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好是種病,得治!

我是貓寧兔,專注情感心理學,很高興你能關注我。

討好型人格,學名“取悅症”,亦稱""看管人性格障礙",也就是平常我們所說的“老好人”。這是一種病理狀態。大多數取悅者習慣取悅於他人,對拒絕和敵意有著根深蒂固的畏懼和焦慮,只考慮他人而忽略自己。

長久以來,人們對“老好人”有著大的誤解,很多人會覺得這是正常現象,畢竟被當做好人還是不錯的。但實際情況是,很多討好者,已經不是簡單的取悅他人,而是無法控制地討好他人。這種過分取悅於他人的好人常常用自己的健康和快樂取悅別人,但與人為善的結果是可能被別有用心者利用。

比如日本有部電影叫做《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主人公松子從小不受父親喜歡,有一次,在陪父親看演出時,偶然發現,平時不苟言笑的父親,只要見到小丑扮鬼臉,就會開心大笑。這讓松子誤以為,只要自己也會扮鬼臉,父親就會喜歡她。

在之後的生活中,松子只要遇到自己難以解決的問題,都會想到以扮鬼臉的方式去解決,結果卻總是適得其反。在遭受了一連串打擊之後,渴望被愛的松子徹底迷惑了。她不知道該怎麼愛別人,只會一味地做著傷害自己的事情,來取悅別人,她以為只要肯犧牲就一定能得到愛,但事實卻是,知道孤獨死去,也沒人在意她的存在。

討好是種病,得治!

討好型人格是怎麼形成的?

通常,討好型人格一般都是受外在因素影響下形成的。

1、幼兒時期父母陪伴的缺失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人在三歲以前是安全感的生成時期。此時若缺乏父母陪伴。長大後就容易造成安全感缺失。

3到6歲是人性格和世界觀的形成期,此時若沒有父母的正確引導和關懷。孩子的性格就容易內向自卑。

那些在童年時期得不到父母陪伴的孩子,儘管長大後,看似正常,但在潛意識層面一定是受傷害的。

還有那些寄人籬下的孩子,他們會有一種“我只有討好他們才有飯吃”的潛意識。這種就是典型的“我需要讓別人高興,我才能生存”的世界觀。長大後,這種孩子很容易因過度在意別人的眼光,而迷失自我。

2、生長環境壓抑

對於生長在父母管教嚴厲的環境中的孩子,也會不自覺地形成討好型人格。

考試成績優異,父母就高興獎賞,反之,則是批頭蓋臉,一頓男女混合雙打。

出於人類趨利避害的本能,孩子為了讓父母高興逐漸學會了看臉色行事,努力做好自己並不喜歡的事情,以此來換取父母的愛。

3、父母本身就是討好型人格

“討好型人格”的父母,自我價值感很低。同時也不自覺地引導孩子要按照別人的看法做事情。

他們通常會以孩子能不能照顧別人的情緒來判定孩子是否懂事,比如一起玩時,假如對方喜歡你的東西,就要大方的送出去,否則就是小氣。

這樣家庭中長大的孩子,潛意識裡就會覺得低人一等,不自覺地討好別人,從而形成“討好型人格”。

如何擺脫這種討好模式,輕鬆做回自己?

想要擺脫這種討好模式,首先明白討好型人格的4中思維習慣:

1、我對你好,你就會對我好

2、只有付出,才能維繫感情

3、通過取悅別人,來證明自己的價值

4、取悅別人可以避免衝突或受到傷害

由此可見,討好別人的習慣是一種不自信的表現,形成的原因也比較複雜,與生長環境、家庭教育等因素都密切相關。接下來,需要做的就是想辦法刻意改變這種思維定式。

美國心理醫生哈麗雅特•布萊克在她的《取悅症:不懂拒絕的老好人》一書中,給出治癒取悅症的21天行動計劃:

第1天 想說“不”時別說“行”

第2天 利用“破唱片”技巧,克服自己想要立刻答應的衝動

第3天 折中方案,謹慎選擇你給別人的答覆

第4天 幫你說“不”的“三明治”技巧——把否定夾在兩層肯定或恭維之間

第5天 “反三明治”技巧,把折中方案放在兩層否定之間

第6天 改寫“取悅於人的10條戒律”

第7天 改寫“7個致命的應該”

第8天 照顧你自己

第9天 說服自己擺脫認可癮

第10天 做還是不做,這是個問題

第11天 對拖延任務的人說“輪到你了”

第12天 不當好人也沒關係

第13天 憤怒量表

第14天 放鬆呼吸

第15天 怒氣上升

第16天 怒氣下降

第17天 暫停

第18天 壓力接種

第19天 跟朋友一起解決問題,而不是替朋友解決問題

第20天 糾正錯誤的假定。

第21天 慶祝我們從“取悅症”中康復。

喬布斯曾說:你的時間有限,所以不要為別人而活。改變自我也許會伴隨著不適合痛苦,但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