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昆仑大峡谷

别样昆仑大峡谷

作者 郑宜瑾

题记:极目远眺,草地尽绿如湖,雪峰鲜亮巍峨。

(一)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读毛泽东的词作《念奴娇·昆仑》时,还没见过昆仑山的模样,可我一直想象,她的巍峨、博大、绵长,直至心底震撼。

“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诵读屈原的《涉江》,我又对昆仑出美玉,充满了好奇和向往。

昆仑早在心中。直至当兵来到和田,而后留在和田工作生活,才有了与昆仑“相濡以沫”的日子。

和田多浮尘,哪怕相距不过区区十几公里,也难睹她的真容。只有在雨后,晴空万里,浮尘了无踪迹了,昆仑山才能真真切切地呈现眼前。那种壮美,让人久久凝望……

其实,进入昆仑怀抱已经好多次了,但我就像一个玩性正浓的孩子,从未认真体味昆仑山那种厚实和温暖。一次次进入,一次次迷茫,昆仑山依然迷雾般笼罩心头。而这次同文友一起踏访昆仑大峡谷,才对昆仑山有了别样的感悟。

(二)

立秋时节,我们一行9人,分乘两辆车,从兵团牧场出发,沿着奴尔河,向昆仑山中的雪域牧场(亚门草场)行进。

公路沿着奴尔河蜿蜒而上。车子穿越一座座山包,目光也潮水般向前涌去。这里是昆仑山的前山区,车窗外的山包起伏着、喘息着,就像我此刻澎湃的心情。

奴尔河并不陌生。十几年前,我曾和同事在奴尔乡的一个村庄租用了两头毛驴,沿奴尔河床向草场踏歌而行。湍急的河水,憨厚的牧民,零星的白杨树,伴随着我们。从早晨天刚蒙蒙亮,到夕阳西下,才抵达了草场。而后,在青草的清新中飞奔,呼喊,放松心情。晚上住在牧人的地窝子……如今回想起来,激情依旧。

时隔十几个春秋,我又抚摸着奴尔河上山了。与以往不同的是,沿河而居的农舍焕了新颜,崭新的安居富民房映着牧民的笑脸,给奴尔河谷增添了生动的内涵。而河两岸高凸的山包依然那样厚重、深沉,令人遐想。

河谷碧绿一片,山包上的草,从浅绿到翠绿,生机愈发浓烈了。羊群似闲庭信步,吃着、玩着、闹着。这是它们的家园,大可不必焦急。

越过高大的山包,海拔愈走愈高,翠绿的草场,高耸的雪峰,切切扑入眼帘。车子驶进昆仑大峡谷,恰阳光正好,草野无边。碧绿在我身边,白云也在我身边。那是一群又一群的羊儿,懒散地踱着步,或从我们身边走过,或立住脚好奇地盯着我们看。

(三)

昆仑大峡谷,海拔在2100至4500米之间,位于昆仑山中段。环顾,数座海拔超过6000米的山峰勾勒出昆仑山中段和东段的轮廓。大峡谷保持着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蓝天白云,空气清新,据说尤在夜间繁星点点,是最理想的日月星辰观测地嘿。这里,冰川雪峰与高山草地垂直分布,天气瞬息万变,常有“百步不同天”的气象。大峡谷有凯旋门、圣水湖、万年冰川、千年古树、玉女望夫峰等景点。

行走大峡谷,文友们都被眼前的景色所吸引,脸上无不显现出惊喜的神情。是的,作为长期在大漠边生活的人,对绿色的渴盼是很强烈的。如我,置身这一泓生机盎然的绿意中,神清气爽,人似乎也年轻了许多。大峡谷如铺上了绿色的地毯,脚踩步踏软绵绵的,情思也跟着软软起来。极目远眺,连绵的雪峰筑成了难以企及的冰川世界。我想,正是有了亿万年的冰川,才有了生命之水,才有了绿草如茵的草场和羊群,才有了和田绿洲和生机。

