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关中地区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却悄然退出历史舞台,为什么?

宜男


关中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主要是因为关中地区水源丰富、气候适宜、土地肥沃,是早期的一个主要粮食主产区,再加上东南西北均有天然屏障,进可攻退可守,战略地位自然较高。而关中战略地位的逐渐下降,主要是由于经济重心和军事重心的逐渐转移造成的,而这两点变化又是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导致的。

经济重心转移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关中地区因为水源丰富、气候适宜、土地肥沃,当时便是一个重要粮食主产区,最早的“天府之国”便指的是关中地区,由此可见当时关中的富庶程度。之后随着蜀中地区的开发,而关中正是入蜀的最佳途径,关中、蜀中两个易守难攻的粮食主产区相连,使得关中的战略地位急速升高,这也是从秦汉至隋唐始终选择关中为都城的一个重要原因。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关中地区的经济地位也在逐渐下降,主要是由于以下几方面原因造成的:

1、水土流失严重。由于唐朝以前关中地区长期作为国都的存在,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带来了人口的迅速膨胀,再加上历朝历代向关中大规模移民,人口骤增带来的影响就是耕地面积的增加,但是由于关中地区的地理环境的影响,适宜耕种的地区并不多,于是大量开荒就成为了必然。而开荒的后果就是关中地区的植被遭到了严重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曾经的“天府之国”变成了后来的黄土高原。粮食产量迅速下降,又没有良好的粮食运输渠道,这极大制约了关中地区的经济发展。

2、饱受战乱摧残。正是由于战略地位太高,导致关中地区长期饱受战乱摧残。先有秦朝末年项羽火烧咸阳,后有东汉末年李傕、郭汜、马腾、韩遂先后在攻入长安发生混战,再有西晋末年刘曜发兵攻打长安,“五胡乱华”祸乱关中,再到唐朝“安史之乱”、“黄巢之乱”、吐蕃和回鹘攻破长安,五代十国乱世关中依旧首当其冲。长期战乱导致关中经济遭到了毁灭性打击,人口急剧下降,关中就此一蹶不振,再也没有恢复往日荣光。

3、经济重心南移。由于北方中原地区长期遭受战乱影响,在东吴对江南地区进行开发之后,又历经西晋末年的“永嘉南渡”、“安史之乱”的中原大规模南渡和北宋末期的“建炎南渡”,随着中原地区的士族、农民、手工业者、商贾的大规模南迁,使得江淮和江南地区经济迅速发展,从南北朝时期开始,南方便已经开始取代中原成为了全国经济文化中心。

环境变化导致粮食储备出现问题,战乱导致基础遭到严重破坏,经济重心南移导致经济地位下降,在这些因素的综合影响之下,关中地区的战略地位自然随之而下降。

军事重心转移

军事重心的转移,主要是由周边形势的变化引起的。从秦汉到隋唐,中原地区的主要威胁主要来自于西北少数民族和游牧民族,关中地区却被东潼关(函谷关)、西散关(大震关)、南武关(蓝关)、北萧关(金锁关)围在当中,乃是真正的“四塞之地”,不仅易守难攻,且较为接近战略前沿,军事地位自然极高。

△关中乃“四塞之地”

不过,随着周边形势的变化,关中地区的军事地位同样在不断下降:

1、陇西地区的逐渐平定。从秦汉时期开始,随着中原政权与西域各国之间交流的逐渐加深,陇西地区与中原地区交流逐渐频繁,再加上中原政权多次向西北用兵,在隋唐之后陇西地区基本已经被中原政权掌握在了手中,毕竟隋朝和唐朝的皇室本就是陇西贵族出身。陇西的逐渐平定,关中地区西部防线便失去了原有作用,此后朝代的西部威胁主要来自于西域地区,战略前沿已经延伸到了甘肃、宁夏一代,关中地区已经从战略前沿,变为了第二道防线。

