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這些明星的結局,你還敢把抑鬱症當成鬧情緒嗎?

抑鬱,這個越來越多人都接觸到的字眼,如今,已然伴隨著社會中無處不在的壓力,成為了很多人的“附屬品”。

當然,抑鬱從來都不是一件好事。

看完這些明星的結局,你還敢把抑鬱症當成鬧情緒嗎?

在正常人眼中,可能從來都不能理解為什麼會有人抑鬱,明明這個世界如此美好,卻拿大好的時光“唉聲嘆氣”。是不是很費解?

看完這些明星的結局,你還敢把抑鬱症當成鬧情緒嗎?

但其實在抑鬱症患者眼中,抑鬱症就像“毒品”,一旦沾染上要想擺脫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它,無處不在,身邊隨便一件小事,都能讓抑鬱症患者陷入“負節奏”;

看完這些明星的結局,你還敢把抑鬱症當成鬧情緒嗎?

自責、自罪、對未來失去興趣,在他們的眼中自己的一切都是多餘的,甚至是自己的生命……

它,無孔不入,上到老人,下到幼稚小孩,不論你是普通大眾,還是走到哪都粉絲開道的大明星。

看完這些明星的結局,你還敢把抑鬱症當成鬧情緒嗎?

在抑鬱的眼中,都一樣……

那些年被抑鬱折磨甚至自殺的名人們

李恩珠

看完這些明星的結局,你還敢把抑鬱症當成鬧情緒嗎?

這位在韓國娛樂圈處於一線的明星,在2005年用移動衣架和腰帶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換成別人,你能想象到這位外表華麗,顏值漂亮的美女,會以這種看起來有些“荒唐”的形式結束自己的生命?

背後的原因很多,但抑鬱症首當其衝……

海子

看完這些明星的結局,你還敢把抑鬱症當成鬧情緒嗎?

那位曾經寫出“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詩人,在他的人生中,選擇自我終結的方式也是異常慘烈——臥軌。

詩歌界,海子的地位不必多說。

但很多人已久沒能想到,這位寫出“春暖花開”的詩人,也因為抑鬱,潦草的為自己的人生寫下休止符。

看完這些明星的結局,你還敢把抑鬱症當成鬧情緒嗎?

像這樣的例子,只能說數不勝數……

抑鬱症從來都不是一日之寒!

抑鬱症來勢洶洶,但並不是“一觸即發”,換句話說,在抑鬱症爆發的過程中,是有預兆的。

1、突然發現自己變得“感性”

發現自己各種憂傷、絕望、自責感、自罪感開始排隊甚至組隊上線,整個人每天對外界的感知、興趣降低,終日沉浸在情緒中。

2、茶不思飯不想,體重減輕

如果說在這個世界上,能讓一個吃貨對沒事失去興趣,那麼很多時候會是因為情緒的原因。

看完這些明星的結局,你還敢把抑鬱症當成鬧情緒嗎?

在抑鬱症前期中,患者本身就已經有各種負面消極情緒環繞,食慾不正只是這一階段的“附屬品”,“買一贈一”罷了。

3、睡不著,長期出現失眠情況,胡思亂想,心緒不寧

抑鬱症,除了表現出來的症狀,更多的危害則是表現在患者的情緒上,長期的“胡思亂想”或讓患者鑽牛角尖。

而這種情況,在夜晚睡覺時,更為明顯。

看完這些明星的結局,你還敢把抑鬱症當成鬧情緒嗎?

俗話說,心中有事睡不著,差不多就是這個狀態了,這個階段,和患者說道理開導,無異於“對牛彈琴”,患者幾乎不會聽進去。

4、都是我的錯,我就是個多餘的存在

自責和自罪感是抑鬱症中非常典型的負面情緒,在這階段中,患者整體處於“牛角尖”的狀態。

面對任何錯誤,只要是能和自己粘上邊的,很多時候患者都會把“罪魁禍首”強行認為成自己。

這種想法是非常危險的。

看完這些明星的結局,你還敢把抑鬱症當成鬧情緒嗎?

因為如果沒有良好的干預,長期下去,這種想法最終的後果就是自殺這類悲劇的導火索。

所以,學會自己去判斷抑鬱症的“苗頭”是非常有必要的。

上班族已然是抑鬱症的主流群體

對於上班族來說,作為如今這個社會的主流群體,面對的不僅僅是社會各個方面的壓力。

同樣還需要面對的是,職場晉升、競爭壓力,甚至回到家後可能還需要面臨家庭、孩子、住房、結婚等等一系列的壓力。

看完這些明星的結局,你還敢把抑鬱症當成鬧情緒嗎?

而面對這些壓力,又有多少人能有良好的壓力疏解方法呢?

回答是,不足5%

剩下的95%,則是基本上都選擇了默默承受壓力的疊加,這也就是為什麼現如今不少年輕人開始患有抑鬱的現象。

看完這些明星的結局,你還敢把抑鬱症當成鬧情緒嗎?

所以,作為如今職場的主力,瞭解抑鬱,瞭解怎麼去避免抑鬱很重要。

畢竟,作為一種心理障礙中非常嚴重的一種——

抑鬱症死亡率還是非常高的……

更​多心理諮詢、精神健康分享,請添加“精神解憂客棧”QQ諮詢群:83206660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