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彈之父”于敏:純國產科學家;三換專業;造氫彈隱姓埋名28年

1月16日。中國偉大的科學家、“氫彈之父”于敏院士離開了我們,至此,兩彈一星元勳就僅剩

王希季、孫家棟和周光召三人。正是因為有了這些偉大的科學家,將一腔熱血澆築國防,建成鋼鐵長牆,我們才不會被外國欺辱,才有機會發展民生。我們才有機會得到如今的和平、穩定、幸福、繁榮的生活。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於敏院士!

和其他人不一樣,于敏院士是一位百分百的國產科學家,是由新中國完完全全培養出來,在研製核武器的權威物理學家中,他幾乎是唯一一個未曾留過學的人

自幼才智過人,歷盡波折終上北大

于敏院士1926年出生於河北省寧河縣蘆臺鎮(今屬天津市)的一個普通家庭。父母都是普普通通的小職員,父母放養式的教育非但沒有讓他走上歪路,反而養成了于敏獨立、堅強的性格。

其實放到現在,如何父母全放養式的教育,又有幾個人不被手機、遊戲和其他外界事物所誘惑。而這也可以看得出來,于敏是一個有著強大自制力的人。

“氫彈之父”于敏:純國產科學家;三換專業;造氫彈隱姓埋名28年

于敏和父母

正如愛因斯坦所說,天才是要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和百分之一的天賦,而往往那百分之一的天賦更加重要。于敏就是這樣一個天才式的人物。他自幼喜歡讀書,智力過人,有過目不忘之能。

于敏的才智也得到了中國科學院院士劉光鼎的肯定:“他這個人極聰明,一把橋牌到他手上,他立刻就能算出他會不會贏,會贏在哪張牌上,大家都不用玩了。”由此可以發現,聰明的人做什麼都可以特別輕鬆!

出生在亂世的他總是渴望有一天能夠像岳飛、諸葛亮一樣為國家崛起效力,建功立業。

“氫彈之父”于敏:純國產科學家;三換專業;造氫彈隱姓埋名28年

于敏小時候

而他卓絕的才智則給了他實現夢想的一方舞臺,他在天津耀華中學念高中時,就以各科第一聞名全校。1944年考入北京大學,在這裡,他找到了自己一生為之奮鬥的方向—理論物理。

當時,于敏讀大學還廢了一番波折,當時他父母壓根沒有錢供他讀大學,父親更是久病纏身。

這個時候多虧了自己的同學陳克潛,他將於敏的情況告訴了自己在啟新洋灰公司工作的父親。於是,于敏獲得了一筆“天使投資”,由啟新洋灰公司資助他上大學,條件是必須去北京大學工學院電機系學習。于敏欣然同意。

“氫彈之父”于敏:純國產科學家;三換專業;造氫彈隱姓埋名28年

參加工作後的于敏

然而於敏發現自己並不喜歡機電,最愛的還是物理。可是如果轉系,就沒有了經濟來源。惆悵的他只好一邊在工學院學習,一邊自學理學知識。那個時候,只要擁有一點點的閒暇時間,于敏就拿著一本書在那亂啃。于敏在工學院因此得了一個“老夫子”的外號。

到了1946年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黨政府恢復了獎學金,于敏因此獲得每個月一袋白麵的微薄資助。他把白麵換成粗糧,用省出來的錢當零用錢,維持讀書,以此謝絕了啟新洋灰的資助,轉入理學院物理系,啃起了窩頭就鹹.菜。


名冠北大,得院士誇讚,被錢三強賞識,轉攻原子能物理

在北大學習理論物理的時候,于敏就已經名冠北大。1949年更是以北大物理系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了北大理學院的研究生。

要知道在那個時候,即使是數學系的在代數考試上最多也不過60分,而來自物理系的于敏卻總是能拿到滿分。

“氫彈之父”于敏:純國產科學家;三換專業;造氫彈隱姓埋名28年

在1945級的北大理學院,學號1234013是一個傳奇。在北大圖書館院內牆上張貼的不張名成績榜單中,第一的位置永遠屬於這個學號,理學院師生都知道,這個學號屬於于敏。

