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吞併”萊蕪,山東加入“強省會”爭奪戰!

文 | xiao木

2019年新年伊始,山東又有大動作。

據新華社1月9日報道,近日,國務院批覆同意山東省調整濟南市萊蕪市行政區劃,撤銷萊蕪市,將其所轄區域劃歸濟南市管轄;設立濟南市萊蕪區,以原萊蕪市萊城區的行政區域為萊蕪區的行政區域;設立濟南市鋼城區,以原萊蕪市鋼城區的行政區域為鋼城區的行政區域。

至此,傳聞已久的濟南萊蕪區劃調整一事終於塵埃落定。

據山東省有關部門介紹,調整後,濟南市轄10區2縣,面積10244平方公里,區域範圍內人口870萬。濟南、萊蕪地域相連,人緣相親,風俗相近,經濟聯繫緊密,人員往來頻繁。尤其是近年來,山東省大力推進濟萊協作區建設,已初步形成融合發展、一體發展的良好格局

併入萊蕪後,濟南預計2018年GDP將達到9000萬,一舉超過煙臺,位列青島之後全省第二,朝著萬億目標邁進。

萊蕪併入濟南意味著,自2000年山東形成17地市格局以來將首次發生變化,17地市變為16地市,一個強省會時代到來

一方面山東已經多次表態“提高省會城市首位度”,另一方面也明確支持青島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強省會時代,作為山東雙核的濟青該如何共處共贏,助推山東在全國東部地區競相發展格局中加速崛起?


NO. 1|壹

18年來山東首次重大區劃調整


2000年,濱州、菏澤2地區撤銷,成立地級濱州市、菏澤市,山東省所有地區全部撤地設市,形成了現在17地市的格局。

自此之後,雖然各地級市下轄縣市區調整不斷,但17地市格局一直未變。

近年來,萊蕪併入濟南的呼聲不斷,但真正有實質性動作要從郭樹清上任山東省長算起。

據經濟觀察報2013年9月21日報道,郭樹清擔任省長後,

一面著手在個別領域實現突破,如金融改革,一面統籌山東整體的經濟發展佈局。“金改”中,郭樹清把濟南定位於區域金融中心;在整體規劃中,“大濟南”則被作為振興山東經濟三大支柱之一。

同年8月底,山東省政府公佈了《省會城市群經濟圈發展規劃》。按照《規劃》,濟南及周邊6地市將聯合組成山東省會城市群經濟圈。

一直以來,濟南與其他省會城市相比,規模偏小、人口偏少、實力偏弱,始終處於尷尬的落後地位。回到2013年的一個大背景是,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和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上升為國家戰略,濟南被邊緣化的趨勢盡顯。

按照《規劃》,兩個城市將成立濟萊協作區建設領導小組,建立兩市高度融合發展機制,實行組織領導統一、戰略規劃統一、重大布局統一,將萊蕪建設成為省會副中心城市。

據參與《規劃》制定的專家組成員、山東社科院副院長鄭貴斌透露,透露,濟南與萊蕪兩市建設協作區僅僅是第一步。“山東已有將萊蕪整體劃入為濟南一個區的計劃,但這

須要山東上報國務院審批。”

自此,萊蕪併入濟南開始成為公開熱議的話題。


NO. 2|貳

濟南的覺醒

在中國省會城市中,濟南一直是比較尷尬的存在,長期以來,其經濟發展和知名度不僅僅遠遠落後於青島,更是連煙臺都不如,長期位居第三位。

這幾年,眼看著鄭州武漢合肥長沙等省會城市取得了飛速發展,濟南掉隊的焦慮和恐慌愈加突出

2015年的數據顯示,河南的GDP只有山東的60%,但鄭州佔到河南全省的19.8%;安徽經濟總量只有山東的三分之一,合肥佔到安徽的25.7%;武漢佔全省37%、長沙佔全省29%。而濟南不到9.73%,在全國27個省會城市首位度排名中是倒數第一。

2017年2月,山東兩會現場,時任山東省委常委、濟南市委書記王文濤就拿出了這組數據,建議山東舉全省之力實施省會戰略,進一步支持濟南發展,“濟南好,大家好;濟南強,山東強;濟南隆起,全省受益”。

