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北伐五戰五敗,失誤不在馬謖魏延,全因錯用一蜀國異才

諸葛亮北伐五戰五敗,失誤不在馬謖魏延,全因錯用一蜀國異才

諸葛亮北伐五戰五敗,失誤不在馬謖魏延,全因錯用一蜀國異才

文\有文化的小珍 圖\網絡

諸葛亮北伐五戰五敗,失誤不在馬謖魏延,全因錯用一蜀國異才

劉備建立的季漢(也就是西漢,東漢的延續)的政治權利,他建立的季漢生存的時間非常少只延續了24個年頭,並且是在殘留的一片土地上得過且過,蜀國這一個國家非常的弱小,在過於的歷史唉處於群雄格局的局勢的時候,它比曹魏歷史弱小沒有曹魏歷史的強勢,而在歷史長河中,它雖然非常的微不足道,然而在這片非常不起眼的土地上發生了許許多多的故事。

諸葛亮發動的五次北伐場面都非常的波瀾壯闊,但是卻沒有卻得真正意義上的成功,沒有獲得什麼有價值的策略,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時候,雖然他準備特別的充分,但是他並沒有認識到自己想認識對自己有利的朋友最終而前功盡棄了。

魏延那時候像諸葛亮提出了洛陽之計劃也就是從小道去襲擊長安,但是諸葛亮信不過魏延就沒有采納他的意見。後來他用錯了馬謖,導致諸葛亮的北伐以失敗告終,但是第一次的北伐的失敗並不能怎麼樣,諸葛亮還是有很大的信心,因為後邊還有四次北伐,還可能會打個翻身仗,但是也沒有立下什麼戰功,這是什麼原因呢?

諸葛亮北伐五戰五敗,失誤不在馬謖魏延,全因錯用一蜀國異才

諸葛亮去世後沒多長時間,蜀國撐不住就滅亡了,這是為什麼在諸葛亮去世之後蜀國的軍隊毫無戰績,不上進、大部分戰爭都是以失敗告終,卻猛然之中“攻守之勢異也”呢?是什麼因素導致這樣呢?

這些都是因為一個非常重要的人,這個人就是姜維,諸葛亮非常的看好他,非常的器重他,想要把他培養成自己的接班人,這就可以看出諸葛亮說多麼的喜歡他信任他了。在諸葛亮去世之後,姜維毋庸置疑地成了蜀國軍隊的最高首領。

諸葛亮北伐五戰五敗,失誤不在馬謖魏延,全因錯用一蜀國異才

但是姜維剛開始上任,他全盤否定了諸葛亮之前提出的軍事策略,他認為他之前的策略不適合現狀,於是乎就自己處了許多策略,在之前諸葛亮統帥的時候他先後六次出兵去祁山,以進攻作為防禦的手段,雖然知道這樣做不可以,但是又非要去做。但是這樣控制住了曹魏軍隊強大的軍事實力,但是將蜀國的命保住了。

姜維提出的軍事戰略也就是“斂兵聚谷”,根據姜維他的思路,如果曹軍過來進攻的時候應該放棄在外圍的守護然後引誘敵人直接像內進攻,焦土政策,再憑著蜀國高高的城牆有著堅固的防衛控制住敵軍,讓他們無法繼續向前進攻。

諸葛亮北伐五戰五敗,失誤不在馬謖魏延,全因錯用一蜀國異才

姜維冥思苦想的想出來兩道防線,這兩個防線是漢、樂二城,但是隻要被曹魏軍拿下了,漢中就保不住了,漢中只要保不住了,蜀國的資本就不存在了,西川肯定是處於危險之中。

這個戰略看似無可挑剔,但最重要的裝備,軍隊實力,速度都趕不上對面的敵軍這個戰略就是不可行的。那麼這所有的計劃將是誇誇其談,沒有實用性的價值。

制定軍事策略一定要根據自己軍隊的情況來,不然制定了也是沒用的,戰爭的場面都是變化萬千的,不能因為想法好而失去了真正的戰爭方法,並且姜維做事總是紙上談兵,想的辦法沒有多大實用性,諸葛亮在看人這一件事情上遠遠沒有劉備看人準確,劉備會用人,選人錯誤這件事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諸葛亮北伐五戰五敗,失誤不在馬謖魏延,全因錯用一蜀國異才

導致蜀國滅亡的原因有很多,不僅僅只是用人和戰略問題,但是姜維軍事戰略的錯誤是蜀國最後解散的最根本的原因,但是在諸葛亮的眼裡,姜維是可用之才,是可以奉獻於國家的人,在軍事中的一位奇才,但是事實上姜維是一個沒有遠見的人,有非常大的侷限性。

不過蜀國滅亡還有許多客觀性的原因,例如蜀國的地方很小,位置特別的偏遠,蜀國雖然被人稱作天蜀之國,但是它地域偏遠,沒辦法跟曹魏這種地域遼闊的地方相比,北方地域廣闊,並且是人才聚集的地方。

蜀國各方面的條件都要比曹魏差很多,所以它沒有辦法和曹魏去戰爭,根本打不過。蜀國還沒辦法跟東吳去打持久戰,因為東吳是個非常富裕的國家,財力支撐可以很久,並且諸葛亮上位後沒有發掘出來真正的有用之才,卻總是將沒有用的人當做有用之才來使用,我行我素,自以為是,而且興師動眾人,過早的將蜀國的國力消耗掉了。

諸葛亮北伐五戰五敗,失誤不在馬謖魏延,全因錯用一蜀國異才

傅玄之前評價姜維說過這麼一句話:“維為人好立功名”,就是說他太過於追求名利了,為了想趕緊的立了功,比諸葛亮還揭竿而起,還冒險,所以蜀國很快就滅亡了。

費褘是蜀國非常聰明機智的一個人,是蜀國的一位智者,曾經是蜀國的軍師,在姜維定錯誤的戰略是他多次奉勸他不要冒險,這樣是不可行的,但是姜維太過於自以為是聽不進去別人的意見,獨斷專橫。

費褘說姜維他的這種想法最終一定會以失敗告終,必須要根據實際情況做事,慢慢的來腳踏實地,一定要小心謹慎,但是姜維聽不進去,從結果來看他都說對了。

所以說諸葛亮有一次看錯了人,結果導致蜀國存在的時間很短,並不只是劉禪的過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