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银行理财产品困局怎么破?代销与投顾或成出路

中小银行理财产品困局怎么破?代销与投顾或成出路

“不能承诺保本金保收益,还要把客户留住,这很不容易。”近日,一位农商行人士对《金融时报》记者坦言,资管新规落地以来,小银行所面临的净值化转型压力相当大。

2018年,资管新规的出台可谓是银行业的“头等大事”,银行理财如何转型成为业内人士热议的话题。虽然资管业务转型是整个银行业的共同课题,但《金融时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同于大型银行具备人才、资金、渠道优势,中小银行转型面临着更多的挑战。

“对中小银行而言,消化存量业务是关键,首先要保证存量业务不出问题、平稳落地。” 华创证券资产管理总部总经理屈庆表示。多数受访专家认为,中小银行资管转型归根结底是两个问题——存量业务如何化解与增量业务如何开展。

积极稳妥化解存量

“我认为对中小银行而言,更重要的是存量业务的化解。”屈庆认为,“过去几年,中小银行理财业务的扩张速度明显快于大型银行,这使得其在2016年低利率环境中的期限错配和高杠杆情况都更为严重,因而在去杠杆的时候,压力就更大。”

2015年至2016年间,很多中小银行在金融市场业务上采取的是一种“高举高打”的模式:一方面,在负债端,重视同业负债,加大同业拆入或回购,发行同业存单,在避开存款募集地理局限的同时,享受宽松货币带来的低成本同业资金;另一方面,在资产端,配置高收益率的资产,以尽可能地拉开与负债成本的差距,赚取利差。

据联讯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奇霖分析,在资管新规要求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之下,这种“高举高打”的获利模式变得难以为继。“以前客户买理财产品,都是看报价,不存在产品净值表现稳定性的问题。而一旦产品变成净值型以后,客户是否会继续购买这些产品,完全取决于这些中小银行主动管理能力是否强于同业了。”李奇霖说。

然而,投研能力差是中小银行普遍存在的问题。业内人士认为,那些此前没有接触过理财产品净值化的中小银行,无疑需要补非常多的功课。“资管新规及其配套细则中,关于不设置认购门槛、放宽投资非标额度限制和投资资本市场等内容,对银行理财是个利好消息,但相对来看,中小银行与大银行相比,则完全处于劣势。”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表示。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资管新规给予了较长的过渡期,但很多中小银行理财持有的或者通过委外账户持有的债券期限可能会超过2020年底,并且信用资质较低,这部分债券如何减仓是一个大问题。

“在过渡期内,即还没有完全实行理财产品净值化之前,对于中小农商行和城商行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是,要尽快把债券交易和投资的止盈和止损机制建立起来。” 华创资管债券投资总监王永舰认为,在资管新规背景下,止盈和止损机制的建立是防范产品出现流动性危机或兑付危机的一个重要方面。

代销或投顾值得探索

“中期来看,伴随着老百姓对净值产品的逐步认可,中小银行的理财业务还是会发展的,而代销或者投顾可能是未来中小银行理财的主要方向。”屈庆认为。

据屈庆分析,资管新规对理财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客观来说,缺乏投研团队、IT系统甚至缺乏合格投资者是中小银行的“通病”,这决定了很多中小银行并不具备开展理财业务的能力。但居民和企业在经历了短期的投资者教育后,还是会慢慢接受新的理财产品,因此,代销也就成为一种中小银行为客户提供理财产品的可行模式。

不过,屈庆强调,虽然是代销业务,银行不能只是“代销”,更应该全程参与到产品的运作中去,这需要银行做到:清楚市场方向,摸清客户需求,了解产品特点,熟悉机构投研能力,监控机构投资行为,合理评估产品业绩,并作出适应性的调整。

“如果银行不愿意代销其他机构的产品,而是希望自己的团队来做产品,那么投顾可能是另外一个选择。”屈庆认为,投顾的优势在于,资金在银行机构账户上,全程监控,避免了委外模式下,其他机构操作上的道德风险。更重要的是,聘请投顾可以帮助银行自己的团队更快成长,这也是很多中小银行愿意聘请投顾的重要初衷。

国海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靳毅则认为,一些中小银行退出理财产品发行市场是大趋势,未来银行之间理财产品的竞争将更为激烈。有能力建立管理团队的,可以扬长避短、重点突破,以特色型主动管理为主;没有能力建立主动管理团队的,基于原有资源禀赋,可以持续发力销售端,打造理财产品超市。

虽然从形式上看,代销和投顾业务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模式,但屈庆强调,两者其实本质上都是解决短期内银行投研能力不足的问题,而长期来看,银行的主要目标还是将自己的投研团队培养起来。

子公司设立任重而道远

中小银行资管业务转型路径或许可以从2018年以来一些中小银行的“招兵买马”中窥见端倪。例如,上海银行为其资管部招募负责理财产品创新研发、转型优化的产品设计人才;常熟银行则面向社会招聘财富管理中心负责人,其中一项职责就是负责推进有关高净值理财和私人银行理财的品牌推广、创新产品研发、业务系统支持等工作。

由此可见,加强投研与产品转型优化成为中小银行资管转型的重要方向。中信建投银行业首席分析师杨荣建议,在资产端上,中小银行要加快对直接融资市场业务的设计和布局;在运营上,要加强主动管理能力,提高资产配置效率;在渠道上,要实现资管与财富管理业务的结合。未来,中小银行需聚焦“固收+”的投资策略,形成固定收益、“固定收益+权益(或量化)”、股债混合、纯权益等多层次产品体系。

值得关注的是,截至目前,有包括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在内的20多家各类型商业银行宣布拟设立理财子公司,注册资金总规模逾1300亿元。对于大多数中小银行特别是小银行而言,是否也能获得这一“新牌照”,李奇霖认为,对于大部分中小银行来说,设立资管子公司很难。一方面,银行需拿出至少10亿元的资本金且还需满足一系列资质要求;另一方面,很多中小银行理财业务规模都不算大,设立资管子公司可能无法形成规模效应,反而会使成本进一步提高,利润下滑。

《金融时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事实上,目前很多中小银行的理财事业部制改革尚不彻底。2014年,监管层便提出了银行理财事业部制改革,要求银行理财业务部门按照单独核算、风险隔离、行业规范、归口管理等要求,开展理财事业部制改革工作。然而,相当多的中小银行在理财业务上仍存在着人员交叉、系统交叉、审批交叉的现象。因此,不少专家认为,这些中小银行尚且做不到理财业务实行独立考核机制和奖励机制,设立资管子公司就更加“任重而道远”了。

中小银行理财产品困局怎么破?代销与投顾或成出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