△明朝九边重镇

2、北部威胁的逐渐加深。西北方向虽然逐渐平定,但北方的威胁却在不断加深,鲜卑、突厥、蒙古、女真的先后崛起,使得中原政权北部始终面临着威胁,因而使得长城沿线的军事地位开始不断上升,甘肃、宁夏、榆林、大同、宣府、太原、蓟州、幽州、辽东等北部边关开始变得越来越重要。

可以说,随着周边形势的变化,关中地区已经相对安全,军事重心向西和向北转移已成必然趋势。即使从战略半径角度出发,中原地区的地位都要高于关中地区。


综上所述,关中地区的战略地位下降是历史的必然,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以上仅为个人见解,如有不同意见,欢迎评论交流】


香茗史馆


首先给大家解释一下关中大概是现在什么位置。所谓关中指的是“四关”之中,即东边函谷关、西边大震关、南变武关、北边金锁关,对应现在的地图就在陕西省中部,西安、宝鸡一带。战国时期的纵横家张仪忽悠秦惠王时说:“关中是天下之雄国也”。这句话倒真是个大实话,关中地区由于地处黄土高原,土地肥沃,易受难攻,堪称一个四重保护下的大粮仓。这样的一个“宝地”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就不奇怪了。

那么,“关中”为什么在以后的历史里,从一个一线地区,逐渐没落成二线、三线地区呢?原因还是跟我们上面所说的粮食有关,因为“关中”地区粮食产量逐渐下滑,关中的战略地位和经济价值开始变得越来越不重要了。

这一改变的的根本原因就在于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和中国大陆气候的变化。在这里我们举一个有趣的例子,犀牛在中国古代被誉为“神兽”,大量出土的工艺品里都有它的形象。

因为现在中国不产犀牛,很多人会以为这是古代工匠在脑补犀牛的形象。其实,中国古代气候温暖、 森林密布,犀牛曾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广泛分布。来看一张中国各个朝代的犀牛分布图。<strong>

图上的线代表着这一时期,犀牛的最北分布线。可以看出,春秋时期,关中地区还处在犀牛的分布区域中,一个连犀牛都能养活的地方,养活人应该不成问题吧。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条线逐渐南移,中国的经济中心也从此离开了的“关中地区”。所谓“管中窥犀牛、可见一斑”。在犀牛逃离关中后不久,关中也悄悄退出了历史舞台。


更多精彩原创内容,关注头号号:硬核发布者,内容很硬,但很搞笑。


硬核发布者


关中地区的衰落,和我国政治重心的东迁和经济重心的南移有关。

关中地区四周有雄关狭隘环伺,易守难攻;中间有渭河贯穿,土地肥沃,人杰地灵。依托关中之人力物力,向东可直取中原,往西能通西域,南下则可得川蜀,继而一统天下。凭借这优越的地理条件,使关中地区在隋唐以前,曾长期作为历代大一统王朝的政治经济及文化中心。因此,关中地区也自然成为古代的兵家必争之地。然而隋唐以后,关中地区就开始迅速衰落了。



首先,自安史之乱后,中原及关中地区遭到巨大的破坏,大量的中原先民南迁,中国经济重心开始进一步南迁。靖康之变以后,我国经济重心就完全迁移到了长江流域。从两宋时期是“苏湖熟,天下足”;发展到明清时期则是“湖广熟,天下足”,其实也正是我国经济重心不断南迁的一个缩影。



而伴随着经济重心的迁移,我国的政治重心便开始逐步东迁。唐末时期,得益于京杭大运河便捷的水路运输,贯通南北的运河贸易变得繁荣起来,而作为漕运中心的汴梁地区也迅速崛起,并最终成为繁荣的北宋都城。因此,唐朝覆灭后,我国的政治重心也从原来的关中地区,迁移到了汴梁地区,再往后便进一步东迁到北京和南京地区。



尤其是对京杭大运河的疏通和运用,把经济繁荣的南方和华北地区紧密的连接起来。南方的钱粮得以通过漕运源源不断的送往北京,进而保障了作为大一统王朝都城上百万居民、数十万戍卫军队,以及中央各级官署官吏、王公贵族等的粮食供应。