宽约3公里的峡谷视野开阔,羊群,游人,毡房,烘托出一派安宁而又热闹的景象。我们一边观赏美景,一边聊着昆仑山的前世今生。在凯旋门前,大家停住脚步,端详,留影。这是一座仿古建筑,中间两个高大的木塔,两边各有一个低矮的木塔相连,形成一个威武的凯旋门。在昆仑峡谷中,凯旋门肃穆、凛然,仿佛带来了金鼓之声。遥想当年,昆仑山深处也并非一片宁静之地。西域诸国间的相互攻伐,于阗国同吐蕃的争战,打破了昆仑的宁静。得胜凯旋之师的豪情,在昆仑之巅挥洒自如,回旋有声。

(四)

迈过凯旋门,穿行在熙熙攘攘的游人中,朝着下一个景观——塔格山进发。昆仑大峡谷是消夏避暑之地,这里游客众多,俨然一个热闹的集市。来的人多数是山下的维吾尔民众,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会攀登塔格山。塔格山就在眼前,两条用木板铺就的栈道直通山顶。栈道上长长的人流在缓慢移动,有的上山,有的下山,兴奋、疲惫写在了他们的脸上。爬山前仰望,觉得不甚高。我想,登顶应轻而易举。

但“近山跑死马”。我们一行9人,连同大人小孩,踏上了木栈道。文友宋先生的小女儿,八九岁的样子,咚咚咚地走在木栈道上,成了我们的领头羊。其余的人拾级而上,边攀登,边赏风景。我紧跟在小女孩的后面,不断超越前面的人,和往下走的人点头打招呼。起初脚步轻捷,慢慢就沉重起来。终于感到有些累了,扶着护栏休息片刻,这才发现已经上了近百米。再转身看峡谷,全然不同的景象:星星点点的蒙古包镶嵌在绿毯中,车辆、人群似要被绿浪淹没;周围的山峰高耸着,隐没在云雾中。雪峰更加明亮起来,寒气似乎正在朝我袭来。

和我一同停歇的是一家四口,维吾尔族人,来自和田县,暑期便全家出动,来此避暑游玩。儿子上内高班,女儿上小学,看得出这对夫妇对子女充满了希望。和我交谈时,脸上始终洋溢着微笑。这家人不着急登顶,看来是想缓足了劲然后再往上走的。我等不急,告别后继续前行。

缓一口气,走上几十个台阶;再缓一口气,走上一段木栈路……海拔逐渐升高,呼吸也有些急促了。登山过程中,我一直盯着山顶的亭子,那就是目标,再累,再难受,也要朝着目标一步步迈进。奋斗的过程,岂有轻松就可以达到目标的?

登山过程中,不时有下山的维吾尔族群众迎面走来,互相报以微笑。工作生活在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群众就是我的朋友、亲人,我们心心相印。让我感到温馨的是,登山的维吾尔族群众,有上班族的,也有私营个体的;有拖家带口的,有呼朋引伴的;有家境富裕的,有经济条件一般的;有城镇的,有乡村的。他们来自各个县市,共同欣赏昆仑山大峡谷的美景,和登山的乐趣。

呼吸急促,腿也有些酸痛,但终于到达山顶了,尽管气喘吁吁。极目远眺,草地尽绿如湖,雪峰鲜亮巍峨,此时我才悟出“一山还比一山高”的内蕴来。

(五)

下了塔格山,我们又看了微缩版的圣水湖,聆听了轰然作响的昆仑山涧;寻古追怀,探访了雅门遗址。崇尚自然,思绪万千。

巍巍昆仑,博大精深。昆仑大峡谷,别样迷人,让人流连忘返。大自然所创作的美景,其中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需要我细细品味、琢磨。我想,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毕竟人在大自然面前是渺小的。但追求美,表现美,是我的旅途,我的追求。

别样昆仑大峡谷

别样昆仑大峡谷

别样昆仑大峡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