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這7種表現 說明你把孩子教育的非常好!他會越來越優秀

我們常說,養育孩子,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但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的不光是孩子,更多的是父母。人成長有三個階段,家庭,學校,社會。而對一個孩子最重要的便是人生開始階段的家庭教育。事實證明,很多孩子成功的基礎和關鍵就是傑出的家庭教育。

孩子有這7種表現 說明你把孩子教育的非常好!他會越來越優秀

新時代的父母已經對自己要求很高了,即便將孩子撫養得很好,有時也會對自己不滿意,很喜歡跟“別人家孩子”作比較!家庭教育這個話題越來越被大家重視,真正的家庭教育,就是父母的自我修行。如果在養育孩子過程中,他有這7個表現,說明你的教育很成功,來看看是哪些表現吧!

1、能承擔責任

昨天帶著兒子去超市置辦生活用品,走到零食區給兒子選購零食的時候。一位媽媽帶著4歲多的小男孩子也在選購,可能那個小男孩調皮了一下,把一些糖果類的零食掃到了地上。旁邊的工作人員趕緊過來撿,這位媽媽說道,你自己闖的禍,自己處理,小男孩脆生生的說,阿姨,謝謝你,這是我自己弄掉的,我自己撿就行。

小男孩媽媽也很禮貌的對工作人員說,讓他自己處理就好。小男孩彎著腰認真的撿四散落地的糖果。看著這一幕,心裡暖暖的,這位媽媽和孩子都好棒,這就是教養,也給我上了活生生的一課。

孩子有這7種表現 說明你把孩子教育的非常好!他會越來越優秀

2、會遵守規則

有些孩子總是視規則如無物,出門在外,隨地吐痰,破壞公物,公眾場所大聲喧譁等等。這雖然是孩子表現出的不當行為,但是卻直接證明了父母教育的失職。一些規則的設定就是一種約束,一種安全,一種大家和諧相處的手段。

我告訴兒子,出門在外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行為,不能給別人帶去麻煩。每次帶兒子出門,都能收穫一片好評聲。孩子能很好的遵守規則,說明家長教育過他遵守規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孩子樂於接受,說明孩子很懂事,這也說明家長教育的棒棒的。

孩子有這7種表現 說明你把孩子教育的非常好!他會越來越優秀

3、有自己的想法

家長對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尊重孩子的個性和發展,試著和孩子做朋友,傾聽孩子的意見和建議。而不是一味的什麼都替孩子做主,剝奪孩子思考和做主的權利。我覺得這點我和老公都做的挺好的,雖然兒子還小,但關於他的什麼事,我和老公都會和他商量,讓他說說自己的想法。

所以,現在有什麼事都會主動和我們說,有什麼想法也敢主動表達。

如果你家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敢做自己喜歡的事,說明家長給予他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家長對孩子教育的很好。

4、孩子能夠在你面前,表現出各種各樣的情緒

很多父母比較頭大孩子在自己面前“發脾氣”,也有很多父母管不住自己的情緒,會對孩子發脾氣。其實每個人都會有各種情緒,可我們都只會自己最親近的人面前表現出來,因為我們都知道,無論我們怎麼發脾氣,你身邊這個最親近的人都不會離開你。

5、孩子受傷或者遇到問題時,第一個想到你

大多數父母都會認為孩子在遇到問題解決不了的時候,都會找到爸爸媽媽解決,其實未必。這取決於你平時教育孩子的方式,如果你平時管教孩子的時候,表現的常是對孩子不滿意,就對他發脾氣,會導致孩子在你面前很膽怯,長期下去,孩子再遇到問題時,他就會先先判斷父母對此事件的反應,預測可能的後果。所有判斷都是基於孩子過去和父母相處的經驗。只有當孩子覺得會獲得幫助,遇到問題才會第一時間找父母。

如果孩子過去在外面受到傷害,找父母求助,而父母採取責怪的態度,孩子以後可能寧願忍耐痛苦,也不會找父母求助。

6、你會給孩子設置恰當規則,不擔心孩子反抗

負責的父母會引導孩子的行為,給他們設置恰當的規則,而不會因為擔心孩子不高興,就對孩子聽之任之。

完全被放任的孩子,未來會遇到很多麻煩。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家長需要根據孩子的年齡和發展特點,與孩子一起共同制定合適的規則;家長要以身作則遵守規則,貫徹執行規則,不輕易犧牲規則來取悅孩子;當孩子違反規則時,要讓孩子承擔自然後果或者邏輯後果,而不是懲罰孩子。

從小就要給孩子制定恰當的規則,包括:每天什麼時間該做什麼事,比如吃飯時間、睡覺時間;生活習慣規劃,睡前刷牙,換洗衣服,做家務;

7、聰明的父母應當懂得向孩子“示弱”

在很多家庭裡,強大的父母,弱小的孩子,成為親子互動模式的常格。然而“強父母、弱小孩”的模式卻也很容易令孩子積累一些弱小感,增加孩子消極的自我體驗,容易成為自卑、負性情緒的來源。

媽媽可以常對孩子說這幾句話:“……太厲害了,媽媽小時候還不會呢!”“……能不能告訴媽媽,怎麼才能像你做的一樣好呢?”“……媽媽有個請求,你來當媽媽的老師好不好?”通常情況下,當孩子發現連作為成人的媽媽不如她時,都是更添信心並樂於幫媽媽一起進步的。

凡事依賴父母的孩子,父母要善於示弱,甚至故意犯錯,以便喚起孩子對自己的擔當意識。比如,對於習慣媽媽幫他整理書包的孩子而言,媽媽可以在整理時故意遺漏一些東西,讓孩子次日上課時發現依賴媽媽帶來的不便,在這個基礎上,父母再提出孩子親自來整理的要求,一旦孩子“就範”,就及時鼓勵孩子的進步,以此類推,逐個擊破孩子依賴性較強的行為。他會更獨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