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敏院士一生拒絕的兩個“稱號”

兵工科技(微信ID:binggongkeji)

于敏院士一生拒絕的兩個“稱號”

2019年1月16日,我國"兩彈一星"功勳獎章、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于敏院士因病辭世,享年93歲。噩耗傳來,舉國哀痛不已。

于敏院士多年來一直隱姓埋名,從事氫彈理論探索任務,為我國氫彈試驗的成功,為我國科技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和國防實力的增強做出了開創性貢獻。國家和人民也沒有忘記于敏院士的重大功勳,多年來,于敏院士獲得的榮譽非常多,包括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兩彈一星"功勳獎章"、全國勞動模範"、國家最高科技獎等獎勵舉不勝舉,在逝世前一個月,于敏院士還獲得了同志改革先鋒稱號,並獲評"國防科技事業改革發展的重要推動者"。

除了這些官方榮譽稱號之外,科學界和民間對他各種榮譽稱號也是非常多,對此于敏院士表現的非常坦然和淡薄,他一直在強調,他只是為祖國國防事業貢獻了一點微薄的力量。他在公開場合,婉拒了很多這種榮譽稱號。

于敏院士一生拒絕的兩個“稱號”

"國產土專家一號"

上世紀50年代,朝永振一郎(後獲諾貝爾物理獎)為團長的日本原子核物理和場論方面的學者代表團來華訪問,于敏的才華給對方留下了深刻印象。朝永振一郎好奇地詢問:"於先生是從國外哪所大學深造的?"于敏幽默地說:"在我這裡,除了ABC之外,基本都是國產的。"日本專家由衷讚歎:"你不愧是中國的'土國產專家'一號!""國產土專家一號"並不是一個貶義詞,真是情況是,于敏一生沒有出過國,在研製核武器的權威物理學家中,他幾乎是惟一一個未曾留過學的人,但是這並沒有妨礙他站到世界科技的高峰。彭桓武院士曾說到:"于敏的工作完全是靠自己,沒有老師,因為國內當時沒有人熟悉原子核理論,他是開創性的。

但對於這個稱呼,于敏有自己的見解,他說:"'土專家'不足為法。科學需要開放,應該學習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只有在大的學術氣氛中,互相啟發,才利於人才的成長。現在的環境已有很好的條件了。"

于敏院士一生拒絕的兩個“稱號”

"氫彈之父"

媒體在報道中,大量使用了"氫彈之父"這樣的字眼來形容於敏院士對我國兩彈事業的重要貢獻。本來以于敏院士的成就,這樣的尊敬是當之無愧的,可是,于敏院士在生前卻不不止一次地對這個稱謂表現出厭惡之情,這是為什麼呢?

早在1987年五一節前,國務院授予于敏"全國勞動模範"光榮稱號,這是于敏隱姓埋名27年後第一次出現在人們面前。有人問他是怎樣攻克氫彈原理的,于敏說:"研究氫彈原理的是一批科學工作者,參加設計、實驗的人就更多了,要說攻關,是集體攻關,我只是其中一個卒子。"

2014年,于敏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當時有記者採訪時又提到了"氫彈之父"這樣的說法。於老爺子連連拱手說:"拜託你們了,千萬不要稱我為'氫彈之父',那樣我會很難受的。"他還解釋說,核武器物理設計的核心問題是輻射流體力學方程組和材料特性方程組的耦合求解問題。在這個核心問題的周圍,涉及上百個學科體系,這些學科編織成一張互相交叉的學科網絡,幾乎每一個關鍵問題的解決,都需要多個學科的協同。一個國家,要建立如此眾多的學科門類,在每一個學科都有相應的人才,需要相當強大的基礎國力。突破氫彈原理的輝煌成績,在於敏先生眼裡只是"做了一些有用的工作"。他深情底理"一個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沒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進祖國的強盛之中,便足以自慰了。

除了'氫彈之父'外,于敏院士對"于敏構型"的提法也不以為然,按照大多數媒體的說法,目前全世界只有兩種氫彈構型,美國的T-U構型和中國的于敏構型。但半個多世紀以來,包括于敏院士在內,當年參加兩彈研製的領導者和科技人員都稱這第一顆氫彈為"1100",卻從未有過什麼"于敏構型"之類的說法。"1100"指的是當年,中央專委要求,我國第一顆氫彈要實現兩個目標:當量要達到和超過100萬噸TNT,重量不得超過1噸,簡稱"1100"。

從這兩件事上,就足以說明於敏院士廣闊的胸襟和謙虛的態度,"學術如山,性情如水。"于敏不僅以其學術貢獻令後輩們高山仰止,更以平和善良的性格贏得了身邊人的愛戴。

更多精彩,請關注兵工科技微信公眾號(微信ID:binggongkeji)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