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涵蓋炸藥、白酒、國家最高科技獎、院士……

■本報見習記者 韓揚眉

今年1月8日,火炸藥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澤山被授予2017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對於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四川瀘州北方化學工業公司(以下簡稱255廠)院士(專家)工作站的科技工作者來說,這也是難忘的一天。

瀘州北方化工院士(專家)工作站(以下簡稱工作站)由王澤山領銜。多年來,以王澤山為代表的專家團隊帶領255廠參與或承擔了國家重大基礎研究專項、火炸藥專項和軍方重點型號項目等科研項目,進行多項新技術開發和關鍵技術攻關。

這件事涵蓋炸藥、白酒、國家最高科技獎、院士……

“王院士是我國火炸藥行業的帶頭人。他的很多新技術、新理念最後在255廠落地轉化,每年可達上億元產值。在這個過程中,工作站付出了很多心血。”中國兵器工業集團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趙其林告訴《中國科學報》。

“實在”的合作:借智借力

雖然工作站在2015年掛牌成立,但255廠與王澤山團隊的合作始於上世紀80年代末。通過共同承擔項目,他們在發射藥及裝藥應用研究、含能材料應用及相關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突破了行業許多技術瓶頸。

“火炸藥是國家戰略基礎產品,但由於歷史原因,欠賬較多,很多基礎研究和關鍵技術研發遠遠不夠。院士來了,各種資源也隨之而來,使255廠的科技創新能力邁上了一個新臺階。”技術部部長毛長勇說。

企業直接引進院士專家團隊的科研成果進行中試或者市場開發,推進成果的產業化,有效解決科技與經濟“兩張皮”的問題,實現了企業與院士專家的雙贏。

在項目合作中,255廠在王澤山等“智囊團”的指導下,開展了新型發射裝藥技術在新一代坦克穿甲彈裝藥以及某制導炮彈發射裝藥中的應用研究。同時,針對穿甲彈裝藥嚴峻的彈道環境,解決了發射藥的力學性能和燃燒一致性、穩定性問題,保證彈道過程的安全。

王澤山研發的“某發射藥裝藥與工藝技術”在255廠得到轉化,解決了武器裝備的環境溫度適應性問題。該裝藥產品裝備應用在我國先進的99A主戰坦克上,“93”閱兵和朱日和閱兵時,該裝備排在陸軍第一方陣。

2017年,工作站被評為“全國示範院士(專家)工作站”,這在火炸藥行業是唯一一家。

“王院士帶領的團隊與我們的合作是實實在在的,也是隨時的。比如,項目中經常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今天出了問題,王院士或團隊專家明天可能就過來了,或者我們過去。”毛長勇說,王院士的會議地點也很“隨意”,可能在餐桌上、車上,也可能在休息室裡。

王澤山在接受《中國科學報》採訪時表示:“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做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為主,要真正走向市場,實現技術轉化、成果孵化,需要發揮企業的人才、設備和工藝優勢,尤其發揮企業懂市場懂需求的優勢。企業和科研院所相結合建立院士工作站,符合十九大提出的 ‘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

“以點帶面”:推動行業發展

工作站建立的初衷之一,是希望依託院士專家資源,發揮院士智力由點到面的輻射,為地方行業、產業和區域經濟發展提供戰略決策諮詢,推動行業和區域經濟發展。

2017年選出的“全國示範院士(專家)工作站”中,四川瀘州老窖院士(專家)工作站也在榜單上。

不過,有人質疑:一瓶酒中有多少科技含量?一家釀酒企業為什麼要引進院士專家?

“一瓶酒中蘊含著豐富的科技內涵。”工作站專家之一、江南大學生物工程學院院長許正宏解釋說,“與國外純種發酵工藝不同,中國傳統的釀造工藝是固態多菌種混合發酵。這是老祖宗一代代傳下來的獨特工藝,我們需要認清複雜微生物生長繁殖的規律、扮演的角色,以及如何人為理性地調控微生物生長,從而生產出更好喝的酒。”

瀘州老窖院士(專家)工作站由中科院院士鄧子新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孫寶國領銜。依託工作站,公司建立了國家固態釀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要面向白酒風味和固態釀造產業,以技術鏈支撐產業鏈,開展從有機原糧選育種植到工藝過程機械化智能化的全產業鏈研究。

許正宏所描述的就是固態釀造技術。該技術不僅應用在白酒產業中,在發酵豆製品(醬油、豆豉、腐乳等)、食醋等固態釀造食品行業中都有著越來越多的應用。而固態釀造食品行業現已成為中西部地區經濟發展的優勢產業,甚至是支柱產業。

“院士進入企業,以專業視角和廣闊眼界,圍繞企業產品的發展方向、重大科技項目的確定以及管理方式等提出參考意見,同時整合資源,引領了固態釀造產業的科技創新和行業的轉型升級。”國家固態釀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技術中心副主任敖宗華說。

“授人以漁”:人才培養的沃土

人才是科技創新的基礎,更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資源。院士專家在為地方經濟發展獻智獻力的同時,也滋養著人才成長和精神文化建設的沃土。

企業與院士專家在共同申報或承擔國家、行業科研項目的過程中,同期開展科研技術交流、專題培訓學習,培養青年人才,帶動企業科技隊伍的成長。

王澤山對青年科技工作者寄予厚望:“在研究過程中,青年科技工作者應堅定理想信念,志存高遠,腳踏實地地工作,掌握本領,勇敢擔當。”

255廠科研所炮藥研究室“80後”助理工程師朱娟就是這樣成長起來的。她今年剛被推薦為“軍民融合學會聯合體青年人才託舉工程”候選人。

朱娟主要從事發射藥產品研發。工作3年來,她以主要負責人或技術骨幹身份參與的項目有10餘項,“因為有了工作站這個平臺,我們才有機會跟外面的院士專家學習交流”。

朱娟仍記得2015年10月底第一次跟著王澤山在西安做試驗的場景。“條件特別艱苦,他那麼大年紀了還始終堅持在科研一線,讓我特別敬佩”。除了專業知識,王澤山還以實際行動鼓舞著年輕人。“王院士說的 ‘我這輩子沒有幹過其他事,就幹了火炸藥這一件事’這句話給了我很大的鼓舞。我很幸運,要在這一行好好做下去。”朱娟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