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恶的营销,“我没爹爹,我娘是在窑子做鸡的”

营销,从诞生那天起就充满了罪恶!

罪恶的营销,“我没爹爹,我娘是在窑子做鸡的”

回家看看你的快递,有多少东西是你必须要使用的,还有多少东西是你很少使用的,还有多少东西是你从来不用的,可是为什么你会购买从来不使用的东西呢?因为营销充斥在我们的身边,电视购物、电梯广告、商场促销、街边拉客、短信广告、自媒体诱导等等,总之我们每天接触到最多的可能不是你的爱人,不是你的孩子,也不是你的父母,更加不是你的朋友,接触到最多的信息就是垃圾广告,而这些垃圾广告无一不是要你付钱买东西的。

罪恶的营销,“我没爹爹,我娘是在窑子做鸡的”

其实,为什么你会买一大堆无用的东西,原因是你当时的感性超越了理性,如果人们都是理性购物的话,那么我想根本就不需要营销的存在了,只需要客服,因要找到你理性需要的东西在什么地方售卖,然后有客服为你提供购买以及售后服务就可以了,并不需要他(她)天花乱坠的给你说怎么怎么好,因为原本就是你需要的,所以,常规意义上说的营销技巧,其实都是怎么让你从理性的选择转变到感性的选择,人一旦感性了,就会做出不理性的行为。

罪恶的营销,“我没爹爹,我娘是在窑子做鸡的”

罪恶的营销技巧一:沟通的艺术

要想营销自己的产品,首先要和客户建立沟通,而沟通是一门特别复杂的学问,有很多时候,沟通的能力甚至超越你本身的专业技能,所以沟通很重要,也是营销的第一步,如何做好与客户的沟通呢?我们举一个例子说明——《信息的获取》

罪恶的营销,“我没爹爹,我娘是在窑子做鸡的”

我们和陌生客户沟通的时候,我想更多的是先获取客户的信息,而不是一上来就售卖自己的产品,因为你不知道客户的情况和需求点,你根本没法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点去营销自己的产品,而如何获取客户的信息就变得尤为重要,这里我们尝试以下四种沟通交谈方法:

1、审问型

我:“先生,您贵姓啊?”

客:“免贵姓杨。”

我:“您今年多大啦?”

客:“今年34了。”

我:“您老家是哪里的啊?”

客:“我老家河南的。”

简单的三个问题,不过回答了这三个问题之后我想你的客户心情一定不会太好,因为感觉像你在审问他一样,这种是典型的信息不互动,因为人与人之间天生有一些壁垒和屏障,特别是陌生人之间,大家总是担心自己付出更多而得到更少,所以在信息的获取上一样要遵循公平的原则,那就是你想要得到客户的三条信息,你应该同样的给予客户你的三条信息,这是最起码的交换标准,甚至你得给予客户更多的信息,这样子客户才会减少一点防备,不会感觉到不公平的存在,尤其是现在的社会状况,个人信息的不断泄露,已经让人们越来越重视个人隐私的保护,以前我们经常说西方人交谈轻易是不会询问对方的财务状况的,例如不会轻易的问对方“你工资多少钱呀?”,而在国内,以前两个人相互之间询问工资情况是比较正常的谈话内容,可是现在我们也不大会轻易地问对方这种问题了,因为财务状况涉及到个人的隐私,大家都比较会保护自己的隐私,所以这时候要想了解对方的信息,那么相对较好的办法就是用自己对等的信息去交换,这就是沟通过程中的“信息对等原则”。

罪恶的营销,“我没爹爹,我娘是在窑子做鸡的”

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同样的三个问题换一种方式去问的话,可能就会容易一点,这就是第二种:

2、交互型

我:“先生,您好,我姓杨,您叫我小杨好了,请问您贵姓啊?”

客:“小杨您好,我姓杨。”

我:“杨先生,您好,我今年38岁,请问您今年贵庚啊?”

客:“哦,我今年啊,34了。”

我:“杨先生,我老家是河南的,请问您的老家是?”

客:“你也是河南的,我也是诶。”

这个时候同样是询问了对方三个问题,但是不同的是,先告知了自己在这三个方面中的信息,然后希望交换对方这三个方面的信息,感觉上就会友好许多,对方不会感受到审问的气息,而是像普通朋友一样在交互着聊天,因为得到了我的个人信息,所以对应的对方也并不会太排斥交换他的个人信息,所以,这种信息交互型沟通就要优于审问型的沟通。

罪恶的营销,“我没爹爹,我娘是在窑子做鸡的”

3、夸赞型

我:“先生,您好,我姓杨,您叫我小杨好了,请问您贵姓啊?”