他的導師中科院院士張宗燧更是誇獎于敏說:“這是他教過最優秀的學生”。

當時,何澤慧和丈夫錢三強才剛剛成立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為我國研製核武器服務,當時就只有彭恆武、王淦昌幾人。特別缺人才。而這個時候,因為自身的優異,于敏被錢三強發現,調入了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氫彈之父”于敏:純國產科學家;三換專業;造氫彈隱姓埋名28年

于敏、彭恆武

進入近代物理所的前兩年,理論研究組接到了第一項任務,跟蹤國際核物理研究的進展,于敏幾乎仔細閱讀了全部挑選的文獻,同時精讀了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梅爾和江森合寫的一篇關於殼模型的論文,此後又仔細鑽研了大物理學家費米的名著《原子核物理》一書。

“氫彈之父”于敏:純國產科學家;三換專業;造氫彈隱姓埋名28年

他結合在北大“近世代數”課程中學習的“群論”,發現了對稱性在殼模型中的重要性,又開始深入學習群表示理論。于敏的才華在這次調研工作中展露無遺,在調研結束時,負責人彭桓武對全組說:“真正鑽進去的只有于敏。”

也正是因為于敏的刻苦聰明,所裡讓于敏從事“原子核理論”研究。而在此之前,于敏從事的是量子場論的研究,

覺得核理論不如量子場論基礎性強。但他很快又意識到,國家科學規劃已將原子核物理列為重點發展學科,而全組僅剩自己一個年輕人,需要擔起責任。

“氫彈之父”于敏:純國產科學家;三換專業;造氫彈隱姓埋名28年

左起王淦昌,彭恆武,朱光亞和于敏

所以,于敏很快就轉為原子核理論研究。國內很少有人熟悉原子能理論,這意味著于敏所有一切都要從零開始,但是學習對於本就才智過人的于敏來說,從來就不是一件什麼難事。在不到四年的時間裡,于敏不僅掌握了國際核物理的發展趨勢和研究焦點,而且在關於核物理研究的關鍵領域,寫出了許多有重要影響力的論文和專著。

“氫彈之父”于敏:純國產科學家;三換專業;造氫彈隱姓埋名28年

這期間,于敏與楊立明教授合著了我國第一部原了核理論專著《原子核理論講義》。

于敏所寫的論文,分量有多重呢?他參與研究發表的他們發表的《一個具有等間隙能譜的費米系統》和《原子核在短程力下的相干效應》等研究成果在當時位居世界前列。直接讓我國在該領域研究水平上升了一個新的臺階。

“氫彈之父”于敏:純國產科學家;三換專業;造氫彈隱姓埋名28年

年輕時候的彭恆武

彭桓武院士說:“于敏的工作完全是靠自己。他沒有老師,他的工作是開創性的。”錢三強稱,于敏的工作“填補了我國原了核理論的空白”。

1957年5月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日本專家朝永振一郎曾率領日本物理代表團來中國訪問並進行學術交流。在和于敏一番學術交流後,朝永振一郎問道:“於先生是從國外哪所大學畢業的?”

“氫彈之父”于敏:純國產科學家;三換專業;造氫彈隱姓埋名28年

朝永振一郎

于敏風趣地說:“在我這裡,除了ABC外,基本都是國產的!”在得知于敏是一個從來沒有出過國,也沒有得到過外國名師指導的本土學者,靠獨自鑽研獲得如此巨大的研究成果後,朝永振一郎震驚得說不出話來。回到日本後,朝永振一郎在自己的著作中稱讚于敏是中國“國產專家一號”。

也正是因為于敏碩果累累,僅僅26歲,于敏就成為了副研究員。

接受挑戰,隱姓埋名研製氫彈

1961年1月的一天,于敏奉命來到錢三強的辦公室。一見到于敏,錢三強就直截了當地對他說:“經所裡研究,請報上級批准,決定讓你參加熱核武器原理的預先研究,你看怎樣?”

