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政协常委建言长租公寓管理:制定强制性装修技术标准

上海市政协常委建言长租公寓管理:制定强制性装修技术标准

近日,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政协常委屠海鸣拟于2019年上海两会期间提交一份提案,建议尽快明确牵头部门和相关管理部门,并专门制定出台适用于长租公寓的政策、标准和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多部门共同协作的全程监管体系和长效管理机制,以进一步促进长租公寓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提案称,仅2018年,全国就有多起疑似因长租公寓甲醛超标而导致租客生病的事件,上海也不例外。除了甲醛超标,还有由“租金贷”资金爆仓而导致的租户利益严重受损事件。2018年下半年,长租公寓“寓见”上海地区的数位租户被房东上门赶出,原因就是公司不再向房东支付房租。

“在上海的住房租赁市场,长租公寓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但不可否认的是,上述问题已成为亟待解决的严重安全隐患,应该引起高度重视。”为此,该提案提出了五个方面的具体建议:

第一,明确由房管部门(上海市住建委)作为牵头部门,并联合公安、金融、环保等部门共同建立联席会议制度,针对长租公寓的特点和问题,明确各部门分工、合作的具体事宜。同时明确规定,所有长租公寓的房源和租赁状况,都必须统一纳入上海住房租赁公共服务平台及其监管系统,并对其进行不定期抽查和专项整治。

第二,根据上述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的各自职责分工,对全市的长租公寓市场进行全面而细致的调查,摸清基本现状、运营特点、存在隐患等。在此基础上,研究具体对策,专门制定适用于长租公寓这种新型住房租赁模式的相关政策法规,无论是长租公寓自身的投放运营,还是房管等部门全程监管体系的建立,都要有法可依,有据可依。

第三,针对甲醛超标问题,制定具有强制性的长租公寓装修技术标准,明确所用装修材料必须符合环保要求,从装修完到入住至少相隔多少天等也必须有相关规定。引入权威的装修监理机构和第三方空气质量检测机构,要求运营方在将新装修房源对外出租前,必须首先对装修质量和室内空气质量进行检测。

考虑到长租公寓的特点,还要加强对其房源内部结构、装修质量、消防安全等监管,敦促企业制定和完善地震、火灾、公共卫生、治安事件、设施设备突发故障等各项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租赁住房的设计应符合单间租住人数和人均居住面积标准,以避免“群租”现象。

第四,加强对长租公寓市场的资金监管,可考虑设立“企业保证金”制度,并开设押金监管账户。所谓“企业保证金”制度,即由长租公寓运营企业机构向政府指定或推荐的第三方资金监管机构缴纳一笔保证金,一旦出现资金兑付难问题,便可动用这笔保证金。

同时,根据上海已出台的规定,严格规范个人“租金贷”业务,不符合相关准入条件的一律叫停,以尽可能地避免金融风险。此外,可由政府相关部门或协会牵头建立长租公寓企业租金贷款信息平台,便于了解和监测长租公寓企业的贷款信息和风险情况。

第五,建立长租公寓运营企业的信用管理体系,并纳入全市统一的征信平台。对于严重失信的企业,建立“黑名单”制度,对其今后在招投标、相关资质申请等过程中,采取“一票否决”,并加大惩处力度。

上海市政协常委建言长租公寓管理:制定强制性装修技术标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