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可的世界》與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三)

四大發明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重要創造,是指造紙術、指南針、火藥及印刷術。這四種發明對中國古代的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且這些發明經由各種途徑傳至西方,對世界文明發展史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意大利數學家傑羅姆·卡丹早在1550年就第一個指出,中國對世界所具有影響的“三大發明”:是司南(指南針)、印刷術和火藥。並認為它們是“整個古代沒有能與之相匹敵的發明。”

來華傳教士、漢學家艾約瑟最先在上述三大發明中加入造紙術,他在比較日本和中國時指出“我們必須永遠記住,他們(指日本)沒有如同印刷術、造紙、指南針和火藥那種卓越的發明。這個發明清單被後來的著名英國生化學家、歷史學家和漢學家李約瑟發揚光大。

東漢元興元年(105)蔡倫改進了造紙術。

他用樹皮、麻頭及敝布、魚網等原料,經過挫、搗、炒、烘等工藝製造的紙,是現代紙的淵源。這種紙,原料容易找到,又很便宜,質量也提高了,逐漸普遍使用。為紀念蔡倫的功績,後人把這種紙叫做“蔡侯紙”。

今天要說的就是四大發明之首--“蔡侯紙”

《馬可的世界》與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三)

為了不使“蔡侯紙”古法造紙工藝失傳,將近70歲的周至縣退休教師劉曉東拿出畢生的積蓄,還向親友舉債,籌措300萬元建起了“起良蔡侯紙博物館”。這也是西安市第一家民營非遺博物館。

《馬可的世界》與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三)

《馬可的世界》與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三)

《馬可的世界》與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三)

《馬可的世界》與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三)

《馬可的世界》與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三)

“蔡侯紙”博物館

《馬可的世界》與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三)

劉曉東老師與“蔡侯紙”

在與劉老師的交談中,他告訴了我們很多關於自己在創建“蔡侯紙”博物館時的辛酸歷程,各種各樣的阻攔,還是抵擋不住一個人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 看過了《非凡匠心》中傳承一千多年的安徽宣紙系統化的運作,轉過頭來再看這面臨傳承的問題造紙屆的“祖師爺”,不免心生感慨。 劉老師說的一句話讓我很感動:這造紙術不是周至的,不是陝西的,而是中國的。 哪怕是合作方拿日本紙和蔡侯紙做比較,劉老師都從心底裡油然而生出對自己國家和民族的自信心,他說,根本不怕比較。

從成立之初到現在,劉老師都初心未改,只為傳承,他的氣節和對國家,民族,歷史的崇敬情懷,是我們現在年輕人身上沒有的,在這個浮躁的社會環境中,確實稱得上是一股清流。

《馬可的世界》與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三)

《馬可的世界》與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三)

工人制作“蔡侯紙”

四大發明之一的造紙術,徹底改變了中國人的生活。周至起良村,這個供奉蔡倫的村子,據傳從漢代起就從事手工造紙。縣誌記載明代村裡90%的家庭都是造紙作坊,直到上世紀80年代村裡的古法造紙行當徹底沒落。2008年,村裡小學校長劉曉東被埋藏已久的文化使命感擊中,選擇在退休後不惜舉債恢復古法造紙。如今,“蔡侯紙”再面世、蔡侯紙博物館建成開放……68歲的劉曉東還在為這項技藝實現世界級非遺的夢想奮力前行。

《馬可的世界》與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三)

圖/杜亞倫


分享到:


相關文章: