中华之后代都像现在的两江一样发达多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