如此一来,便让北京城具备了成为大一统王朝政治中心的条件。所以,元明清三个幅员辽阔的大帝国,能够以地处北方的重镇北京为都,运河漕运对南北经济的疏通,是必不可少的。



也正是因为这样,关中自隋唐以后,就开始不断偏离我国的政治和经济重心,加上随着路上丝绸之路的衰落,以及自然环节的恶化,也使得关中地区再无法恢复往日的辉煌。

这一点,明初就已经论证过了。当时朱元璋虽定都南京,但一直还有迁都的想法。于是,派太子朱标赴关中的西安考察。而朱标到达关中后所看到的景象却是一片萧条,民生凋敝。所以,朱标向朱元璋反馈了一个结果,那就是西安不适宜成为大明的都城!



再往后到了民国时代,关中地区就更不为兵家所争。各派势力都忙于在中原、华北和两湖等地区混战。比如直奉战争,两大军阀势力所争夺的,是华北地区的控制权;



又如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耗时最长的军阀混战——中原大战,蒋介石与阎锡山等新军阀所争夺的地区,就是中原河南和山东、安徽等省......就是后来的抗战,日军也不想费太大的劲去攻取深处内陆的关中地区。


这些历史要读


关中地区因其地理位置优越,凭借据险而守的优势,从而达到可进可退的战略目的。加之关中平原土壤肥沃,是一个割据发家的好地方。退出历史舞台的原因主要是经济中心、军事重心的东移和大一统国家的形成。

关中形成

历史上的关中地区广泛的指秦岭以北,渭北山脉以南,西起宝鸡,东至潼关的渭河平原和关中平原,后因战国时期秦国战胜魏国,夺取河西地区六百里之地,以崤山之险据守函谷关而将关中地区范围扩大。而函谷关也成为天下第一雄关,有着“一夫当关,万夫莫克”的美誉。


关中地区由黄河、渭河、洛水等水系,土壤肥沃,气候适宜,也成为粮食主产区,秦国凭借关中的富饶和函谷关的坚固,一步步壮大,最终东出灭掉六国统一天下。

必争之地

刘邦在被封为汉中王以后,由汉中入蜀,从而在蜀中壮大,当其欲称霸天下之时,由谋士建议,先灭三秦国,必争关中,方可成事,进可东取,退可自保。因此刘邦灭掉雍王章邯、塞王栎阳、翟王高奴,尽收关中之地,而后也是从关中出征,统一天下。


而作为刘邦的发家之地,刘邦将都城定在长安,而后王莽篡权,后光武中兴,才将首都定为洛阳。

关中衰落

虽然后继王朝里有唐朝定都于西安,但这也是由唐朝的统治基础关陇贵族所决定的,隋唐时期开始兴两都制,以洛阳为东都,说明了关中地区正走向衰落。

  1. 经济中心东移动

随着中原地区的开发,关中地区的自然条件优势不在明显,关中在唐代以前均为政治中心,人口数量大,因此耕地面积需求上升,关中平原的产出满足不了粮食需求,因此丘陵山区的开垦成为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但随之而来的便是水土流失,加上黄河的泥沙冲击,黄土高原也逐渐形成,自然条件随之恶劣。


而因关中的战略地位重要,因此战乱的摧残也更为严重,秦末的火烧咸阳、汉末的西凉铁骑、晋末的五胡乱华、唐朝的安史之乱、黄巢之乱、唐末的五代十国之乱,关中均受到毁灭性打击,人口流失严重,经济生产受到摧残,也就使关中的经济状况更加不如东方的中原地区。

2. 军事重心转移

因关中为“五关之中”,即函谷关、大散关、武关、萧关、金锁关,是一个天然的关中之国,易守难攻,因此战略地位不言而喻。但随着汉朝开始,加强对西域的管理和联系,来自西方的军事压力陡然下降,因此关中的战略防御地位也随之下降。


但随着北方游牧民族的发展和活跃,来自北方的军事压力陡然提升,关中之地便西的地理位置,不利于国家开展有效的打击。反而长城一带的军事防御显得尤其重要,如果要缩短整条北境线的军事补给,那么军事重心的东移也成了必然的趋势。