從錢三強極其嚴肅的神情和談話裡,于敏明白了,國家正在全力研製第一顆原了彈,氫彈的理論也要儘快進行。于敏生性喜歡做基礎研究,當時已經很有成績,而核武器研究不僅任務重,集體性強,而且意味著他必須放棄光明的學術前途,隱姓埋名,長年奔波。

“氫彈之父”于敏:純國產科學家;三換專業;造氫彈隱姓埋名28年


1951年于敏從研究量子場論轉行研究原子核,到1961年他又毅然決然地從研究原子核轉向研究氫彈原理,面對國家分派下來的任務,于敏從來沒有猶豫,他毅然轉入地下工作。到1988年,于敏的名字就從科學界消失了。

在研製核武器的權威物理學家中,于敏是惟一沒有留過學的人,但是這並沒有妨礙他後來站到世界核科學的高峰。于敏幾乎從一張白紙開始,依靠自己的勤奮,舉一反三進行理論探索。

“氫彈之父”于敏:純國產科學家;三換專業;造氫彈隱姓埋名28年

從原子彈到氫彈,按照突破原理試驗的時間比較,美國人用了七年零三個月,英國四年零三個月,法國八年零六個月,前蘇聯四年零三個月。主要一個原因就在於計算的繁複。

而當時中國的設備更無法可比,當時僅有一臺每秒萬次的電子管計算機,並且95%的時間分配給有關原子彈的計算,只剩下5%的時間留給於敏負責的氫彈設計。于敏超強記憶力就在這個時候發揮了作用。

“氫彈之父”于敏:純國產科學家;三換專業;造氫彈隱姓埋名28年

那個時候的計算機

于敏的記憶力與計算能力達到了怎麼樣的一個恐怖程度呢?一次,一位法國核物理學家到原子能所作有關康普頓散射的報告。報告過程中,報告人還沒有講實驗結果,于敏就小聲對坐在旁邊的粒子物理、理論物理學家何祚庥說,這個分支比是10-4至10-6數量級,後來報告人給出的結果,果然如於敏估計。何祚庥很吃驚,問于敏怎麼算出的,于敏告訴他如何進行量綱分析和數量級估計。

所以當時在沒有計算機的情況下,于敏直接和他領導下的工作組人手一把計算尺,用腦子替代計算機,開始廢寢忘食地計算。四年中,于敏、黃祖洽等科技人員提出研究成果報告69篇,對氫彈的許多基本現象和規律有了深刻的認識。

“氫彈之父”于敏:純國產科學家;三換專業;造氫彈隱姓埋名28年

1964年10月16日,我國第一顆原了彈爆炸成功,在世界上引起轟動。而氫彈的研製也就成了當前任務的首位。

當時于敏立馬趕往上海華東計算機研究所,抓緊計算了一批模型。但這種模型重量大、威力比低、聚變比低,不符合要求。于敏總結經驗,帶領科技人員又計算了一批模型,發現了熱核材料自持燃燒的關鍵,解決了氫彈原理方案的重要課題。

“氫彈之父”于敏:純國產科學家;三換專業;造氫彈隱姓埋名28年

年底,于敏開始從事核武器理論研究,在氫彈原理研究中提出了從原理到構形基本完整的設想,解決了熱核武器大量關鍵性的理論問題,並在平均場獨立粒了方面做出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氫彈之父”于敏:純國產科學家;三換專業;造氫彈隱姓埋名28年

當時于敏發現了熱核材料自持燃燒的關鍵,解決了氫彈原理方案的重要課題後,他當即給北京的鄧稼先用隱語報告氫彈理論研究有了突破。“我們幾個人去打了一次獵……打上了一隻松鼠。”鄧稼先聽出是好消息:“你們美美地吃了一餐野味?”“不,現在還不能把它煮熟……要留做標本。……但我們有新奇的發現,它身體結構特別,需要做進一步的解剖研究,可是……我們人手不夠。”“好,我立即趕到你那裡去。”

“氫彈之父”于敏:純國產科學家;三換專業;造氫彈隱姓埋名28年

當時核試驗場遠在大西北,生活條件相當艱苦,吃的是夾雜砂子的饅頭,喝的是苦鹼水,茫茫戈壁飛沙走石,大風如刀削一般,,冬天氣溫零下30℃,道路凍得像搓板……在這樣極惡劣的情況下,于敏和其他科學家一直都在咬牙堅持!

“氫彈之父”于敏:純國產科學家;三換專業;造氫彈隱姓埋名28年


而為了能夠在法國之前研製氫彈成功,于敏心裡一直憋著一股勁:如果中國能趕在法國前面

突破氫彈的話,不僅長中國人的志氣,更能讓中國在世界上挺直腰桿!

