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上的小木屋》正文1:這樣做,才是正確的夫妻相處之道

列夫托爾斯泰說“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一個家庭幸福的定義無外乎就是家庭和睦,平安喜樂,而夫妻和睦,則是家庭幸福的關鍵。

如果說男人是一個家裡的頂樑柱,那麼女人就是家裡的定海神針,既然他們在家庭中的地位同等重要,那麼夫妻之間要怎樣做,才是正確的夫妻相處之道呢?

今天我們來共讀《草原上的小木屋》,看看小說中的勞拉的爸爸媽媽是如何相處的。

《草原上的小木屋》正文1:這樣做,才是正確的夫妻相處之道

01

在冬季快要結束的時候,爸爸查爾斯跟媽媽卡羅琳商量,如果媽媽不反對的話,爸爸想搬到美國西部去定居。因為爸爸認為,位於威斯康星州的大森林環境已經遭到了破壞,他們座落於這裡的家已經不再適合居住了。爸爸想搬到大草原上去居住。

雖然媽媽考慮到孩子還小,外面冰天雪地的很寒冷,小屋裡的溫暖舒適讓人捨不得離開,但是媽媽依然用行動支持了爸爸。清晨天還沒亮的時候,媽媽已經把孩子們穿戴整齊,準備跟著爸爸離開森林中的小木屋,向大草原出發。

爸爸遇到事情時,首先想到的是跟媽媽去溝通,去商量,分析事情的利弊,而不是大男子主義,獨斷專行,絲毫不尊重妻子。爸爸這樣做的結果,就是得到了媽媽的支持,夫妻同心去完成一件事。

《草原上的小木屋》正文1:這樣做,才是正確的夫妻相處之道

02

在穿越大河谷時,爸爸看著湍急的河水說:“這條河好像挺深的,但是我覺得可以過得去。你怎麼想?卡羅琳”。“就按你說的來”媽媽說。媽媽像往常一樣信任爸爸。

在馬車行走到河流中間時,車身突然猛的一沉,像小船一樣漂浮在水面上。媽媽大喊著讓孩子躺下別動,然後趕緊抓住扶手,走出車廂,快速地拉住韁繩,而爸爸卻跳到河水中,拉著兩匹馬在河水中行走。雖然情況緊急,爸爸卻非常鎮定,和媽媽配合默契,終於把馬車安全趕到了岸上。直到爸爸說“卡羅琳,我們做到了,我們安全了”,媽媽也絲毫沒有責怪爸爸把全家帶入險境。

在危及生命的緊要關頭,媽媽選擇信任爸爸,但是媽媽卻不是毫無自我的附和爸爸,遇到危險,媽媽鎮定、果斷、堅強、獨立的,和爸爸一起並肩作戰。

《草原上的小木屋》正文1:這樣做,才是正確的夫妻相處之道

03

錢鍾書在《圍城》中說,要想結為夫妻,要先去旅行一次。因為旅途中的勞累,會讓人暴露本性,沒有心思去掩飾自己,正是因為這樣,勞拉的父母在長途跋涉中所表現出來的信任,理解,包容,更能說明是他們的日常生活狀態。

勞拉一家穿越密西西比河,終於來到了大草原。爸爸媽媽在搭建小木屋的時候,媽媽受傷了,爸爸神情緊張,責怪自己沒有照顧好妻子,然後是全程照顧媽媽,處處體現了對媽媽的關心。

在修建小木屋的過程中,媽媽給爸爸提出的意見,爸爸非常願意接受,並誇讚媽媽想的周道。在夜晚的草原上,星星特別明亮,爸爸拉著小提琴,媽媽在唱歌,一家人快樂而滿足。

在《草原上的小木屋》中,爸爸媽媽是夫妻,是朋友,互相信任,互相欣賞,不管風雪雨雪,驚險艱苦,他們始終共同承擔。就像舒婷的《致橡樹》中的一句:我如果愛你……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