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森,上車

戴森,上车


顛覆之前,誰也不知道會成為“先驅”還是“先烈”。


近日,戴森公司宣佈,53歲的前英菲尼迪全球總裁羅蘭·克魯格將執掌戴森的電動車業務。而戴森內部也已經在電話會議上宣佈了對克魯格的任命,並將於4月份正式生效。這一消息引起市場廣泛關注。

戴森這家企業被中國市場所熟知是因為“吹風機和捲髮棒”,戴森在2012年憑藉顏值另類的“黑科技”小家電,將電吹風、吸塵器賣出了高於同行近10倍的價格”,並且獲得了市場的認可,甚至成為了家電行業中的“現象”級存在。

戴森,上车

一方面當時中國的中等收入群體規模不斷擴大,越來越多的人在消費中更加關注產品顏值、科技含量;另一方面戴森非常擅長營銷,對消費者的心理有豐富的研究,戴森曾在2002年通過另類、強勢的營銷,讓其生產的真空吸塵器順利拿下整個歐洲市場;也曾在紅極一時的美劇《老友記》中鋪天蓋地地安利吸塵器,讓戴森在美國成為時尚符號之一。

這樣一家生產小電器的企業,所創造的利潤讓其創始人詹姆斯·戴森登上了英國首富寶座,也成為了目前世界上最有錢的一位發明家。1月22日,有數據顯示,2018年戴森年利潤突破11億英鎊大關,詹姆斯·戴森坐擁138億美元的淨資產(約人民幣1223億元)。

戴森,上车

那麼,在小家電市場裡風生水起的戴森轉向汽車行業,還可以一如既往地所向披靡嗎?

事實上,戴森一直都有一個造車夢。上個世紀90年代,戴森專注柴油廢棄捕集系統的研究,並研發出幾款產品,但由於當時的汽車製造商不感興趣,導致該項目最終夭折。不過,戴森並沒有就此放棄,轉向家電行業的同時一直致力於新的電池技術開發。

2015年,戴森花費9000萬美元收購了固態電池創業公司Sakti3(全球固態電池研發三巨頭之一),隨後宣佈投資14億美元建設固態鋰電池廠。

2017年,戴森開始建設全球供應鏈控制中心,並且得到了英國政府的電池發展專項資助。

2018年,戴森斥資1.16億英鎊,把2017年收購的Hullavington機場改建為電動車測試中心。

此外,戴森為了讓電器內的馬達在性能和噪音上達到完美平衡,每年會花費3億美元研發最優秀的電機馬達,其認為這一技術可以應用到汽車製造中。

而在人才方面,從2013年開始,戴森就陸續挖角勞斯萊斯、路虎、賓利、特斯拉、阿斯頓·馬丁等全球知名汽車製造企業的研發、技術人才,並組成了一個超過400人的研發團隊。

可以說,戴森的這場造車夢是“蓄謀已久”,多年的技術研發、人才儲備都是為了實現40年前詹姆斯·戴森的初心。但是,汽車真的那麼好造嗎?

戴森,上车

對於一個專注家電製造的企業來說,戴森在製造技術、全球供應鏈運營方面擁有極大優勢,而其多年來積累的資本也足以讓戴森邁入“造車”這個門。

但是,汽車製造並非簡單地將零件拼裝在一起,而是一個複雜的現代化工業產品,調研、設計、研發、測試、製作等每一個步驟中都包含了大量繁複的工作,其技術門檻遠遠高於家電行業。不僅如此,還要確保產品的安全性,提供良好的使用體驗。有研究報告顯示,一輛普通燃油車的研發週期一般在3年以上,想要實現量產,所需時間或許還更長,而電動汽車的零部件供應鏈更加複雜,還要涉及智能互聯技術等。

另一個讓人擔憂的是資金的持續性投入。去年,戴森宣佈投資20億英鎊研發電動車,市場普遍認為20億英鎊對於造車來說只是“杯水車薪”。燒錢大戶“特斯拉”2018年每分鐘燒掉6500美元,去年登陸紐交所的蔚來汽車至今仍處虧損狀態,而那些前赴後繼地進入新能源汽車領域的造車大戶們,都在“量產”與“交付週期”上盤旋不前,鮮少有能夠突破重圍、賺取利潤的。

對戴森來說,造車夢無異於一場“豪賭”,既要加碼電動汽車的生產研發,還要保住家電業務的本。所以,長時間來看,戴森或許會面臨較大的資金壓力。

戴森,上车

事實上,在戴森之前,已經有很多科技企業走上了造車這條路。蘋果的造車項目集結各路人馬,最終還是以砍掉自動駕駛部門告終;谷歌在那輛呆萌的自動駕駛汽車“螢火蟲”退役後,就放棄了在造車這條路上單打獨鬥;Uber與各大汽車製造商建立合作,最後卻因自動駕駛發生車禍深陷輿論漩渦。

再看國內,阿里巴巴押注小鵬汽車,騰訊領投蔚來汽車、聯手廣汽,百度中意威馬汽車,滴滴出行牽手北汽、車和,遠赴美國的賈躍亭還一度試圖用造車來做平“槓桿”。

技術帶來的變革,正在深刻地影響著這個社會,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互聯網、人工智能、新能源產業的相互滲透和發展,讓科技企業們看到了一個能夠與傳統行業完美融合的機會,而那些傳統汽車廠商也不願錯過這次浪潮,大眾計劃2025年推出80款全新電動車型,沃爾沃承諾從明年開始只生產電動和混合動力汽車,寶馬計劃與Solid Power合作開發固體電池,豐田發佈了其在國內的首款量產純電動SUV。

這些附帶“高科技”含量的汽車,也許最終會顛覆出行的生態。但是在顛覆之前,誰也不知道會成為“先驅”還是“先烈”。

戴森,上车

除了老牌巨頭和行業新貴的相互“廝殺”,汽車產業的生態也發生著潛移默化地改變:汽車產業的聚集中心,正隨著技術的發達和“能源危機”的告急,從過去傳統汽車大國德國、日本、美國等地向東南亞、中國等地轉移。特斯拉在上海建廠、戴森宣佈將總部從英國遷至新加坡就已證明了這點。

一方面,中國、東南亞等地對新能源汽車有更多實際的政策支持,比如中國免徵部分新能源汽車的購置稅,自用新能源汽車貸款最高發放85%,商用新能源汽車貸款最高發放75%等,泰國也削減了新能源車輛10%至30%的購置稅,這些政策為企業打好了消費者基礎;

另一方面,中國、東南亞等地的成本更低,尤其是中國,已經擁有了較為健全的汽車供應鏈體系,且從2018年開始我國的多行業都已放寬外資准入標準。

戴森,上车

從長遠來看,汽車工業是一個典型的資本、技術密集型產業,只要形成巨大的產業規模,就會對上下游產業起帶動作用,蝶變效應亦會讓原有的供應鏈體系更為完善。

而對企業來說,行至康莊大道之前,必先經過遍佈荊棘的小道,成,則功成名就,敗,則一敗塗地。戴森也好,其它試圖造車的企業也罷,變革這條路上,哪有“容易”兩個字?

戴森,上车

精彩回顧

2018經濟年報出爐,三句話看懂中國經濟!

任正非選擇回應一切

覺得好看 就點“好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