“氫彈之父”于敏:純國產科學家;三換專業;造氫彈隱姓埋名28年


1967年6月17日早晨,載有氫彈的飛機進入羅布泊上空。8時整,隨著指揮員“起爆!”的指令,機艙隨即打開,氫彈攜著降落傘從空中急速落下。十幾秒鐘後,一聲巨響,碧藍的天空隨即翻騰起熊熊烈火,傳來滾滾的雷鳴聲……

“氫彈之父”于敏:純國產科學家;三換專業;造氫彈隱姓埋名28年

當日,新華社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中國的第一顆氫彈在中國的西部地區上空爆炸成功!從原子彈試驗成功到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中國人只用了兩年零八個月的時間,創造了研製氫彈的世界紀錄。

“氫彈之父”于敏:純國產科學家;三換專業;造氫彈隱姓埋名28年

中國第一課原子彈、氫彈模型

于敏說:當初設計是百萬噸左右,而實際的爆炸當量是330萬噸。超額完成了任務。更讓世界為之震驚的是“于敏方案”設計的氫彈更適合實戰中國氫彈誕生之初就已經接近甚至完成了小型化的應用就連美國軍界都說:這傢伙可抵十個集團軍!

“氫彈之父”于敏:純國產科學家;三換專業;造氫彈隱姓埋名28年

美國第一顆氫彈

“氫彈之父”于敏:純國產科學家;三換專業;造氫彈隱姓埋名28年

蘇聯"沙皇炸彈"(氫彈)

“氫彈之父”于敏:純國產科學家;三換專業;造氫彈隱姓埋名28年

中國第一顆氫彈

“氫彈之父”于敏:純國產科學家;三換專業;造氫彈隱姓埋名28年


而於敏敏銳認識到,美國一定會限制核武器發展,86年,他和病入膏肓的鄧稼先一起寫下來《關於中國核武器發展的建議書》,建議在世界全面禁止核試驗前,加快中國的核試驗步伐。

“氫彈之父”于敏:純國產科學家;三換專業;造氫彈隱姓埋名28年


正是因為于敏和鄧稼先的先見之明,趕在196年9月10日聯合國大會通過《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之前,用十年時間讓中國趕在世界全面禁止核試驗之前,達到了實驗室模擬水平。

“氫彈之父”于敏:純國產科學家;三換專業;造氫彈隱姓埋名28年

鄧稼先和于敏


多年後,諾貝爾獎得主、核物理學家玻爾訪華時,同於敏晤面,稱讚于敏是“一個出類拔萃的人”,是“中國的氫彈之父”。

“氫彈之父”于敏:純國產科學家;三換專業;造氫彈隱姓埋名28年

氫彈發射成功

三次與死神插肩而過,家庭是他最大的後盾

在研製氫彈的過程中,于敏曾三次與死神擦肩而過。

1969年初,因奔波於北京和大西南之間,也由於沉重的精神壓力和過度的勞累,他的胃病日益加重。在首次地下核試驗和大型空爆熱試驗時,他身體虛弱,走路都很困難,上臺階要用手幫著抬腿才能慢慢地上去。再加上操勞過度和心力交瘁,于敏在工作現場幾至休克。

“氫彈之父”于敏:純國產科學家;三換專業;造氫彈隱姓埋名28年

于敏和堂弟一家

這是于敏第一次和死神插肩而過!

可以說,于敏是將自己的生命撲在了國防事業上。

而於敏之所以可以毫無顧忌地從事研究,也多了他有一個賢內助,當時于敏為了能儘快拿出研究成果,一直日夜操勞,妻子擔心他如此勞累傷了身體,到了星期天,就硬拉著他逛公園,想讓他換換腦子。但于敏偏偏每次都不合拍,總是一個人在後面跟不上趟,常常陷於沉思。後來,他乾脆找個幽靜的涼亭獨自在那裡看書,任由妻子領著孩子玩,讓妻子哭笑不得。

“氫彈之父”于敏:純國產科學家;三換專業;造氫彈隱姓埋名28年

有一天,妻子好不容易說服他一起去王府井百貨大樓,到了門口,他卻不願進鬧哄哄的商場,非要在門口等。結果妻子出來才發現于敏偷溜不見人影,怎麼找也找不到,後來傍晚才回來,一問才知道去僻靜地方思考問題去了。

“氫彈之父”于敏:純國產科學家;三換專業;造氫彈隱姓埋名28年


還有于敏幫妻子洗衣服,一個勁往洗衣機里加水,卻被妻子發現他忘了關排水閥等趣事。這樣的事,孫玉芹能說出許多。幾十年來,若沒有她,于敏不知要如何生活。可以說正是妻子的無怨無悔,才能讓于敏沒有任何後顧之憂!

