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黃為何來將軍之名 實至名歸嗎

大黃為何來將軍之名 實至名歸嗎

大黃,大家都不陌生。因其藥性猛烈,在《神農本草經》中,大黃其實被列為下品。但是,大黃卻有“將軍”的美稱,這是為什麼呢?大黃因其攻下通便之能為人熟知,但是其功效就只有這點兒麼?看本文作者如何妙用大黃——

大黃為何來將軍之名 實至名歸嗎

大黃有“將軍”之美名(《藥錄》),這是有特殊原因的。俗話說,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按用藥如用兵之喻。換言之,將軍則是最好的士兵,而大黃當是中藥裡最值得稱道的藥。誠哉斯言,難怪前人把大黃歸為“藥中四維”之一,值得每位學中醫者重視。

《神農本草經》將大黃歸於下品,認為其功用:“主下瘀血,血閉,寒熱,破癥瘕積聚,留飲宿食,盪滌腸胃,推陳致新,通利水谷,調中化食,安和五臟。”反覆品讀《本經》的這37個字,可謂字字珠璣,極為精當。如臨床只重視大黃攻下通便之功,乃不識大黃者,實為可嘆!

大黃為何來將軍之名 實至名歸嗎

調中者,大黃大劑量(30g)暫用,峻下攻實熱,中病即止,小劑量(3g)配伍用,調中益腸胃,久用無礙,反可開胃進食。如脾虛不運,痞滿納差,大便不暢,或溏而不爽者,可用香砂六君子湯加熟大黃3g;又如肝硬化失代償,肝胃不和,虛實夾雜,腹脹納差,小便短黃,齒衄鼻衄者,均可在柴芍四君子湯或一貫煎中加少量熟大黃。

大黃外用,能清火消腫、涼血解毒,治熱毒癰腫、疔、癤、燒燙傷,《日華子本草》早有“敷一切瘡癤癰毒”的記載,現代用治闌尾膿腫、化膿性扁桃體炎(貼敷腳心)、急性乳腺炎等有較好療效。

大黃為何來將軍之名 實至名歸嗎

大黃是有名的瀉下藥,民間許多人自用大黃通便。須知,大黃瀉下作用的有效成分是蒽醌苷,其中主要是番瀉苷,但大黃又含鞣質與沒食子酸等,同時具有收斂作用。也就是說,在用大黃瀉下通便時,用藥後先腹瀉,瀉後會出現便秘不解的副反應,尤其是屬脾虛不運的大便不暢者,切忌服用大黃或含大黃的中成藥。大黃性沉降,攻下活血祛瘀,故婦人妊娠、月經期、哺乳期均當慎用或忌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