3. 大一统国家的形成

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自秦一统局面建立以来,中央政府对于地方的控制始终是一个棘手的问题,秦国为了加强地方控制,秦始皇开始东巡,但这并非长久之计。汉朝地方发生过“七王之乱”,唐朝的“安史之乱”也由地方节度使所为,而地方节度使的问题也伴随着整个唐王朝的始末。


其实在隋炀帝时期就已经发现了中央政府“鞭长莫及”的问题,尤其是河南、山东一带的叛乱由为猖獗,隋炀帝也因此下令于中原地区挑选洛阳修建东都,这也标志着中央集权的国家向中原地区转移政治中心的开始。后大一统国家几乎都将都城选在国土的中心位置,以便加强首都的辐射范围,达到有效控制地方的目的。

因此,关中地区的地位下降,主要是由于经济中心的转移,军事重心的转移,和大一统国家政治统治需求所决定的。


棍哥观史


关中地区位于陕西省中部,水源丰富、气候适宜、土地肥沃,非常适合人类繁衍生息。东西南北四面都有天然地形屏障,易守难攻,从战国时就有“四塞之国”之称,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随着时间推移,人类活动的增多,特别是黄河不断改道,致使关中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旱灾、水灾不断侵蚀,自然条件不断恶化,再加上关中地区人口众多,植被破坏严重,恶性循环,生态不复,人类生活受到影响。另外,东汉末年以及两晋覆灭后,北方进入了严重的战争混乱时期,百姓生活动荡,再加上西边、北边的少数民族不断侵犯,连年战争迫使当地民众大量逃亡长江流域等南方地区。先进生产力和生活技能的南迁,带动了南方的发展,南方随即发展起来。特别是航海技术的掌握和兴起,更加助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历朝历代越来越看重南方,国家重心也逐渐南移。关中地区的优势不再,悄然退出了历史舞台也就成为了一种必然。

但靠西部大开发等政策的指引和推进,关中地区一定会雄风再起。


锐学习


最关键的,是气候变化。气候,决定一切。

因为青藏高原不断隆起,阻止了印度洋暖湿气流进去西北,所以,西北气候,越来越干燥寒冷。

在轩辕黄帝时期,西安最低气温是零上19度,年降水量18000毫米,跟现在的热带一样。河南盛产大象,所以叫~豫。长江流域那个时候的气候,相当于今天的亚马逊丛林。


老冒574


因为气候变化在唐朝时期政治中心开始转移。唐朝贞观年间(公元627—650年)由于气候突然变冷,灾害不断。由于三门峡天堑阻隔,运送江南粮食的漕运船不能直达 ,长安无法满足政治中心的粮食需求,军队被派到外地就食,政府官员也到外地就食,唐高宗李世民执政期间有一半时间在洛阳工作。武则天执政二十二年中,只有二年待在长安,其余时间都在洛阳。从那时起长安走向了没落。


ls3979


关中本来就是历代帝王为了躲避战乱而选择建都的,有个屁天府之称。华北平原才是粮食主产区。汉代以前秦是因为远离中原,各家诸侯国打来打去,秦才有了崛起机会。春秋之时秦算个什么玩意。汉代前期打不过匈奴才建都长安依靠天险。刘邦建都长安,却常年居住洛阳。自古以来关中崛起的王朝大都是因为各方诸侯在中原打的精疲力尽,关中诸侯坐收鱼翁之利。


大华


再简单地说,在传统农业社会中,关中有着很好的农业生产天然条件,有着东西南北交通的交通枢纽,有着守关护国的军事意义,无论是守国还是拓疆的,都有着极高的价值,故为必争之地。现在为啥不争了,与农业产业在现代经济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关,与生态环境恶化有关,与北方与中西部人才流失有关,这些不是抄来的,领悟的对与不对请提供板砖。


肠恨割


关中,最早的天府之国,中原龙首。历史上,拥有关中者,才能拥有天下。周如此,秦如此,汉如此,隋、唐也是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