“我們再不奮起直追,很有可能形成中間塌陷”,王文濤在建議中表示,分析周邊鄭州、合肥,還有遠一點的武漢、長沙、成都、貴陽,這些今年發展迅猛的城市,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所在省份舉全省之力發展省會,才鑄就了今天的輝煌。

王文濤直接建議,應當全力支持把高端要素向濟南集聚,在規劃編制、政策實施、改革試點、資金扶持等方面給予傾斜,把大項目、好項目多放在濟南;全力支持濟南加快城市基礎設施,特別是重大交通設施建設;全力支持濟南加快產業轉型升級,補齊發展短板。

此番表態,特別是“鄭州不久前被確定為國家中心城市是個很大的刺激”的表述還被外界解讀為,濟南也要爭國家中心城市。

雖然青島早就喊出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無論經濟實力還是知名度都比濟南高出不少,但濟南的強勢表態也著實給山東出了難題。

果不其然,2017年2月14日公佈的《山東半島城市群發展規劃(2016-2030年)》中就同時“支持濟南、青島建設國家中心城市”。

不過,很快山東在權衡一二後還是決定,支持青島建設國家中心城市。

特別是2018年2月國務院批覆的《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實施規劃》中,明確提出青島“提升全省經濟發展的龍頭地位,爭創國家中心城市,打造國際海洋名城。”

而對於濟南,雖然對於國家中心城市隻字未提,但“提高省會城市首位度、打造全國重要的區域性經濟中心、金融中心、物流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等表述還是給足了濟南面子。


NO. 3|叄

萊蕪和濟南的強強聯合

萊蕪市地處山區,北鄰濟南。該市面積只有2246.21平方公里,125萬人口,是山東最小的地級市。

微信公號“葉郎自話”分析認為,萊蕪儘管總量排名墊底,但是社會發展水平並不低,人均GDP更是列全省第七,可以說濟南吃進萊蕪,並不會給濟南帶來負擔,反而如虎添翼,讓濟南打通了東南部發展的廣袤空間,由現在的一腿獨行,變成兩隻腳走路。

萊蕪地處齊魯最中心,可以打造全省乃至華北地區重要的物流集散中心,另外具有較好的工業基礎,充足且廉價的勞動資源,以及物產豐富的農產品,可以為承接濟南產業結構調整、拓展發展空間發揮能量。

萊蕪成為濟南市轄區,實現省中心一盤棋規劃,可以給萊蕪疲軟的經濟注入動力,同時讓區位潛力有條件變成區位價值,融入省城經濟發展,無疑對老百姓來說應該一件好事。因此謹慎來看,合併應該是共贏,算得上是強強聯合。

“濟南、萊蕪空間相接、產業相聯,接受輻射帶動最便利、最直接。所以,山東將把建設‘濟萊協作區’作為省會城市群經濟圈一體化建設切入點,拓展省會城市戰略發展空間。”鄭貴斌說。

萊蕪市統計局總經濟師呂慎斌分析道,萊蕪市經濟落後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經濟結構單一。目前萊蕪鋼鐵行業產值佔工業增加值55%,其中萊鋼一個企業就佔據了2/3。

巧合的是,2012年山東鋼鐵集團整合了山東省內國有鋼廠,萊蕪鋼鐵集團與濟南鋼鐵集團同時被併入其中。兩個地市的鋼鐵產業融合已經先行展開。

2013年,山東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山東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鄭貴斌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時介紹,濟南與萊蕪兩座城市將在交通、通信、戶籍、公共服務、資源配置等領域實施“五個同城化”。


NO. 4|肆

萊蕪,齊河,一個都不能少

雖然萊蕪和濟南存在著諸多協作可能,不過位列山東GDP倒數第一的萊蕪畢竟實力有限,根據2017年GDP統計數據,即使濟南與萊蕪規模相加,勉強超過煙臺,仍與青島有著不小的差距。

也因此,在萊蕪與濟南對接的同時,濟南市也在醞釀調整優化市內行政區劃。

翻開濟南市地圖,東西帶狀發展的特徵明顯。因受制於南部的大山、北部的黃河,濟南這些年的城市擴張主要面向東西兩方。

在2016年12月的濟南市工作務虛會上,時任濟南市委書記王文濤對城市框架和結構做了分析,“從長遠來看,城市建設不可能無限拉伸延長,未來的發展必須瞄準和實施北跨,變跨河發展為攜河發展。”

