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名人掌故之張騰蛟:與太傅朱珪的師生情誼

客家名人掌故之張騰蛟:與太傅朱珪的師生情誼


客家名人掌故之張騰蛟:與太傅朱珪的師生情誼

張騰蛟,字孟詞,寧化縣店上山張家享人(今湖村鎮店上村),寧化客家有名的才子。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生。自幼聰穎好學,オ華出眾。十四歲便為家鄉戲臺撰聯:“褒貶中千秋青史;點醒外一枕黃粱。”橫額是“善戲謔兮。”後來精研經史,文章沉博絕麗,幾千字能一氣呵成。(注:張騰蛟是小編隔壁村人,當地歷史名人,帶動當地學風盛行,留下有不少傳說,是當地人教育小孩好好學習、講古常用的榜樣素材。)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太傅朱珪(字石君,號南崖)視學福建,歲試汀州學士,無意中發現落選的騰蛟試卷,驚歎此為一篇很有才氣的文章,改取為第一名,並收錄騰蛟為門生。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考中第一名舉人。從此朱珪把他帶在身邊,和別人談起來總把騰蛟稱作“國士”,深入如子。後來,福建巡撫召集十郡士子到鰲峰書院考試,騰蛟又獲優異成績。朱珪常讓騰蛟代寫奏摺,其文瑰麗得體,頗合朱珪那“詞雄天下”之文風。

客家名人掌故之張騰蛟:與太傅朱珪的師生情誼

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騰蛟再次到禮部應試,未考取更加激勵奮發,就留住朱珪家,準備再考。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騰蛟祖母身故,回家守孝。禮部尚書紀旳憐他貧苦,親筆修書,介紹他拜謁湖廣總督畢沅,以求資助,騰蛟未往求見。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騰蛟考中進士,但在複試時,卻遭宰相和珅排斥。誣其在複試卷中用有一詞,說是“文章中有一‘群’字,是把‘君’(皇帝)與‘羊’(獸)並列,有辱君王。”經待讀學士紀購(字曉嵐,號石雲)等人力爭,並指出其典故出自“公羊傳”,和珅更加惱羞成怒,竟獨斷決定停止騰蛟殿試資格一科。騰蛟只好等待下科再去應試。豈料他在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殿試之前病逝,終年僅三十五歲。

客家名人掌故之張騰蛟:與太傅朱珪的師生情誼

朱珪驚聞疆耗,非常悲痛。他在寫給其親屬的信中說:“才如孟詞,學如孟詞,猶不得一進士出身,然則尚有僥倖成進士者,豈不愧耶!不得者又何憾也!此較之蔡廷舉、林樹藩而更可悲憾十倍者也。目中所睹止此一人,而不得大成。若阮雲臺之福慧雙齊,何修而得此耶!自問我之無能為役,何叨忝耶!”

騰蛟逝世時,朱珪和紀昀等人都做詩悼念他。朱珪哭孟詞詩云:“不朽文誰屬,長呼天祝予。王樓真促李,母篆莫興徐。花暫芬優缽,材偏恥壽樗。空群標駿骨,伯樂痛如何?憶音乘槎日,抽桐出爨焦。九旬親佛拭,一響震空寥。視雨真磷角,逢人說風倏。鍾期猶未死,山海向誰招?心是幽蘭素,人如太玉清。五車便灸,三篋富遺籯。潤色吾東里,研摩奏兩京。眼中真國土,一第尚虛名。友于憐幼弟,鄭重撫遺編。魂返幾千裡,生離倏五年。誓予登道岸,度汝上層天。蒼吳如求土,呼空首薦賢。”紀昀孟詞詩云:奇才不是不遭逢,卻隔蓬山一萬重。記得為君題惠帳,禹門已上未成龍。魂繞棠梨一樹花,九泉應悔讀南華,誰知人眼黃金屑,緣我曾遊賣餅家。秋魂鬼唱莫淒涼。埋骨青山朽不妨,一代文章韓吏部,哀詞原自吊歐陽。

張勝蛟曾致力寫作《山海精良》一書,惜未完稿。遺作有詩三十首,駢文八十多篇,惜今都佚失。

客家名人掌故之張騰蛟:與太傅朱珪的師生情誼

客家名人掌故之張騰蛟:與太傅朱珪的師生情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