“氫彈之父”于敏:純國產科學家;三換專業;造氫彈隱姓埋名28年


原子能研究所研究人員曾在國外報道上看到了一個重要元素的新的截面數據。這個數據太理想,高得驚人,但如果是真的將對熱核反應大有裨益。想鑑別真偽只能做實驗,不僅需要大量資金,還要耗費兩三年時間。于敏決心搞清楚真偽,晝夜分析計算。

一天深夜,妻子一覺醒來發現他還在計算,催他睡覺他只是敷衍一下。又過了不知多久,于敏突然抓住妻子的手,一躍而起,興奮地說:“玉芹,我搞清楚了!錢和時間都可以省下來了!”妻子睡眼惺忪地問他什麼搞清楚了,他卻因為想趕快告訴同事這個喜訊一直催著妻子趕快做早飯。

“氫彈之父”于敏:純國產科學家;三換專業;造氫彈隱姓埋名28年


多少個這樣的不眠夜,都是孫玉芹陪伴于敏度過的。而自從於敏參與氫彈研究,兩個人就聚少離多,有時候甚至兩三年不見。而於敏參與研究氫彈的事更是對妻子保密了20多年。有一天,他們夫妻同乘一輛公共汽車下班回家,妻子驚詫地問他現在在哪裡、幹什麼工作,于敏始終沒有正面回答她。

1971年時候,因為于敏的身體情況,孫玉芹才來到了于敏的身邊照顧他。

一天深夜,于敏感到身體很難受,就喊醒了妻子。妻子見他氣喘,趕緊扶他起來。不料于敏突然休克過去,經醫生搶救方轉危為安。

“氫彈之父”于敏:純國產科學家;三換專業;造氫彈隱姓埋名28年

而1973年身體並沒有完全恢復在大西北過度操勞的于敏在返回北京的列車上開始便血,回到北京後被立即送進醫院檢查。在急診室輸液時,于敏又一次休克在病床上。

同事們都笑話于敏:“沒有嫂子做的飯就鬧胃病”!

飽經風雨,遍嘗艱辛,孫玉芹奉獻給於敏是幾十年的陪伴。當於敏解密時,孫玉芹驚呼:“沒想到老於搞的是這麼高級的秘密工作。”

“氫彈之父”于敏:純國產科學家;三換專業;造氫彈隱姓埋名28年

于敏妻子很喜歡旅遊,但是因為不放心他的身體,只能在家照顧他,時間都花在於敏身上,2012年,孫玉芹突發心臟病去世。于敏一直都覺得對不住妻子,在一次節目中,于敏將對妻子的感情凝聚在了一句詩中:報答平生未展眉。

“氫彈之父”于敏:純國產科學家;三換專業;造氫彈隱姓埋名28年

和所有科學家一樣,于敏樂在科研,對物質條件從不將就,他住在兩居室的普通舊房子裡,傢俱十分簡樸,家中的暖瓶外殼還是用竹子做的。于敏卻對當時的生活待遇很滿足,整天為科研工作樂此不疲。

“氫彈之父”于敏:純國產科學家;三換專業;造氫彈隱姓埋名28年

于敏院士的家

于敏將自己一生獻給了國家,舍小家為大家,他在氫彈原理突破中解決了熱核武器物理中一系列基礎問題,提出了從原理到構形基本完整的設想,起了關鍵作用。後長期領導並參加核武器的理論研究、設計解決了大量關鍵性的理論問題。從20世紀70年代起,在倡導、推動若干高科技項目研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是當之無愧的“氫彈之父”!

“氫彈之父”于敏:純國產科學家;三換專業;造氫彈隱姓埋名28年

有詞調寄《小桃紅》,贊曰:擎天火雲映赤城,氫雷掌上鳴,壯我國威氣如虹,崎嶇徑,窮微探理馭核能,科海耆英,國之干城,巍巍華夏情。

今天,讓我們一起緬懷于敏院士,緬懷那些為了國家奉獻一生的科學家,正是有了他們,我們才能擁有現在如此幸福的生活!

“氫彈之父”于敏:純國產科學家;三換專業;造氫彈隱姓埋名28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