應該說,王文濤關於北跨的表述奠定了濟南未來數年發展的基調。

2017年5月,王文濤率團去杭州、合肥、鄭州等地考察,面對已邁入“大江時代”、“大湖時代”的杭州、合肥,王文濤認為相比起來濟南少一個國家戰略,要爭取把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上升為國家戰略。

外界甚至有解讀,黃河能不能變成濟南的內河,濟南能不能邁入“大河時代”,就看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了。

趕在王文濤離任前,2018年2月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獲批,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

這些年,濟南在區劃調整上的大動作不斷,2016年12月22日,章丘撤市設區,2018年8月16日,濟陽撤縣設區……最大的佈局調整還是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得獲批。

這從山東省政府2018年9月19日公佈的《濟南市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實施規劃》中也可以窺見一二。

其中明確提出,推動萊蕪加快融入省會城市發展,依託濟萊協作區建設基礎,支持萊蕪加快融入省會發展,推動交通對接,加快規劃建設濟萊高速鐵路等重大項目等。

除了萊蕪,實施規劃還提出,要推動德州的齊河與先行區一體發展,將齊河縣納入先行區建設總體佈局。

由此不難看出,在舉全省之力建設濟南的同時,山東也希望濟南能切實發揮自己的輻射帶動作用。

不過,對於舉全省之力支持濟南,新京報曾評論,由省會自提“省會戰略”,亮明要“舉全省之力”的,在國內並不多見。舉全省之力去做大做強一座省會城市,恐怕會造成對其他城市的不公平。這樣做是否真的有益於全省發展,目前也缺乏理論與實證的支撐。

顯然,獲得全省支持的濟南既要用自身的成就讓質疑者側目,更需要以其示範帶動全省的新舊動能建設。


濟南“吞併”萊蕪,山東加入“強省會”爭奪戰!


NO. 5|伍

強省會時代,濟青雙核如何共贏

山東這次區劃調整的背後,是一個強省會時代的到來。

2016年,中國銀行山東省分行總部從青島搬遷至濟南,位於煙臺的恆豐銀行搬遷至濟南,日照嵐橋集團總部遷往濟南……越來越多的企業總部和山東區域總部選擇搬遷至濟南,

同時,山東越來越多的大項目也放到了濟南。比如,2018年8月29日上午,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集中籤約暨重點項目開工活動舉行。全國政協副主席萬鋼出席,省長龔正宣佈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重點項目開工。

雖然濟南合併萊蕪後的GDP總量仍然與青島有著不小的差距,但不得不說的是,濟南目前的迅猛發展大有趕超青島之勢。

以固定投資為例,

前三季度,青島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2%,較上半年回落3.7個百分點,甚至低於全省平均水平。而前三季度濟南全市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9.0%。

強省會時代,濟南和青島該如何共處共贏?

2018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佈《關於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的意見》,提出未來我國將建立以中心城市引領城市群發展、城市群帶動區域發展新模式,推動區域板塊之間融合互動發展。

尷尬的是,這份劃定未來城市以及區域發展路徑的重要規劃,山東半島城市群卻被忽略了。

應該說,這對山東觸動還是很大的。

而從山東提高省會首位度和支持青島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表態來看,山東對於濟青雙核發展的思路已經非常明確。

如果說支持濟南“北跨東延區劃調整”帶動的是德州泰安淄博等省會城市群協同發展,打造環青島都市圈(山東官方規劃中只包括青島、濰坊2市和煙臺市萊陽市、海陽市,

青記一直認為,將整個煙臺威海濰坊日照徹底完全納入青島都市圈才能限度發揮青島的輻射帶動作用)則是向西帶動濰坊,向東對接日韓。

如此以來,濟青之間打造成無縫銜接的真正城市群,形成共贏發展局面,助推山東在全國東部地區競相發展格局中加速崛起。

最近一段時間,環青島都市圈人事調整不斷,煙臺、威海、日照、濰坊等地級市黨政一把手累計已有6位從青島走出去的官員。而青島目前的主政者,都曾在煙臺任職。

加上此次事關省會的重大區劃調整,山東從省級層面加速統籌半島一體化朝更高水平發展、推動山東半島邁向國家級城市群的決心表露無遺

-----The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