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理性决策与用户体验设计

  【人类的非理性决策】

  经济学家认为人类在决策时,会依据折扣效用,将决策选项各因素主管整合,形成一个总的主观价值进行比较,从而倾向选择那个价值更大的选项。这里,基本假设人类的决策是理智的、自私的、长期保持稳定的。

  然而,近年来决策领域的许多研究发现:人类很少做理性的决策。

非理性决策与用户体验设计

  心理学家发现,在决策时,人们还会受到选项、情景、个人特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

  1、人们更在乎损失

  Kahneman(2011)的研究指出,人们在遭受损失后感受到的痛苦与损失量并不成线性关系。比如,对于牧民来说,损失900头牛与损失1000头牛,前者的痛苦比后者90%的痛苦要更多。

  2、选项表达方式能够影响人们的决策

  以著名的亚洲疾病问题为例,一次危险的流感爆发入侵了,卫生部估计,如果人群没有接种疫苗,大约会死亡600人,现有两种疫苗可供选择:

  · 疫苗A,曾经使用过,预计能拯救600人中的200人。

  · 疫苗B,还在试验阶段,有1/3的概率拯救600人,2/3的概率无人获救。

  大部分人面对这样的选择都会选择疫苗A,他们喜欢确定的选项。然而,措辞经过修改后……

  · 疫苗A,曾经使用过,预计600人中会死亡400人。

  · 疫苗B,还在试验阶段,有1/3的概率让600人无一死亡,有2/3的概率让600人无一幸免。

  大部分人面对这一决策,会选择疫苗B。

  当选项以收益(拯救)来表达时,人们通常更偏向确定的事情,而完全相同的选项以损失(死亡)来表达时,人们更偏向于投机。选项的表达方式能够影响人们的决策,这一现象被心理学家称作——框架效应(framingeffect)。

非理性决策与用户体验设计

  还有许多人类非理性决策的例子,想要了解的朋友可以阅读《决策心理》等书籍。

  【利用人类决策的特点来帮助设计】

  支持理性的决策:决策支持系统

  计算机快速、稳定、精确,弥补了人类的缺点。人们使用计算机来辅助这些工作,决策判断也属于这样的工作。比如,人们在贷款前,会使用贷款计算器比较不同的贷款,帮助人们做出理性决策。

非理性决策与用户体验设计

  许多软件应用与商业网站就是为了帮助人们决策判断,在日常生活外也有许多软件协助决策,比如探索油矿的位置,水库蓄水量评估等。人类的感觉和认知通常是有偏见的,为了帮助决策,决策支撑软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提供所有选项

  2、帮助人们找到替代方案

  3、提供无偏见的数据

  4、不要让人们计算

  5、检查假设与判断

  说服和引导:决策引导系统

  鉴于人类的决策很容易受到影响,在对用户决策和行为的影响上,交互系统展示信息的方式十分重要。广告商和政治团队非常了解这点,他们常跳过数据,用突出的故事来设计宣传,从而唤起用户满足、享受、恐惧等等情感,以此引导人们做出非理性决策。

非理性决策与用户体验设计

唤起人们情绪的广告

  对比决策支持系统和引导系统

  为了更好地了解决策支持系统与决策引导系统的差别,对下面几个网站进行对比。

  CharityNavigator.org与慈善中国是决策支持网站,它们帮助人们不受影响地判断去支持哪个慈善组织。他们通过量化各项指标,方便人们进行比较,做出理性决策。

非理性决策与用户体验设计

  而FMSC与腾讯公益则为决策引导网站,它们通过照片、标志、链接等都是为了引导网站访客向慈善事业捐款。

非理性决策与用户体验设计

  本文通过比较这些网站,展示决策支持系统和引导系统的差别,两者并无好坏之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