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敗蘇寧國美的零售巨頭:年入3000多億,還是阿里的最大對手!

消費支出跟人們生活水平是成正比的,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升,消費支出也在不斷增加,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國內零售業的發展。什麼是零售?簡而言之,零售就是商品經營者或生產者把商品賣給個人消費者或社會團體消費者的交易活動,國內互聯網發展起來之後,零售活動已經突破傳統的店鋪,誕生了更加便利的零售方式,比如說上門推銷、電商平臺銷售等。其中電商已經發展成零售的新渠道,各大電商平臺的出現給國內零售業提供發展的契機。

打敗蘇寧國美的零售巨頭:年入3000多億,還是阿里的最大對手!

近日,德勤(Deloitte)發佈了《全球零售業力量》報告,該報告公佈了截至2018年6月止的2017財年數據,確定了全球250家最大零售商,給出排名統計,並且分析其在各自地區的發展情況等。在上榜的250家零售企業中,美國以79家的絕對優勢奪得第一,接著是31家的日本、19家的德國,英國14家、中國14家、法國12家。

從整體上看,歐洲的250強零售商最多,總共有87家;在零售商規模上,最大的當屬德國,平均零售收入為247億美元,比181億美元的平均值要高出許多。榜單前五分別是沃爾瑪、好市多、克羅格、亞馬遜和施瓦茨,這些零售巨頭的營收都過千億美元。

打敗蘇寧國美的零售巨頭:年入3000多億,還是阿里的最大對手!

中國上榜的14家公司,排名最高的是京東,在零售250強中排第20名,較上一年提升了8個名次,總營收為536.01億美元,其中零售收入為490.8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325.4億),零售收入佔總收入的比值高達91.6%。剩下的13個分別是蘇寧、屈臣氏、華潤百家、牛奶國際、唯品會、國美、永輝超市、周大福、百聯股份、統一超商、物美、重慶百貨、王府井百貨。除了京東,在這些公司中我們最熟悉的當屬蘇寧和國美。

打敗蘇寧國美的零售巨頭:年入3000多億,還是阿里的最大對手!

蘇寧和國美是國內零售業兩大巨頭,蘇寧跟國美之間的競爭也是非常激烈,但是近幾年蘇寧一躍而起,而國美卻沒落了。蘇寧零售營收為278.01億美元,直接跟第一名的京東差了220億美元;國美本次排名第七,較去年跌了兩名。京東憑藉超強實力打敗蘇寧和國美!

打敗蘇寧國美的零售巨頭:年入3000多億,還是阿里的最大對手!

看到這,相信有朋友就開始質疑了,京東的最大對手阿里巴巴怎麼不上榜?難道阿里巴巴不如京東?其實不是這樣的,阿里巴巴集團雖說也做零售,但是他更是一個綜合性的企業,因此沒有被作為零售企業列入本名單。值得一提的是,法國零售巨頭家樂福要求德勤不要把自己列入名單,看來家樂福甚是低調。

打敗蘇寧國美的零售巨頭:年入3000多億,還是阿里的最大對手!

京東近幾年做的確實不錯,線上、線下一把抓,在線上跟阿里打得火熱,在線下就一直跟蘇寧易購糾纏著。眾所周知,馬雲曾提出“新零售”,在2017年7月,劉強東又提出了“無界零售”這一新概念,“場景無限、貨物無邊、人企無間”這就是無界零售的簡單表述。2018年,京東的無界零售成效顯著,零售業績的全面增長,京東的零售營收從357.77億美元一下子飆到如今的490.88億美元,盈利也創新高。

打敗蘇寧國美的零售巨頭:年入3000多億,還是阿里的最大對手!

近年來,京東狠抓技術和服務,“亞洲一號”超大型智能物流園區的全面投入,使得京東物流更加科技化、智能化;無人機、智能分揀中心、全流程無人倉等設備,提升了京東物流效率。在物流方面,由於順豐得節節敗退,京東也逆流而上,根據國家郵政局公佈的數據,今年春節2月4日到2月10日,全行業完成業務量6887萬件,其中京東物流市場份額佔比最大。我們可以預見的是,未來京東這個年入3000多億的巨頭將在零售這方面會做的越來越好,將會繼續保持第一的位置,這一點就讓時間去見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