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人才張老師:家長這幾個“毒句”,無疑是“考前dú藥”……

最近高考圈又掀起了千層浪。

每年期末考試臨近,

大家都在360度無死角的發力!

畢竟,辛苦學習一年啦~

畢竟,誰不想過個好年呀~

畢竟,關心我成績的親戚太多啦!

未來人才張老師:家長這幾個“毒句”,無疑是“考前dú藥”……


白天自己發力!

未來人才張老師:家長這幾個“毒句”,無疑是“考前dú藥”……


晚上夢到藉助同學發力!

未來人才張老師:家長這幾個“毒句”,無疑是“考前dú藥”……


有時候,同學們發力發的不夠明顯,

家裡的阿瑪和母后也開始發力!

未來人才張老師:家長這幾個“毒句”,無疑是“考前dú藥”……

“請張老師給孩子鼓鼓勁兒…”

“這孩子,期末考試千萬別考砸了呀…”

每年期末考試臨近,未來人才張老師都會接到類似的電話。一般會在傷心之後批評家長几句,因為聽得出來家長的焦慮溢於言表。

“家長焦慮的太嚴重了,是會傳遞給孩子的,他會感受到的。”

可是,很少有家長承認自己傳遞焦慮,繼續說“我一直在關心、安慰孩子”,“一直在鼓勵孩子”,當問道:“你是怎樣安慰、鼓勵的?”大家的方法無疑是赤裸裸的傷害。酷似經典的幾個“考前毒句”,今天,未來人才張老師,整理於此,溫馨提示所有的高考生家長!


未來人才張老師:家長這幾個“毒句”,無疑是“考前dú藥”……


考前dú藥 1 —— 複習的怎樣了?

100個家長,99個都會問

品名/ 堪比一個大藥丸早晚吃一點

這是所謂“關心”的家長問的最多的“du句”,他們其實是在想自己需求一個安慰,然而結果不但得不到“放心吧,我複習好了”的“定心丸”反而刺激了孩子的情緒。

冷不丁這麼一問,孩子會聯想“還有哪些不會的沒複習好”,然後把自己拉入“不會的”區域,更加緊張而產生焦慮,進而自信減弱乃至喪失。


未來人才張老師:家長這幾個“毒句”,無疑是“考前dú藥”……


考前dú藥 2 —— 考不進前100名也沒事!

爸媽也想過個好年呀…

品名/ 堪比一個大藥片每天1片

這是所謂“安慰”的家長引以為榮的“dú句”,意在幫孩子放下包袱、降低目標。

其實這些家長違背了心理學的規律。很多時候,根本不知道孩子緊張的原因,其實,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目標,能不能實現才是他們最關心的,也是最擔心的。

家長這麼一說反而會使孩子更在意目標或考試結果,導致他們從堅持的“過程”中被拉出來,走進“結果”的衚衕,擔心、害怕,焦慮不能自拔。也會有很多孩子感覺“爸媽認為我進不了前100名了…哎…”。


未來人才張老師:家長這幾個“毒句”,無疑是“考前dú藥”……


考前dú藥 3—— 細心點兒,別犯低級錯誤了

我叫“不犯錯”

品名/ 堪比打10針疼就對了

這是所謂“善意提醒”的家長常用的“dú句”,意在叮囑原來經常犯得錯誤,這次考試別犯。

其實,如此的強調會有兩個後果,一是增加孩子對考試的恐懼,增大心理壓力,因為他們本來就正確率低,缺乏計算的自信。二是考場上會特別留意家長提示過的弱點,而放鬆對沒有提示過的東西的注意,而這些往往是自己的優勢部分。三是產生“呼喚效應”形成消極的心理暗示,怕什麼來什麼,錯誤反而更多。

未來人才張老師:家長這幾個“毒句”,無疑是“考前dú藥”……

未來人才張老師:家長這幾個“毒句”,無疑是“考前dú藥”……

未來人才 張老師溫馨提醒:

作為新時代家長,不能一味看重、追求好成績,而沒有看到孩子!

當期末考試分數公佈後,成績好固然皆大歡喜,可如果成績不盡如人意呢?我們要做到“高分不捧,低分不棒!”

這個世界上,人與人是存在一些差異的。作為一名高考規劃師,指導過很多學生,你會發現:有的孩子擅長邏輯思維,有的孩子想象力豐富,有的孩子具有管理特質,有的孩子對樹木花草感興趣,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天賦。高考規劃師不只是幫忙填志願,而是讓考生知道——我是誰?我想做什麼?我能做什麼?我未來要成為誰?

“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考前心理十分的敏感、複雜,家長如果想幫到孩子需要和規劃師一樣掌握一定的心理學、教育學知識,否則往往事與願違。如果沒有理論基礎的儲備,最好的辦法就是——什麼都別說。

未來人才祝所有的小可愛們~

未來人才張老師:家長這幾個“毒句”,無疑是“考前dú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