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爸媽,這是病,得治!

為什麼有一些年輕人因為工作上的不如意或者在其它方面不如意回到家就把氣撒在父母的身上?嚴重的可能會毆打。我們來看看下面一段故事!

文子很怕自己的母親,因為母親每遇到什麼心煩的事,都會拿他來撒氣。比如:母親跟父親吵架,母親會把氣撒在文子的身上。一年又一年過去了,母親老了,力氣比不上文子了。文子每遇到什麼心煩的事都會拿他的母親來撒氣,他覺得這樣很爽,因為這是母親“教”他的。

這也許是因果報應吧!可能不是很真實,但是的確是存在這種現象。同時也告訴我們:父母所受的氣,拿孩子來出,這是一種病,得治!否則會傳給自己的孩子。

孩子:爸媽,這是病,得治!

自己受到的氣,拿別人來撒,這不僅僅解決不了問題,而且還傷害了別人。

百度百科上有一個故事:一個父親在公司受到了老闆的批評,回到家後就把在沙發上跳來跳去的孩子臭罵了一頓。孩子心裡窩火,狠狠去踹身邊打滾的貓。

相信大家可以看得出來了,這是一個關於“踢貓效應”的故事。也就是你為什麼要把氣撒在孩子身上的原因。其實這個故事還沒有完,當孩子踢完貓之後,貓逃到街上,正好一輛卡車開過來,司機趕緊避讓,卻把路邊的孩子撞傷了。

孩子:爸媽,這是病,得治!

你永遠想象不到,當你對你的孩子撒完氣後,對他的傷害有多大。

我讀初中的時候,遇到了一個比較孤僻和懦弱的同桌——佳明。孤僻到你如果不跟他說話,他絕對不會跟你說話的;懦弱到別人不管怎麼欺負他,他都不會反抗。

不知道他是好欺負還是什麼原因,幾個高個子總是喜歡聯合起來捉弄他。比如,他有一次上廁所回到座位準備坐下時,身後的高個子突然把他的凳子用腳移走,讓他坐個空;幾個高個子有時候看他不順眼,就經常用手拍他的頭。不管幾個高個子怎麼捉弄他,他都不會反抗。

有一次,我問他,他們都這樣欺負你了,你為什麼不跟老師說啊?為什麼不告訴你爸媽啊?他的回答讓我感到害怕,他說,爸媽生氣的時候也是這樣的。隨後,他反問了一句:老師會幫我嗎?

拿孩子來出氣,導致孩子對你產生恐懼、極度的自卑和懦弱、不願意與你溝通,甚至不會跟任何人溝通、覺得別人打他都是對的,因為父母都是這樣的。

孩子:爸媽,這是病,得治!

拿孩子來出氣,造成孩子的另一種極端是:孩子會從你身上學習到你的暴躁的性格和暴力解決問題的方式。

可能他心情不好時,就會拿東西去劃別人的車、可能還會去欺負比自己小的孩子、破壞別人的東西等等。遇到問題找不到正確的解決方法去解決,通常會採取極端的方法來解決。

比如:找不到自己的玩具而在無理取鬧、跟同學發生爭執會採用暴力來解決、因別人的辱罵和誤解而選擇自殺……

也就是前段時間發生的新聞:譚某亮因為跟小鄭有語言衝突,譚某亮就叫別人來打小鄭。更可怕的是,譚某亮叫來的李某軍竟然拿著刀來追砍小鄭。

同學之間在一起相處久了有語言攻擊很正常,只要大家各退一步基本都可以解決的事情。但是,像譚某亮和李某軍卻採取這樣極端的方式來解決問題。由此可以看出,他們的父母的教育方式存在很大的問題。

孩子:爸媽,這是病,得治!

父母離婚,對孩子的傷害是最大的。你們離婚,不但沒有考慮到孩子的情緒和安慰孩子,反而還把離婚的“氣”直接撒到孩子的身上,孩子是無辜的啊。

前一段時間,微博上比較火的新聞:4歲男童被遺棄在路邊手足無措,手裡緊攥著父母的離婚協議書。父母都不想要這個孩子,孩子的母親甚至還當場對民警說,這個孩子我不要了,叫孩子自己去找他爸。

正如一網友評論:你們失去的是一段感情,而孩子失去的是一個世界。既然選擇把孩子生下來,那麼請你們好好撫養他,否則你們就別把他帶到這個世界來。

孩子:爸媽,這是病,得治!

拿破崙說:“能控制好自己情緒的人,比能拿下一座城池的將軍更偉大。”作為父母,合理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把負面的情緒帶給孩子,是需要一些技巧的。

清楚自己的處於什麼樣的情緒。當知道自己心情不好時,少去接觸孩子。當面對孩子時,你可以採用心理暗示的方法告訴自己,不要生氣,要冷靜,孩子是無辜的。

也許孩子會纏著你不放時,你需要冷靜而又適當的跟他表達出你自己的情緒。比較大的孩子可能會理解,但是比較小的孩子可能不理解,你可以叫你身邊的人過來跟孩子玩,把他從你身上的注意力轉移到其它的地方。

以適宜的方式紓解情緒。吃自己喜歡的東西或者跑步或者找一個沒有人的地方大喊幾聲……通過實踐,尋找出適合自己紓解情緒的方法。

孩子:爸媽,這是病,得治!

假如你不小心把氣撒到了孩子的身上,也不要太擔心,因為還是有方法來補救的。

我記得電視劇《家有兒女》有一集的內容是這樣的:早上,夏雨和劉星搶著上衛生間,發生爭吵。最終,劉星搶到了衛生間,夏雨氣極又憋不住,就尿到了劉星的床上。兩人又爭吵,跑到了夏東海的房裡,夏東海因趕稿,本來心情不好,大發雷霆,罰夏雨手洗床單。

劉梅回來後給東海指出錯誤,東海也意識到自己有錯,就到孩子的房間裡,先指出孩子的錯誤,然後,再指出自己的錯誤並希望夏雨能原諒他。

孩子:爸媽,這是病,得治!

每個人都會犯錯。孩子因為調皮可能會犯很多的錯誤,但是要採取合理的方法去懲罰他。可以先讓他思考他錯在哪裡了,也許他不知道錯在哪裡,你可以幫他指出錯誤。

然後,再告訴他,遇到這一類的問題該如何正確的解決。這樣的好處就是:他以後再遇到類似的問題時心裡會有一個正確的解決方法。

或許你有時間可以通過舉一反三,列舉出他生活中會出現的問題,先讓他說出他的解決方法,若是他的方法不對你可以指出,告訴他為什麼不對,該如何改進,你也可以提供一些方法給他,讓他借鑑。

孩子:爸媽,這是病,得治!

養育孩子,父母或多或少會存在的一些“病”,要及時“治療”,否則會傳染給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