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根結底,六國被滅是自己玩崩了,尤其是魏楚齊趙

秦是沒有明確目標要統一天下當皇帝的,是實力強大後的自然而然,民眾(主要指貴族階級)也不是那麼好接受的,畢竟大家以前都是趙國人,楚國人,齊國人之類的,經過秦郡縣制的改造,大家對這一套都熟悉了,有了既定目標,也容易接受。自亡易,人亡難。

歸根結底,六國被滅是自己玩崩了,尤其是魏楚齊趙

歸根結底,六國被滅是自己玩崩了,尤其是魏楚齊趙。秦國沒能力在他們鼎盛時期強吞。秦統一六國是因為六代無昏君,但同時也是因為對方出現了昏君。戰國初期,魏國首霸。自魏文侯以下百年,秦國飽受打壓。此時秦國首要任務是圖存,其次才是圖強。首先秦武王,秦國只是國力復強的步驟,不具有絕對優勢,根本不用考慮。再次,秦惠文王。

歸根結底,六國被滅是自己玩崩了,尤其是魏楚齊趙

秦惠文王時期是秦國發展的一個關鍵。秦國國力得到極大的增強,老霸主魏國衰弱,本來是一個絕佳的機會。但是齊國楚國同時崛起。齊威王,齊宣王。楚威王,楚懷王,甚至魏襄王都不弱,都沒有給他太多機會。前期三國一起給魏國挖墳,後期齊國和秦國唱雙簧坑楚國。面對這幾個秦國只能撈點好處,隨時有崩盤的風險。秦昭襄王,前期不變,甚至差點被打廢。還記得函谷關裡的匡章老哥不?

歸根結底,六國被滅是自己玩崩了,尤其是魏楚齊趙

此時最強的其實是齊國,雖然國力不如,但是國際聯盟在手。但是齊閔王玩崩了。這時秦國有了最好的機會,然而趙國不知什麼時候出了個趙武靈王,趙國國力日強。長平之戰,秦國打廢了趙國。但是楚魏復強。秦始皇能贏,實際上也是因為六國自己出現了混亂。 第一個是魏國,魏國沒能解決三晉和滅秦的戰略困境,被鎖死。其他人才有機會。

歸根結底,六國被滅是自己玩崩了,尤其是魏楚齊趙

第二個是楚國,魏國戰敗,楚國勢力暴增。但是齊宣王和秦惠文王不約而同的狂幹楚國,楚國成了出頭鳥,大哥的椅子沒坐熱就被田闢疆和嬴駟給拆了。第三個是齊國,滅燕吞宋,只要成功了其他人就別玩了。但是崩盤了。第四個才是秦國。第五個理論上是趙國,秦國看到苗頭,先把趙國幹垮了。避免自己擴張時被幹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