客:“小杨您好,我也姓杨。”

我:“哎呀,杨先生,我们是本家呀,真的很荣幸呢,我今年38岁,请问您今年贵庚啊?”

客:“哦,我今年啊,34了。”

我:“啊!您有34岁啦,真的一点瞧不出呢?我还以为您才二十五六呢?”

客:“哪里哪里,你过奖了,我老了老了。”

我:“您谦虚了,您真的显年轻呢,请问是哪一方水土让您皮肤这么好啊?您老家哪里?”

客:“哦,我老家是河南的,小杨你呢?”

我:“意......嫩也是河南的,俺也是呢,俺俩是老乡来......”

大多数的人都是顺毛驴,喜欢听顺耳的话,所以夸赞别人的聊天方式易于打开陌生人之间的防备心,容易比较快速的切入,我常常说,如果你可以调度一个人的情感,那么这个人一定会对你印象深刻甚至愿意为你做一些事情,比如说我们看一部电影,如果这部电影能够让你流泪,那么多半你会给这部电影好评;看一部小品,能够让你大笑或者哭泣,同样也会好评,而同别人吵架,别人说的话把你气的半死,虽然不会给好评,但是会对对方印象极度深刻,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保健品能够把一些老年人忽悠的倾家荡产、六亲不认也要买的原因,因为他们从情感入手,把客户当成自己爸爸妈妈一样孝顺、服侍,首先从情感上让客户认同,客户还有什么不会认同你呢?这也是我们要说的第四种方式。

罪恶的营销,“我没爹爹,我娘是在窑子做鸡的”

4、情感型

在描述情感型对话之前先举一个韦小宝的例子,为什么陶宫娥会对韦小宝推心置腹,就是因为韦小宝说了一句“我没爹爹,我娘是在窑子做婊子的。”陶宫娥立刻泪流满面,紧紧的拉着韦小宝的手,并且打心里把韦小宝当成自己的亲侄儿一样看待了。为什么陶宫娥会这样,因为她觉得韦小宝肯和她说出最隐私、最污秽的出身,把这种不足在人前说起的私隐都告诉她,一定是对她极其的信任,况且这是伤心的事情,悲惨的往事,原本就加了很多同情分,所以韦小宝这样说不仅仅是暴露了自己的私隐,同时还有个很重要的作用是示弱,人们总是不自觉的喜欢和不如自己的人在一起,这样才能显出自己来,有多少人愿意整天做绿叶,一辈子没机会做红花呢?那么,接下来的对话就变成了这样:

罪恶的营销,“我没爹爹,我娘是在窑子做鸡的”

我:“先生,您好,我姓杨,您叫我小杨好了,请问您贵姓啊?”

客:“小杨您好,我也姓杨。”

我:“哎呀,杨先生,我们是本家呀,真的很荣幸呢,我今年38岁,请问您今年贵庚啊?”

客:“哦,我今年啊,34了。”

我:“啊!您有34岁啦,真的一点瞧不出呢?我还以为您才二十五六呢?”

客:“哪里哪里,你过奖了,我老了老了。”

我:“您谦虚了,您真的显年轻呢,请问是哪一方水土让您皮肤这么好啊?您家是哪里?”

客:“哦,我老家是河南的,小杨你呢?”

我:“我......我......”(眼泪浸湿了眼眶)

客:“小杨,你怎么了?”(一脸懵逼)

我:“杨先生,不瞒您说,我......我是个孤儿,没有家”(眼泪夺匡而出)

客:“小杨,小杨,别难过,别难过,你......我......”(居然不知道该如何安慰,反而感觉自己心生愧疚,尽然眼角有些湿润)

这就是为什么有些选秀节目总是有一些选手会有一些悲伤的故事,可能故事讲的精彩,能够打动评委的感情就会有不一样的结果,即使才艺不怎么样。

罪恶的营销,“我没爹爹,我娘是在窑子做鸡的”

以上举例皆为虚构,只为了更直观的描述沟通场面,我们其实只要弄明白一点,那就是罪恶的营销无非是让你动情,一旦你感情被波动,那么你基本上就输了,关注产品本身的特性,而非关注背后的东西,我们才能够真正的理性消费。

罪恶的营销,“我没爹爹,我娘是在窑子做鸡的”

大家一定看过冬天在雪地里支个匾,撒上玉米粒捕鸟吧,诱饵是怎么一步一步的将鸟儿引导到匾中最后被捕鸟者捕获的,其实很多时候营销也是需要分步骤引导消费者的,敬请关注下篇文章《罪恶的营销,你特么让我直接买不就完了,为什么要让我下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